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讓蔡英文實施「過境外交」有何意圖?

蔡英文今次搶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進行會晤之前,實施對美國進行實質性的「過境外交」,不但是蔡英文及其幕僚團隊的精心策劃(詳參本欄本月二十八日分析),而且也是美國華府的精心安排,要在「習特會」中達到其某種目的。

自李登輝進行包括對美國進行「過境外交」在內的「務實外交」起,美國對台灣當局領導人「過境外交」的安排,有幾種「規格」,從停留本土到外島,從「加油」的單純技術安排,因而不能下機,到可以下機,甚至「入境」進行參訪,有著不同的規格。

最高層次的記錄是由陳水扁創造。那是他剛上台不久,尚不敢明目張膽地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布什總統出於冷戰思維,及對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的推崇,頗為欣賞剛透過選舉實現「政黨輪替」的陳水扁,因而允許他在訪問中南美洲五國的往返途中,在紐約和休斯敦過境,並獲得美方破天荒的高格調待遇,不但可以「入境」紐約,而且還可以與美國國會議員、紐約市長、工商及金融界領袖和台灣僑胞見面,還有機會參觀紐約股票市場、接受紐約市長送贈市鑰、大嘗德州牛扒和觀賞棒球賽,被台灣媒體形容為「創下台灣外交史上的先例」。實際上,無論是此前的李登輝,還是此後的馬英九和蔡英文,都未曾享受過如此高規格的禮遇。但正因為如此,向陳水扁傳遞了錯誤訊息,使他隨後不久就明目張膽地拋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論,並進行系列的「台獨」分裂活動,氣得華府直斥其為「麻煩製造者」。而陳水扁本人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導致他後來的最低規格待遇。

這個最低的層次就是不能「過境」美國本土的機場,只能在外島,而且也不能下機。由於陳水扁大搞各種「台獨」分裂活動,踩踏了美國對台政策的「紅線」,惹得本來最親近台灣當局的布什總統極為憤怒,直斥他是「麻煩製造者」,因而只批准他的飛機在外島的機場「技術性加油」,而且還不能下機。陳水扁一怒之下,突然改變航線,不去原定的美國外島機場,臨時改到其他「友好」國家的機場加油,一時「失踪」,弄到全世界的媒體都在找他,成為著名的「迷航之旅」。

「中間落墨」的規格則有兩種,一是可以過境本土,也可能離開機場,並在機場附近市區內的酒店住宿,更可在酒店內會見美國相關官員及國會議員,並宴請僑胞,但就不能離開酒店,並限制台灣記者採訪。二是在外島過境,但可以離開酒店參觀訪問。

今次蔡英文「過境」美國就是採取「中間」規格。但由於這是在進行「習特會」的前夕,華府不想過於刺激北京,因而不讓她「過境」美國本土,對比此前兩次是在美國本土「過境」,是「委屈」了一些;但為了「補償」,當然更是要向北京展示「肢體語言」,卻允許她離開酒店,與美國智庫人士座談交流亞太區域最新情勢發展,還前往珍珠港參觀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並可讓記者公開採訪,這是近八年以來台灣當局領導人在過境美國期間有公開讓記者採訪的行程,因而被台灣媒體形容為「一大突破」,「象徵台美關係升溫」。

而且據說,特朗普在啟程進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之旅時,也將會前往珍珠港參觀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艦紀念館。因而這項安排就有著抬高蔡英文地位的意涵,遠超美國對台灣領導人「過境」安排的「舒適、尊嚴、安全」原則的底線,暗中向北京施壓的味道甚濃。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蔡英文的今次「永續南島,攜手共好——二零一七年太平洋友好之旅」,共走訪馬紹爾群島、吐瓦盧、所羅門群島等三個南太平洋「邦交國」,所安排的時間是八天七夜。但單是來回經過美國夏威夷及關島「過境」的時間,就是三天兩夜,佔了此行的三分之一時間。須知道,她此行將訪問三個國家,而且每個國家之間航程所需飛行時間不短。按此計算,她在每一個國家所逗留的時間,都將不多於在美國「過境」的時間。

因此,就變成了「本末倒置」,「妹仔大過主人婆」。

「總統府」還擔心隨行記者未能領略此舉的「重大意義」,特別提醒「不但是多年來首度在過境點待超過二十四小時,而且在過境美國期間有公開讓記者採訪的行程」。

就此而言,就更為凸顯了蔡英文此次的出訪,訪問南太平洋三國是借口,搶前「習特會」前「過境」美國其實是「實質性訪問美國」的意涵是真。當然,更是要向特朗普「刷刷存在感」,提醒他在與習近平會談時,能夠平衡「大兩岸」——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及「小兩岸」——台灣海峽兩岸,再加上美國「三角關係」之間的利益。

那麼,為何美國卻又如此配合?而且還在北京高調抗議美國讓蔡英文過境之後,反而給予蔡英文更多的彈性高規格待遇?

毋庸諱言,這是為了特朗普在「習特會」前,能積累更多向北京施壓的「籌碼」,希望習近平在處理朝鮮議題能向金正恩更大施力,及在美中經貿領域上對美國作出更大的讓步。

其實,華府的「潛台詞」,並不單於此,還有其他的「配套措施」。其一是美國商務部在十月二十七日公佈對中國鋁箔製品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認定中國輸往美國的鋁箔傾銷幅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八一至百分之一百六十二店二四,將依此初步對涉案產品課徵反傾銷稅。

其二是特朗普十月二十八日提名與台灣關係「友好」的「二零四九計畫研究所」執行長薛瑞福擔任國防部助理部長。而二零四九年正好就是習近平「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完成之期,也是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在其所著的《百年馬拉松》中所指的,二零四九年就是中美競爭的終點之期。

由更早前的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在通過了《臺灣旅行法》,依照其內容,美台雙方的所有層級的官員將可以進行互訪活動。儘管不是美國政府所主導,而且成案還要較多時間,但華府顯然是「樂見其成」,至少是沒反對。

當然,「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江梯」。北京也並非沒有籌碼,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特朗普急於解決「朝核」問題,及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的特點,及其商人性格,連消帶打地化解其「攻勢」,並引導到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及在此基礎上提出「反條件」,今後必須嚴格限制台灣當局領導人的「過境外交」。我們相信,習近平具有這樣的政治智慧及談判技巧。而且,

不過,這只能是治得了標,治不了本。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設法「吃掉」台灣當局在西半球及南半球的「邦交國」,讓其失去對美國進行「過境外交」的理由。何況,這樣還可徹底剝奪台灣當局宣稱「中華民國是獨立主權國家」的國際社會認定「國家」的「主權」要素,並在每年的聯合國大會上,不再聽到「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噪音。

或者,這將會引起蔡政府的反彈,部分台灣民眾也將會有情緒化反應。但既然現在已經是兩岸關係最「壞」的時候了,還能再「壞」到哪裡去?還有甚麼可顧忌的?何況,台灣民眾是最善忘的,過幾天就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