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某些「排外」的沉渣泛起 王希富

在網路上傳聞多時的巴士加價終於有官方表態。與早前傳聞幾乎一致。雖然是據報導交諮委委員多數同意加價方案但其中也有問題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

相隔近十年,巴士費將調升,交通事務局昨向交諮委諮詢調整方案。局長林衍新表示,大部分委員支持方案,贊成公帑合理運用及用者自付的原則,只有一名委員建議當局重新考慮。有關加費方案建議全澳巴士路線不分區份,劃一現金收費六元;在巴士卡支付方面則維持優惠,但分兩個階段執行,第一階段主要是幫助本地居民「換卡期」,爭取一年內完成,日後本地居民可持有「本地居民專屬卡」,車資較非本地居民可購入的巴士卡優惠更便宜。在第一階段,無論本地居民抑或非本地居民,以巴士卡支付車資價錢相同,一般巴士線「嘟卡」三元,帶有「X」的快速巴士線「嘟卡」四元。

「換卡期」後將進入第二階段,非本地居民的巴士卡車資將提升,一般巴士線「嘟卡」四元,帶有「X」的快速巴士線「嘟卡」五元。另外,學生卡收費亦因應調整;持有長者及殘疾人士卡者,全日僅在繁忙時段的兩個小時內需付車資,其餘時間免費。

林衍新受訪時表示,今次加費是考慮到十年未有調整,減輕巴士公司營運壓力及政府財政援助開支,亦希望鼓勵步行,減少「搭一兩個站」的情況。他提到,一一年新巴士服務合同至今,政府在巴士方面已累計投入四十五億元公帑,今年的九億六千萬元亦未必足夠。他舉例,一一年的載客量每日三十二萬人次,班次五千,運行公里數六萬多公里;但現時每日載客量平均五十八萬人次,本月平均每日更超過六十萬人次,班次服務提升至一萬○八百班,運行公里數達到十四萬公里,「一日足夠行三個地球」,存在壓力。目前每月需付七千九百萬元財援巴士公司,相信加費後每月能減少一千三百至一千五百萬元財政援助金額。但所節省的資助將投放在巴士更換方面,如將小巴換中巴,中巴換大巴,引入十八米巴士等,令乘客有較佳且舒適的乘車環境。

雖然林衍新也強調當局未有定案,亦未有執行時間,將一直聽取各方意見。但卻明確了巴士公司營運壓力下,「始終要升」。而總結所公佈的方案,除了加價最主要的還有兩點:一是,對本地居民和外雇、遊客區別對待;二是提出了以加價抑制短距離乘車,鼓勵步行。尤其是後者的提法,肯定又會招來一片的批評聲音。加之颱風「天鴿」過後,關閘巴士站需要耗費巨額公帑,耗時兩年整修。交通事務局及本澳巴士服務的批評之聲又將會成為社會的一大熱點。

而就算是前者,對居民和非居民的區別對待,恐怕也只是因為迎合了一早就有人提出的觀點而會被較少批評。但這樣的做法是否真的合理?或者說交通事務局前後兩任局長的態度竟然完全相反,其中的變化原因何在?

其實,「搭車難」已經是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各種建議和方案也是紛繁雜陳。以交通事務局今次提出的方案為例,也根本沒有多少新意。區分對待居民和非居民更是從上次巴士調價及補貼措施出臺時就有提出。第五屆立法會的首個會期內運輸工務範疇施政辯論大會上,就有多數議員對本澳公交服務提出批評或改善意見。當中有新晉議員質疑公交服務對像是本澳市民還是外勞和旅客。指出市民對有時無法上到巴士及公交誤點等問題抱怨,政府雖補貼車資,但市民要與外人逼,政府應如何解決外地人用公帑乘巴士合理性問題。並希望政府安排一家巴士公司專門服務澳門人。當時的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回應時明確表示,不認同設一家巴士公司專門服務澳門人,原因居民、旅客、外僱使用路線重疊,難以再加區分,否則或加重車輛、司機需求,加重道路壓力。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補充,在公交優先政策下,政府採取低票價惠及所有使用者,此為世界上通行做法,藉以鼓勵使用公交。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等,當地公共交通亦有同樣優惠。當局曾深入探討本地人獨享車資優惠事宜,但考慮到如何辨別本地人、發證過程及日常監管等,是否要靠司機作出辨別或查看身份證權力等,牽涉各方面問題,故仍需深入研究。

