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駐華使館如何「落地」

  7月25日,在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一個多月後,巴拿馬政府宣佈,該國駐華使館已正式開館。

據中新社報導,8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東直門外新東路1號塔園外交公寓,此前,巴拿馬駐京貿易發展辦事處門前,已掛上了巴拿馬共和國駐華大使館的門牌。

「中國與巴拿馬均已在對方國家互設貿易代表處,所以此次開設大使館主要在於名稱與禮儀上的變更。」前巴拿馬駐中國貿易代表、現使館臨時代辦林錦珍稱,巴拿馬駐華大使館目前仍在此處辦公,不過,巴拿馬正在和中國有關部門協商,希望能另外選擇一個地址完成對使館的擴建。

至於具體情形,巴拿馬方面暫未透露更多。

在中國建立大使館,從選址到建造,從使館規模到投資形式都有一套已成方案,只待兩國之間的磋商和互信,而觀之北京使館區的歷史,也似乎映照出一部濃縮的中國外交史來。

是「買」還是「租」?

「現在的使館一般都是大使館,以特命全權大使為館長,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所以,對於館舍的外觀和內部陳設,所有的國家都在國力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使之能反映一國的國威和富有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外交學院教授黃金祺曾在他的著作《概說外交》中提到。

如他所說,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本國駐外使館館舍的建設。開設使館的國家要就使館選址、建造事宜同駐在國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商量、談判,以期達成協議,而在中國境內,有關怎麼選址、如何建設,都由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以下簡稱「外服局」)負責。

198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外交部關於加強外事服務工作管理意見的通知》中顯示,外服局歸口管理並組織承辦的工作包括,向外國駐華外交代表機構、聯合國系統組織代表機構和外國新聞代表機構提供辦公用房、住宅用房、建築及修繕工程等。

外服局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其前身為外交人員服務社,於1953年6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批准組建。

1955年初,在外交人員服務社的基礎上組建外交人員服務處。1962年1月2日,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陳毅、習仲勳審定批准,正式成立北京市外交人員服務局,1984年7月,北京市外交人員服務局更名為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隸屬外交部。

在建築大使館這件事上,外服局首先便是要與其他國家就使館的規模進行談判。

外事交往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對等。從原則上講,建使館也應講對等,比如互相為對方提供方便,允許購買面積大致相等的土地用於建館,等等。維也納外交公約中就有關於為對方國家在本國建立使館提供方便的條文,一般在兩個國家的建交公報中也會有這類文字。

但在外交實踐中,這主要與一國的財力、人員以及同駐在國業務往來數量決定。

例如,2004年2月10日,美國國務院在北京舉行了新館舍的開工儀式,這是美國在海外建設的規模第二大的駐外使館,僅次於巴格達的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當時,美國政府通過一個優秀設計競賽力求找到「最好的美國建築」,最終這棟大使館占地40000平方米,耗資29.77億元人民幣。

而與之相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辦公樓則占地面積10796平方米,建築面積39900平方米,2008年揭幕儀式上時任外交部長楊潔篪曾親自出席。當時,這棟建築刷新了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外國使館新紀錄,同時也是中國在國外建設的規模和投資最大的使館辦公樓。

除此以外,外服局還要就使館的建造投資形式與相關國家談判。

據悉,駐華使館分為兩種,有些大館是自己設計和建設的,中國方面起協助作用,這種使館屬於「自費使館」。

具體來說,就是我國政府向外國政府提供建館地皮,外國政府向我國繳納土地使用費,且承擔全部建設費用的使館工程。像2008年建成的美國駐華使館新館設計者和建築承包商就都是美國知名大公司,但主要的分包商是北京的一家建築公司。媒體曾披露,為了防止洩露建築的安全秘密,使館施工採取分階段進行。當時,新使館的項目總監普賴爾說:「我們先讓中國分包商在使館施工兩年半,然後他們撤出工地,我們砌上圍牆,美國工人繼續施工,等這個階段完成後,中美工人再一起工作。」

馬里蘭大學教授簡•洛菲勒撰寫的《外交與建築:美國海外使領館建造實錄》一書中透露,到1952年,美國外交建築局在海外共有737幢房產,購買了92塊地皮。

而相對於「自費使館」的便是由我國統一設計、投資建設,待建成後以互惠方式或租賃方式提供給外國政府使用的使館用地,這種形式則為「統建使館」。

據《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政知見」稱,現在,使領館館舍仍然是租的較多,因為買下來地點會相對固定,以後不好再變動。

