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中國強起來

民生福祉  共用人生出彩的機會

改革是為了什麼?習近平指出,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他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長達2.1萬餘字,涉及整整60項改革任務,其中包括扶貧、生態文明建設、司法改革、教育改革、促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推動著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悄然發生改變。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8萬元,比2012年增長44.3%;高速鐵路里程達2.2萬公里,比2012年增加135%,穩居世界第一;參加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人數分別比2012年末增加9981萬、20751萬、2864萬、2879萬和3022萬人;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到98.3萬個,其中醫院2.9萬個,比2012年末增加2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用水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

鄭重承諾「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目階時候沒有PM2.5,但是有PM250。」2013年3月,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上海代表團討論時的一句話,把在場的所有人都逗笑了。他說的PM250指的是他小時候在北京生活時常遇到的沙塵。就在此前1個月,他剛剛迎著PM250,到黃土高原上的甘肅省清源縣元古堆村調研。

擔任總書記以來,每年習近平都要到貧困農村看一看,每次都是一路看,一路問。問當地幹部,問村裏百姓。經過反復考察調研,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習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貧」。即扶貧工作要由「大水漫灌」變為「精准滴灌」,不能拿手榴彈炸跳蚤,而是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通過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全國貧困人口狀況逐漸清晰。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為7017萬。每個貧困戶的檔案中,都有致貧原因等資訊。這些資訊彙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脫貧攻堅大資料。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承諾:「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比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整整提前了10年。

習近平還給脫貧攻堅工程列出了詳細的時間表:「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可以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可以解決1000萬人脫貧,總計5000萬人左右。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可以通過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告訴在場的全國各地黨政主要負責人: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會議期間,中西部22個省區市向黨中央簽署了「軍令狀」——《脫貧攻堅責任書》,黨政一把手簽字。市、縣、鄉、村各級書記緊隨其後,層層簽訂了責任書。

此後,脫貧攻堅工程在全國加速推進落實。山西省澤州縣北羅西村在光伏發電項目的帶動下,實現了整村脫貧;黑龍江省拜泉縣自治村通過建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整村脫貧;習近平到訪過的甘肅省清源縣元古堆村村民以技術、圏舍、牲畜、土地等入股當地企業,獲得分紅收入,實現了整村脫貧……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

20多年前,浙江省安吉縣余村的百姓,利用當地優質的石灰岩資源發展「石頭經濟」,建起了石灰窯、磚廠、水泥廠,一度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0多萬元。然而發展的代價是,礦山噪音巨大,礦區煙塵漫天,村民不敢開窗,竹筍越來越小,甚至因為安全事故還死了5名礦工。餘村人決定轉型,發展綠色無污染的旅遊業。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餘村考察時說:你們講到下決心停掉一些礦山,這個就是高明之舉;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5年,餘村實現國民生產總值近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990元。

黨的+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一起,納人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2014年11月,習近平在APEC歡迎晚宴上說:「有人說,現在北京的藍天是『APEC藍』,美好而短暫,過了這一陣就沒了。我希望並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APEC藍,能保持下去。」

生態環境保護也是習近平在全國兩會期間必談的話題。2014年,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連問「珠三角現在PM2.5是多少」「廣州市對機動車限行限購嗎」「東江的水質怎麼樣」。2015年,他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對「藍天指數」格外關注,追問空氣品質優良的能有多少天,強調不能只靠「借東風」,事在人為。2016年,他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語重心長地說,「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一再要求青海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2017年,他又接連在上海、新疆等代表團突出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2016年1月4日,被稱為「環保欽差」的中央環保督察組正式亮相,首站選擇河北進行督察。督察組由環保部牽頭成立,中紀委、中組部的相關領導參加,成立之初就立言兩年內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一遍,當年就有16個省份的6000餘人被問責。

2017年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是我國首次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這條紅線是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是繼18億畝耕地紅線之後,第二條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的紅線。截至2017年7月,已有12個省份初步劃定,總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

2017年9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標誌著我國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國家公園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方案》寫道:國家公園堅持世代傳承,給子孫後代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為公眾提供親近自然、體驗自然、瞭解自然以及作為國民福利的遊憩機會。

「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與自然環境改善並進的,是社會環境的改善。習近平說:「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了意義。」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2013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指出:「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句話被媒體廣為引用。2014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引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觀點論述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意義:「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2014年12月,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強姦殺人案再審宣判,沉冤18年的呼格吉勒圖被宣判無罪,27名辦案人員被追責。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原常務副院長趙建平向呼格吉勒圖父母公開致歉:「我代表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向你們表示真誠的道歉,對不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說:「以往發生錯案,很難確定是誰的責任,而且法官遇到疑難案件,為了推卸責任,也不作出決定,就把案件往上交。」

「審者不判、判者不審」曾是一個頑疾。2015年3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了推進司法改革的關鍵一招:「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明確要求法官、檢察官對案件品質終身負責。

辦案不需要再進行層層審批,很多內設機構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以吉林省為例,2015年5月,該省檢察院以前的34個牌子減少至10個。

據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書披露,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監督程式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錯案34起,提振了全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正義雖然遲到,但終究沒有缺席。