而更早些時候,類似的言論和意見早就有人提出過。當時某位在任的議員提出書面質詢指:據市民反映,現時的公交車資優惠計劃,已和最初推出的全民車資優惠計劃原意相違,無法讓公帑善用於本澳居民身上。本澳居民一方面透過政府全數補貼所有巴士乘客,另一方面要忍受和大量非本澳居民共用本澳的公共巴士客運,有旅行社甚至向訪澳旅客派發「澳門通」以作為交通工具的替代品。這種一刀切的補貼方式,令本澳居民在乘搭公交時既為他人補貼費用,更要蒙受搭車難之苦,做法有欠公允。要求政府交代會否考慮效法「長者車資優惠計劃」、「學生車資優惠計劃」和「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等,為本澳居民著手設立「全民車資優惠計劃」,發行「全民通」讓本澳居民據有效證件申領以享有乘車優惠,而以澳門通電子貨幣儲值卡使用巴士服務者則依正常收費,務使公帑能合理運用,並避免非本澳居民過度使用巴士服務而為本澳居民帶來不便。其後,本澳有報章刊發題為《澳門應有海洋胸懷 議員勿呈小人心態》的文章,該文作者對議員之意見提出明確反對,並將有關議員之觀點形容為「有意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隔岸觀火、落井下石的小人心態」。

時隔一年之久後,再由議員提出類似質疑,且均強調所指出之問題是根據市民的反映,雖不知道是個別市民還是大多是市民,但是我們相信本澳確實有存在這種觀點的市民,認為澳門外來人口的增多對本地人產生影響。尤其是在交通問題上,由於地小人多、經濟發達,車輛增速遠遠超過道路增加,交通擁擠已經成為市民每日必須面對的問題之一。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綜觀環球各大城市的發展歷程,出現此種情況可以說是城市發展所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簡單的將外地人使用公交系統作為造成本澳公共交通擁擠的原因肯定是不全面,也不合理的。

今次交通當局所提出的方案不僅方向大變,完全接受了將區分對待居民和非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做法,甚至是明確了非居民就是要比居民「低一等」,就是要多付錢才能享受一樣的公共交通服務。當然,在理據上並沒有簡單的只是強調非居民對公交系統的使用造成了居民「搭車難」,而是高舉公帑善用大旗。但其本質上和對外的觀感上並無不同。而且在公共服務上,可以說是政府就帶頭開了一個「排外」的先例。因為,這與其他與居民身份密切相關社會福利有著根本的不同。

澳門交通的問題是老問題,也是大問題。要想解決好不是一個政府部門的時期,也不是單純的一項措施就能達到的。而從根本上講,也是一個供需的平衡問題。本來作為一個市場經濟社會,公交服務也應該向市場開放。政府只是監管和基礎的協調的角色。是從全局來考慮,而非從單一的局部考慮。但當局加價的一個原因就是所謂巴士公司營運壓力,這就是完全在公司的角度考量。是將市場行為變成了政府行為。而且還是站在利益既得者的一方。這也就是一直以來本澳社會各個公共服務備受詬病的主要原因所在。

就單純說公交的問題。要想公共交通發揮更好作用,必須要保證的是其服務使用者數量,以及良好的運營管理模式和運作效率。在澳門公共交通服務的使用者眾多,有足夠的需求。而巴士公司之所以一直強調運營困難,則是因為「有生意卻做不了」。比如道路交通擁堵,基本硬體缺失等,反而是所謂的人工成本等,都是應該交由市場解決的。當局未能從根本上想辦法優化公交管理運營模式,反而是從需求者一側下手,只能說是本末倒置。