四個使館區

截至2017年6月,有175個國家同中國建交,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8月1日,這些國家在北京有獨立大使館館舍133座,還有一些建交國在外交公寓(齊家園、塔園、亮馬橋)或外交辦公大樓內設立使館。

據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網站透露,如今,這些館舍和外交公寓、外交辦公大樓都在北京的四個使館區內。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一邊倒」「另起爐灶」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三大外交政策。其中「另起爐灶」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直接與外國駐華使館有關。

這兩項政策的含義就是新中國不承認國民黨政府舊有的外交關係,不把外國駐華使節當作外交代表看待,而只是當作一般僑民來加以保護。新中國要通過談判與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同時清除外國根據不平等條約獲得的不正當權利。

根據這些外交指導原則,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收回了美國、法國和荷蘭等在東交民巷的兵營。隨後,按照北京市統一安排,各國使館逐步在北京東部的新使館區建立館舍。

很快,新中國建立後迎來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國外交部一直積極致力於幫助這些國家解決使館的館舍問題。所以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第一使館區,該使館區位於東二環路以東,建國門外大街以北,東大橋路以西,北至芳草地社區。

據外交學院外教學與外事管理系講師李潛虞在2014年發佈在《前沿》雜誌的《北京市外國駐華使館的歷史和現狀》一文中披露,在第一使館區內有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駐華使館,如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這是因為上世紀50年代,上述國家大都在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與新中國建交,雙方關係友好,因此,中方為其提供的館舍建設用地面積都比較大。

該使館區還建有建外外交公寓和齊家園外交公寓,供外交官寓邸之用,房屋軒敞,適宜居住。一些外國新聞媒體的駐華機構也租用外交公寓作為辦公場所。

後來,萬隆會議後,中國與亞非國家關係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迎來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從1955年到1965年的十年間,與新中國建交國家的數量翻了一倍,其中主要是亞洲和非洲擺脫殖民統治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實現緩和,中國與西方大國的關係也打開了局面,中國迎來第三次建交高潮,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歐美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

使館越來越多,第一使館區已經不夠使用,第二使館區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表現。因此,第二使館區分佈著歐、亞、非、拉等國家,充滿著異國情調。

第二使館區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開發,並于80年代建設完成。它位於北京城區東北角,西至東直門外大街,東至東三環北路,南至工人體育場北路,北至亮馬河南路。如今這片地區,使館林立,各個使館自成單元,多是2到3層的小樓,街道也基本按照各國使館佈區分割,方方正正。 

塔園外交公寓、三裏屯外交公寓也位於該使館區內,這些外交公寓的功用和建外外交公寓以及齊家園外交公寓相似,部分小國也租用這些外交公寓的單元房作為使館館舍。

21世紀以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中國對外關係呈現出全方位縱深化的趨勢。中國人不斷走向世界,各國駐華使館的工作也日益豐富和繁忙。

建於20世紀50至70年代的兩個使館區此時已不敷使用,第三使館區於是應運而生。

第三使館區於1987年獲得建設用地許可,西至燕莎橋,東至亮馬橋東街,南至亮馬橋路,北至萊太花卉市場。

該使館區不再由中國政府統一安排建設用地,而是根據各國提出的要求並結合我國的對外政策和實際情況來確定用地面積,由各國自行設計,自行建設。因此館舍的建築風格各異,多能體現各國的民族特色,如馬來西亞使館、印度使館就是明顯的例證。

特別是該使館區內的使館多以綜合國力較強的國家使館為主,如美國、法國、日本、韓國、以色列等,因此,使館館舍建築規模宏大,功能設施現代化程度高。

此外,相對獨立的是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其為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使館,並因此入選過吉尼斯世界紀錄。當時蘇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中國政府把16公頃的黃金地段劃給蘇聯作為使館用地,其原址還恰巧是一座東正教堂所在地。

除此之外,上面提到的幾個外交公寓也具有辦公和住宿的雙重功能。在北京,目前有亮馬橋、齊家園、塔園、三裏屯、建國門外、金島這幾處外交公寓。外交人員服務局還為駐華使團提供招聘、生活、購物等服務,在大使館附近酒類完稅區、免稅超市一應俱全。

另據外服局網站消息,目前北京已經有了第四使館區,東至首都機場第二高速、南至壩河北濱河路,西至北小河東路,北至規劃路,正處於開發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