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涉台論述蔡政府回應自相矛盾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的涉台內容,對曾經憂心忡忡將會出現「統一時間表」、「武統論」的蔡政府及某些政學界人士來說,似乎是鬆了一口氣。但隨即又像魯迅筆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那樣,作出了表面上是「制式」,實質卻是「軟對抗」的回應。其中「總統府」的反應是,「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這就是我們處理兩岸關係一貫的原則。而陸委會的回應則是呼籲陸方,應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客觀存在的事實,及台灣人民對民主價值的堅持,陸方必須揚棄敵意威嚇的作為,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不過,陸委會也聲稱,蔡政府的兩岸政策立場明確而一貫,就是尊重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協商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法律處理兩岸事務,致力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

蔡政府的回應,其實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是所謂「善意」及「承諾」不變——蔡英文在「五二零講話」中,作出了據說是相對於民進黨政治立場來說是具有「最大善意」的承諾:尊重和維持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這個歷史事實,並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就應是放棄至少也是凍結那個與「中華民國憲法」嚴重抵觸的「台獨黨綱」,回到兩岸兩會達成「九二共識」時,台方的涵義表述方式:根據《國統綱領》與「國統會」對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至少也是曾任民進黨主席及扁政府「行政院長」謝長廷的「憲法一中」的立場上來。

而蔡英文在民進黨仍然未有妥適處理與「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內文第一句「國家統一前」相扞格的「台獨黨綱」的情況下,要參選、當選並出任「中華民國總統」,為了騙取島內選民的選票,當然更是為了消弭美國的疑慮,卻聲稱民進黨現在是運用「後法優於前法」的原理,以「後法」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取代了「前法」的「台獨黨綱」。並以偷換概念的手法,將《台灣前途決議文》與《國統綱領》及「國統會」對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混為一談,渾水摸魚。

實際上,《國統綱領》和「國統會」關於一個中國涵義的決議的要點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台方認為「一個中國」應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華民國」,其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臺澎金馬。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一九四九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

而《正常國家決議文》雖然不再提「台獨黨綱」關於「建立台灣共和國」的「台獨」主張,但卻「中華民國」的殼來包裝之,聲稱台灣「事實上」已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既是歷史事實,也是現實狀態」;《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

因此,就有了《國統綱領》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前途決議文》是「中華民國是台灣」之說。前者儘管仍然強調「中華民國」的正朔地位,但畢竟承認「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強調謀求國家統一:而後者則將海峽兩岸割裂開來,不但是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而且更是抗拒國家統一。這個政治主張,就是後來陳水扁拋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理論基礎。因此,蔡政府在仍然堅持《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情況下,所謂「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之說,就是騙人的假話。

其實,即使是退一步來說,按照蔡英文所強調「後法優於前法」的法理原則,民進黨在《台灣前途決議文》八年後(一九九九年)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也已經取代了《台灣前途決議文》。而這個《正常國家決議文》,卻是一個「獨汁」四濺的「台灣國宣言」,其主要內容包括: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國」了。但作為法學博士,而且也老是強調「後法優於前法」法理原則的蔡英文,卻不顧此事實,仍在高擎主旨為「一邊一國論」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並將之與主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謀求國家統一的「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相提並論,來回應習近平關於「九二共識」的呼籲,端的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實行「軟對抗」,意圖以時間換空間,苟延殘喘,以拖待變,在縱容以至支持民進黨政務官的「文化台獨」之下,「溫水煮蛙」及「切香腸」地實現漸進式「台獨」。因此,這是典型的「兩面派」行為。一方面,以「現行憲政體制」的外衣來竊取「中華民國」的「國家名器」;另一方面,卻是閹割了「現行憲政體制」中最主要的特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蔡政府的這個回應,不要說是習近平不會「收貨」,就是蔡政府最為依賴的美國華府,也將不會滿意及認同。實際上,美國國務院東亞局發言人格蕾絲•崔在回應中評社詢問時就指出,美國政府仍然奉行通常闡述其兩岸政策的三段式:美國仍然堅持基於三個《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在兩岸和平穩定方面有持久的利益。美國鼓勵北京和台北當局進行建設性對話,尋求能夠被台海兩岸人民所接受的,基於尊嚴和尊敬的分歧和平解決方案。美國繼續敦促兩岸保持耐心、彈性和創意。

而三個《中美聯合公報》,是建基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之上的,《上海公報》以充分發揮政治智慧的「基辛格語言」作定格:美國認知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因而確定了「一個中國」的政策。基於此一政策,一九七九年的《中美建交公報》,美方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列入《公報》,並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在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公報》中,美國又重申其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及「一中一台」的政策主張。

儘管格蕾絲•崔也提到《台灣關係法》,但那是美國的國內法,儘管有著強烈的干涉中國內政之嫌,為台灣當局提供某些政治便利,但畢竟沒有將台灣當局視為「獨立主權國家」。而蔡政府在假惺惺地聲稱「現行憲政體制」的同時,卻又宣稱「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這本身就已抵觸《台灣關係法》,更遑論三個《中美聯合公報》。因此,這極有可能會刺激即將訪問中國與習近平會晤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倘蔡政府一旦失去美國的「保護傘」,後悔不及而想回過頭來「善意回應」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的呼籲時,就已經流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