要解決澳門交通的問題,要從根源上入手,而非是以排外的方式進行。退一萬步講,倘若真採取區分本地、外地居民的措施,或者安排專門巴士公司服務澳門居民,的確可以減少非本澳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本澳居民當然可以在乘坐公共交通時更加輕鬆和便利。但是以每年數千萬的遊客為主的非本澳居民呢?他們的交通問題該如何解決?拒絕他們進入澳門明顯不符合現實,離開遊客作為旅遊城市的澳門發展根本是難以為繼。結果絕對是要有新的交通工具出現在澳門本就緊張的道路上,進一步加劇澳門的交通問題。本來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無論從環保還是經濟角度來看都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好政策」,為何唯獨在澳門就行不通?從這個簡單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所謂減少外地人與本地人爭用公共交通工具根本就是謬論。而以區別對待的方式不僅是有違公交優先的初衷,更可能是得不償失。

的確,澳門的資源必須用在澳門人身上,從這一點上看,不讓外地人享受公共交通的優惠真的是無可厚非。還是就這一問題,我們把眼光放長遠點看,正如上面所分析,若本澳公共交通工具在使用上對外地人進行區別對待,減少他們使用的意欲。那麼將會進一步造成車輛增多,環境變得更差,未來要治理所耗費的公帑就不是澳門人來出?而其環境變差帶來的一些影響是不可逆轉的,也不是錢財可以衡量的。所謂的善用公帑並非是單一事件的公帑使用,還要考慮到周邊的聯繫,眼光放長遠點考慮才能在更廣闊的角度實現公帑的全域善用。

其實,筆者也能理解,「避免非本澳居民過度使用巴士服務而為本澳居民帶來不便」之中的「非本澳居民」除了遊客之外,所指更多應該外地雇員。因為,一般遊客來澳除非是旅遊社給予「澳門通」卡,否則不會有很多人會主動為短短幾日的行程和節省是十幾元甚至數元前而去購買專門的交通憑證。相反,外地雇員因為要在澳門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有一張「澳門通」卡,將會更加便利。所謂「使公帑能合理運用」應該指的就是要讓數萬的外地雇員不能享受乘車優惠,這從表面上看是很合理。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在時時刻刻讓這些同為澳門建設者的外地雇員感受到澳門對他們的排斥和不認可。正如之前報章批評文章中所說的讓他們(外勞)「感受歧視,誘發和刺激他們對澳門的怨恨和不滿」。這實在不是澳門今後發展的幸事。

絕大多數澳門人以及熟悉澳門的人都知道澳門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包容是這個城市的精神特質之一,排外從來不是澳門的主要思維方式。而且從實際的歷史淵源上看,現在多數的澳門居民也是從上幾代人開始才在澳門生活的。可以說,澳門現在的成就不僅僅是澳門原有居民的努力,也與一批批外來建設者的辛勞和付出分不開。即使是現在,數萬的外地雇員也仍在為澳門的發展貢獻力量。而澳門不足3%的失業率也在證明他們似乎並未對澳門人的就業帶來多大影響。未來,多數的意見都認為,澳門人力資源的缺口依然龐大,需要外地雇員的有效補充。若澳門社會時時刻刻對其嚴格區別對待,甚至在各個方面歧視和排斥外地雇員,相信將不會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供應本澳發展所需。

當然,本澳雖然宣稱是國際大都市,但是在實際的城市容量和承載力上根本就不能算是大城市,甚至連中等城市都算不上。在未來,城市的發展必然會不斷面臨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士爭享城市資源的問題。這當是對澳門全體社會胸懷和眼光的一種考驗,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面對和解決有關問題事關澳門的前途。但可以相信一點,簡單的排斥外地人並非是唯一的辦法,更不是上策。

可見,所謂將居民與非居民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上進行嚴格區分本就是一種「排外」的表現。政府政策尚且如此的話。恐怕會進一步刺激社會上一些排外沉渣的泛起。這對澳門參與區域合作,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共同發展百害而無一利。進而可能加劇本地保護等不良風氣。

因此,希望社會對當局的此次方案,還是應該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