人民代表習近平的「兩會時間」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2017年全國兩會拉開大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活動安排也正式進入「兩會時間」。

2013年以來,習近平每年的「兩會時間」表都寫滿緊湊的日程。除開幕會、閉幕會、全體會等活動外,習近平還要參加政協界別聯組會、人大代表團審議,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並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同代表委員交流座談。

四年來,習近平在兩會期間下團組24次。他每年都要參加自己所在的上海代表團審議,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此外,習近平每年還分別下到三個代表團,2013年是遼寧、江蘇、西藏,2014年是廣東、貴州、安徽,2015年是江西、廣西、吉林,2016年是黑龍江、湖南、青海。

會內會外一起抓,一張藍圖幹到底。這十幾個省份,絕大多數已留下習近平的考察足跡。從強調生態保護到部署精准扶貧,從謀劃區域經濟發展到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強調領導幹部的「三嚴三實」到闡述「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習近平會內會外強調的主題涉及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

習近平是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人民代表:他吃過不少苦,在延安插隊時曾被跳蚤咬得「痛不欲生」,穿上便服扛上鋤頭就與大家一起參加勞動,他稱自己是「黃土地的兒子」。到基層調研,他會給老人端飯,會應邀冒雨跟工人們合影,會跟老鄉盤腿坐在炕上嘮嗑,會直接用瓢舀起農民家中缸裡的水就嘗。他從人民中走來,「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

2016年兩會,習近平同人大代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交流時,十分關心十八洞村情況,連連追問「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他說,「我正式提出‘精准扶貧’就是在十八洞村」。

2013年11月,習近平湖南之行來到十八洞村,提出要進行精准扶貧。面對新時期7000萬人的減貧攻堅任務,習近平領銜的執政黨「擼起袖子加油幹」。2013年至2016年4年間,中國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正引領中國朝著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奮力前進。

兩會,同樣是思想火花迸發的議政建言殿堂。習近平在兩會下團組過程中,有過眾多精彩的表述。如「三嚴三實」的要求,是習近平於2014年3月9日,在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首次提出。再如「親」「清」政商關係的提法,是習近平2016年3月4日,看望民建、工商聯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提出。

今年「兩會時間」裡,習近平又將發出哪些權威聲音,提及哪些民生議題,強調哪些施政重點,值得各方共同期待。

開闢通向共同富裕的人類新道路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題)過去30多年的中國改革開放發展,主要是以政府與市場關係為主線的市場化改革,主要是「長個子」,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不僅需要強健的體格,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精神。遺憾的是,以政府與社會關係為主線的社會化改革有些滯後。」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

市場改革培育經濟理性,社會改革培養社會理性,即公共理性。劉尚希說,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社會中,經濟理性超前發育,而社會理性也即公共理性嚴重滯後,表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倫理道德、職業操守和社會責任缺失;而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不講誠信一度成風;創新意識不足,投機、泡沫、短期化行為頻生。

在劉尚希看來,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還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包括「五大發展理念」,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文化富有時代內涵的極大創新、豐富和完善,「中國能不能引領21世紀的人類文明,就看能不能通過市場經濟從先富帶動後富,走進共同富裕。這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最難解決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