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六年後才公佈關閘口岸設計報告書?

工務局日前在互聯網上公佈了《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的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報告書》。該「報告書」的規劃研究範圍包括:由關閘邊檢大樓以南、關閘廣場周邊區域以北,包括關閘廣場及關閘邊檢大樓出入境車道、李秉倫大廈、特警總部、工人球場,以至酒店及賭場巴臨時停泊區列為重點設計範圍;介乎關閘廣場周邊區域、鴨涌河公園、長壽大馬路、看台街、菜園涌街及牧場街等區域,則屬於規劃研究範圍,總面積約十七萬平方米,包括制訂規劃範圍以內優化使用土地及長遠開發策略,以及輕軌站具體座落位置等,並研究如何提升城市門戶形象,利用關閘門樓塑造文化與城市景觀。該「報告書」建議建議將關閘廣場分為四個區塊進行規劃,區塊A是關閘廣場及輕軌一期用地、區塊B是文創育成空間、區塊C是多功能旅遊服務中心、區塊D是社區設施服務用地。「報告書」還建議在關閘口岸建設立體交通樞紐綜合體,以整合性、立體性的交通設施設置方式及關閘地區交通的進出動線,連結各類交通設施的場站用地及人行動線。關閘廣場可建地下深度約海拔負二十米的地下交通樞紐,地下廣場內有四層,地下B1層為巴士停泊區及商業配套、B2層為的士、私家車上落客區、B3層公眾停車場,B4層預留輕軌使用。

工務局官網在公佈該份「報告書」時,特意說明這是特區政府於二零一一年透過公開招標,委託專業機構開展《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的研究工作。透過整體的城市設計,整合土地利用、城市功能與景觀、輕軌與交通基建、文物旅遊、社區設施等複合功能,重新整合優化關閘總站以及區內交通網絡設施的配置。該項研究工作於二零一二年完成並編製了「報告書」,其後於二零一四年對「報告書」予以補充。

「報告書」公佈後,不少人質疑,為何在六年後才公佈?除了工務局官網所指的尚未成熟,直到二零一四年還在對其進行補充之外,真正的原因並非由局外人所知。不過,從其公佈的「時間點」——「天鴿」風災過後,暴露了關閘口岸現有設施的不合時宜,包括平時長期就存在高溫焗燜問題的巴士總站,遭水浸後必須耗費兩年多時間才能修復,而且屆時的環境條件不能保證比「天鴿」風災之前要好;工人球場地下停車場再次水浸,有數十輛汽車報廢等,引發坊間熱烈討論,並建議改造關閘口岸。而在此前,發財巴由於無處調頭,只好借用汽車出入境通道,與正常出入境汽車搶空間,在口岸東區的發財巴接落客區建成後,改善了汽車出入境通道的環境,及方便了往來各賭場與關閘之間的遊客及市民,但「天鴿」風災導致必須將關閘巴士總站各個路線的上落客站臨時分流到周邊四處後,導致市民和遊客高度不便,坊間要求調整發財巴上落客區,這可能又要借道汽車出入境通道。因此,現在公佈這份《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的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報告書》,可能是要告訴廣大市民,當局是「有做嘢」的,但由於時機及條件均尚未成熟,因而未能來得及付諸實施。

不過,從「報告書」的具體內容看,這份「報告書」仍然存在著不少缺陷,尤其是在「天鴿」風災,導致關閘巴士總站水淹之後。因此,當局對其抱持保留態度,一直沒有予以公佈。而在「天鴿」風災之後,更是暴露了這份「報告書」的「不可行」之處。因此,現在予以公佈,不排除有讓提出各種建議方案的人士,可以更清醒地看到,整改關閘口岸並不是一件容易進行之事,必須更全面、更具前瞻性地考量。當然,也可「拋磚引玉」,讓各位有心人從這份「報告書」中受到啟發,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手法,提出更具前瞻性,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議方案。

實際上,當這份「報告書」呈交給工務局後,可能就已經發覺其與實際相脫節,因而才有發生了必須在兩年後補充資料的情事。估計,問題是在於:其一、雖然特警總部和李秉倫大廈的搬遷問題「可操之於我」,但工人球場的搬遷卻並不容易,甚至擔心公佈後,受托管工人球場的單位會漫天要價,因而「睇定先」。其二、倘按照這個方案進行施工,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就是必須全面拆卸聯檢大樓前的各種設施,對正常的出入境人員和汽車造成極大的不便,而且所使用的時間不是一頭兩年,而是從澳門特區各項公共工程建設的效率看,要不知M年!其三、在關閘廣場深挖海拔負二十米的地下交通樞紐,以現有的技術,不排除每逢颱風暴雨襲來,都將是工人球場地下停車場「水浸金山」的翻版。雖然可以採用某位人士對其他地勢低窪的停車場的建議,加建適當高度的擋水板,但當停車場外道路也是「水浸金山」時,就將成為「水困金山」,不能打開擋水板讓汽車出入。否則一開閘,街外之水就湧入停車場。

關閘廣場的狹窄凌亂及格局太小,這反映了形勢發展的急速,任何人都預料不到。甚至連當時「超前」的拱北口岸聯檢大樓,後來都還要在東西兩邊擴建,遑論澳門?回歸後,才想到要興建聯檢大樓,在當時聯檢還是「巨無霸」,但當澳門與內地交流迅速發展,開放個人遊,就塞爆了。而且沒有想到要為未來的軌道交通預留車站及軌道路線,後來只能以「穿」入聯檢大樓內,繞開「關閘門樓」這座當年葡國人侵佔中國領土的「遺址」。當然,這正好是進行「落後就要捱打」的愛國主義教育的見證物。

其實,為解決《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的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報告書》建議方案,可能要施工若干年,造成巨大不便的問題,可以思想再解放一點,向中央政府申請,「租借」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進入珠海連接線與澳門黑沙灣海邊之間的「臭水溝」,進行填海工程,然後以「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的境界,將之規劃興建成能夠與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地位相匹配的口岸交通總樞紐,包括輕軌站、公共巴士站、旅遊巴站、發財巴站等,當然還需要有附設迴旋立交等配套公共設施。而在上落客站與關閘聯檢大樓之間,除了是以一般的行人通道相連接之外,還可修建電動行人道,以方便老弱病殘及小童旅客。這樣,就可徹底解決場地問題。甚至可以在保證不會發生「水漫金山」狀況的前提下,參考拱北口岸的地下商場方式,興建地下商場,活躍口岸經濟,方便只是為了「購物」的內地旅客,在此購買商品後就「打道回府」,而減輕中區的人流擠塞情況。

這樣,關閘廣場可以繼續為來往人員及汽車服務。待上述建議方案建成後,再回過頭來對關閘廣場進行改造工程,這就不會對出入境人員及汽車造成不便利。而現在,工人球場管理單位已經正面表態將會表示配合政府整頓關閘廣場的工程計劃。當然,前提條件是必須以相等面積及設備甚至更大更好的體育場館交換。筆者此前主張塔石體育館,現在看來政府還是要掌握住塔石體育館的主控權,因為許多由政府舉辦的活動,都在此進行。

現在特區政府正在對使用逸園跑狗場的研究,而大方向是公共及文教基地。其實可以分成幾個部份,一部份是體育館,作為工人球場交換補償之用;一部份興建公屋,內包括文教設施;一部分作為「粵澳新通道」的輔助配套設施,因為「粵澳新通道」的澳門口岸前,公共交通等迴旋空間太小,可在逸園狗場最接近「粵澳新通道」的部分,興建其公共交通及購物輔助設施,並以高架電動人行通道將兩者聯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