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重在靜養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提出了「生命在於運動」的格言。他喜歡散步、跑步、擊劍、騎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運動。

心率和壽命成反比

運動導致老化加快

但我們應正確理解「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等於長壽」,因為心率和壽命成反比,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就加快,細胞的分裂和老化也必然加快。

比如:木訥的大象,心率每分鐘40次,壽命80年:陸上速度第一的獵豹,壽命卻只有20年;烏龜的心率10,壽命百年以上i而迅捷的老鼠,每分鐘的心率900次,壽命卻只有2年。

許多運動狂不爽了,說運動員在平時的心率,不是比普通人慢麼?這是一種誤讀,不管他們跑得多快、竄得多高、肌肉多大、拳頭多硬,有幾個是長壽的?生命都被運動給提前透支光了。青壯年時代越顯得比普通人威猛,到了中晚年越比普通人衰敗得快。

歸根結底,人的一輩子,心跳次數是有限度的,達到了一定次數的心跳,生命也就到頭了。

所以請記住——生命在於靜養。

靜養不排斥適當的鍛煉,比如太極、瑜伽等,快走也可以,但千萬別奔、別跑、別跳,也別被自己練出來的一塊塊「發達的肌肉」給迷惑,那其實是提前揮霍了的一年年的壽命。

靜養才是長壽之道

「生命在於運動」,若從這句話的語境,其本身而言,也是不對的。至少這句話太武斷,太偏激了!「生命在於運動」表明,如果不運動,就沒有生命,也就是會短命。

果真如此嗎?是否人人都要運動?是否人人都適合運動?從辯證的角度看,很顯然,是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的。有些人,是不適合運動的。比如:體質虛弱者,就不適合運動。因為人的元氣是有限的,對於體質虛弱者,若參與運動,必將耗損更多的元氣,使身體虛上加虛,雪上加霜,得不償失!這種體質虛弱者,其實只需要靜養就夠了。再比如:肝病、腎病患者,若參與運動,必將加重病情,使之惡化。這類病人也只適合靜養的。

正如曹操所言:「盈縮之期,不獨在天。養怡之福,可以永年」!這個「養怡」兩字,「養」就是指養生,包括飲食起居、生活習慣;「怡」就是指開心,精神心理狀態。

作為體育運動,它只能夠加強身體肌肉、骨胳、關節等方面的強壯(對胖子好些)。一個人,會不會生病,會生什麼病?是由身體內因決定的。好比,同樣的天氣,有人感冒,有人健康。氣候這外因是相同的,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免疫功能等內因不同,而出現明顯的不同結局。一個人的長壽與否,是先天基因和後天調養來決定,並不是運動可以決定的。

眾所周知,全世界的體育運動員,平均壽命才55歲,屬短命。全世界的武術家,也罕有長壽的。練太極拳除外,因太極拳屬氣功中的動功,講究「三調」。即:調身、調意、調息,這是動靜結合。

同為哺乳動物的老虎、獅子,被稱為「百獸之王」,勇猛無比,但都短壽。而烏龜與蛇,少動的,卻又長壽。

作為長壽的職業人群常見的有:畫家、書法家、學者、普通的農民等,他們都是相對好靜的、安逸的或動靜結合的。

運動也好,抽煙也罷,都是利弊共存的。不能一味的強調,幹什麼對身體好,吃什麼對身體好。對別人好的,未必就是對你好的,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