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社部: 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1月1日在北京說,中國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同比增加30萬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多項指標有史最好。

當日,人社部就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盧愛紅說,從今年前三季度看,就業保持了繼續向好的態勢,很多指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就業核心指標好於往年。盧愛紅說,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今年的目標是1100萬人,「可以說到9月份基本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跟去年同期比,新增就業人數增加了30萬。「從失業率看,也是非常低的。」他說,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95%,跟去年同期比下降了0.09個百分點,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今年登記失業率一直保持在4%以內,國家統計局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83%,「也是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

二是從重點群體就業看,他說,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保持了穩中有升,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安置總體平穩有序,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進一步加大,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三是市場供求與企業用工持續改善,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顯示,三季度市場求人倍率達到了1.16,創下了歷史新高。對5萬家企業、2700萬崗位的監測顯示,前9個月中有7個月監測的崗位數量處於增長狀態。「所以說,今年前三季度的形勢還是很好的,跟我國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也是同步的。」盧愛紅說。

「但是也要看到,就業工作長期以來都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他強調,從總量上看,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還將保持在9億人以上,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每年需要在城鎮安排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以上,其中高校畢業生今年超過一半。登記失業率在下降,但是登記失業人員的數量仍然保持在1000萬人左右,每年大概還有三百多萬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總量壓力還是非常大」。

盧愛紅介紹了人社部下一步工作安排:推動就業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落實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增強創業創新和新動能對就業的帶動作用。

全力抓好重點群體就業。組織專項服務活動,集中促進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穩妥有序推進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組織開展就業扶貧日活動,統籌推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等各類群體就業。

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指導各地落實好創業扶持政策,制定進一步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

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繼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化、專業化建設。健全失業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群體的監測。

中國人社部:1800億元養老金已到賬並開始投資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1月1日在北京說,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步開展,9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總金額達4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當日,人社部就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盧愛紅在會上介紹了社會保障工作的進展。

他說,社保工作覆蓋範圍持續擴大。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05億人、11.29億人、1.86億人、2.24億人、1.90億人。1-9月,五項基金總收入為4.7萬億元,同比增長37.7%;總支出為4.02萬億元,同比增長34%。

待遇水平穩步提高。盧愛紅說,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增加的養老金已經基本發放到位。制定實施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的政策措施。14個省份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基金投資管理取得新進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步開展,北京、安徽等9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職業年金基金歸集戶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實施。

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10月31日,在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基礎上,全國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增加到7688家,備案人數達到181萬人。截至9月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0.45億人。

盧愛紅同時提到,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就目前情況看,全國各地已經基本實現了省級統籌,為全國統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他說,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加快研究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準備明年邁出第一步。「先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地區之間由於人口結構特別是人口的流動導致的撫養比差異過大帶來的養老保險負擔,調劑餘缺,進一步在全國範圍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作用,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社部:17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平均增幅10.4%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11月1日在北京說,截至10月底,中國共有17個地區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10.4%。

當日,人社部就2017年第三季度人社工作進展情況舉行發佈會。盧愛紅介紹了人社部在勞動關係工作方面的進展情況。

一是勞動關係協調工作取得新進展。他說,化解過剩產能分流安置職工勞動關係處理總體平穩。集體協商工作穩步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組織153個城市開展企業薪酬調查工作。截至10月底,全國共有1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10.4%。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2300元人民幣,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的22元。19個地區發佈了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在8%左右。

二是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機制不斷完善。盧愛紅表示,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進一步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和組織規則修訂實施,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機制建設不斷加強。開展鄉鎮(街道)勞動爭議調解綜合示範工作,共選擇93家示範單位。

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逐步加大。印發實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四是為農民工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新生代農民工重大問題專題調研深入開展,印發實施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方案,開展全國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扶貧行動。

盧愛紅特別介紹了已經印發實施的《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幾個特點:

明確了全國統一的列入「黑名單」的標準和情形,包括克扣、無故拖欠農民工工資,數額達到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數額標準;因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引發群體性事件、極端事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等。

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被列入「黑名單」後,將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先評優等方面受到限制。

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的認定主體、管理期限、程序等內容作了具體規定。通過實施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對違法失信的用人單位形成懲戒合力,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將進一步提高用人單位的違法成本,促進用人單位形成不敢違法、自覺守法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