大國重器  復興道路上的科技成栗

「強軍就要靠這些優秀裝備」

2013年11月5日,湖南長沙秋意已濃,國防科技大學校園裏的氣氛卻很熱烈——那天,習近平視察了這所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軍事科技人才的高校。在檢閱完幹部和學員方隊後,習近平參觀了學校的科研成果展,這是他此行的重點。在一個個展臺、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表前,習近平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還向科研人員仔細了解各個專案的研發、應用情況。展廳不大,但習近平邊看邊問,在展廳裏足足待了90多分鐘。

同是2013年,習近平到遼寧考察時,登上了遼寧艦。習近平攀舷梯、下機庫,來到艙室戰位仔細察看艦上設備,詢問技戰術性能,還在航泊日志上簽了名。那一天,他還冒著風雨前往海軍某艦載機綜合試驗訓練基地,觀看艦載機滑躍起飛、阻攔著陸訓練。訓練結束後,他聽取了艦載機設計和性能介紹,囑咐科研人員認真分析戰機試飛資料,不斷攀登科技高峰。

兩天後,習近平又出現在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沈飛)的車間裏。他首先觀看了科研生產紀錄片《鑄劍》,詳細瞭解沈飛軍機型號的研製工作。看到我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殲—15時,習近平坐進了座艙親身體驗。科研人員在一旁講解,他低頭看著駕駛位元上的儀器、錶盤,表情非常認真,時不時地詢問操作要領。在離開生產現場、即將上車時,習近平對工作人員說:「強軍就要靠這些優秀裝備,這還得靠你們來努力啊!」

習近平說:「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家安全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過去5年,運-20裝備部隊,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轟-6K飛過宮古海峽,殲-20列裝解放軍……一批先進的武器裝備相繼亮相。

和所有炎黃子孫一樣,習近平的心中也有一個「航太夢」。他曾回憶:「我當時在延川縣梁家河村當知青,聽到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動!」2013年明11日,他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空人公寓,為即將出征的神舟十號3名太空人壯行。習近平說:「你們這次執行的是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太飛行任務,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太夢。」13天後,習近平在北京的航太飛行測控中心撥通了3名太空人的電話。當3名航太員成功返回後,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們。在習近平看來,飛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航太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2016年,習近平又一次在指揮中心,通過大螢幕觀看了景海鵬、陳冬兩名太空人在天宮二號內的試驗操作,並和他們通話。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國載人航太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飛機」

在國防科技之外,習近平同樣重視民用科技創新。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從中南海搬到了中關村,採取現場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方式。這種形式的創新,正和這次學習的主題——「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相契合。

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習近平仔細瞭解了3D列印、積體電路裝備、新材料、生物和健康等高技術展區。他在現場詢問了很多問題:增材製造、雲計算、大資料、水處理……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等民用新技術企®的負責人做了講解。

習近平重視民用創新,很直接地反映在他對大國重器的關心上。2014年5月,位於上海的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迎來了習近平。當看到電子屏上播放著不久前ARJ21新支線飛機環球試飛的視頻時,習近平問試飛員:「轉場很多吧?」「18站。」「總航程多少?」「31000公里。」「順利吧?」「非常順利。」「飛機最大航程呢?」「3700公里。」「飛機性能怎麼樣?」「非常好,非常穩定!」

那一次,習近平登上了C919樣機,坐在駕駛艙主駕駛的位置上,瞭解速度表、高度表等儀錶。穿過客艙時,習近平兩次在座位上坐下來,感受中國自己的大飛機。面對聞訊趕來的人們,習近平說:「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製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誌性作用。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2017年5月,C919首飛成功,黨中央發來賀電表示祝賀。

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勘測月球表面,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遨遊宇宙,世界最大的起重船「振華30號」交付使用,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啟用……每一件大國重器的背後,都有科技人員默默地付出。習近平從未忘記這些「大國工匠」。每年辭舊迎新之際,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都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親自為獲獎科學家頒獎。2015年1月的國家科學獎勵大會上,中科院院士、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由於身體原因,於敏只能坐在輪椅上領獎,習近平便彎下腰為於敏頒獎,並握手表示祝賀。第二年,南昌大學教授江風益從習近平手中接過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證書。令他沒想到的是,不到1個月後,自己的實驗室迎來了習近平。當時,習近平在江西考察,特意來到南昌大學,考察江風益所在的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

今年1月,吉林大學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去世。黃大年早年在英國里茲大學拿下博士學位,後來回應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以最短的時間辭職、賣房、賣掉妻子在英國的診所,回國執教。7年裏,他1/3的時間在出差,為了不浪費白天的科研時間,他永遠讓秘書訂夜航;不出差的時候,他的辦公室常年亮燈到凌晨;學校催他申報院士,他沒時間,學生找他討論研究難題,他總有時間;他告訴學生,「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來;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報國」。黃大年把中國帶入了「深地時代」,當他暈倒在飛機上,醒後第一句話是:「我要是不行了,請把我的電腦交給國家,裏面的研究資料很重要。」黃大年去世後,習近平做出指示,要求人們「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

今年6月25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動車組列車被命名為「復興號」,標準時速可達350公里,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復興號」的名字讓人不禁想起習近平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的一番話:「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大國外交  讓世界認識砥礪前行的中國

他展現中國魅力

今年4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自己位於佛羅里達的豪宅海湖莊園裏踱來踱去,檢查著客廳的佈置,看到不滿意的地方就親自上手調整。半個小時後,他要在這裏迎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特朗普如此細緻用心,著實難得。就在不久前,他「怒摔」了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打來的電話,還對德國總理默克爾伸來的手「一臉麻木」。然而,那天特朗普祖孫三代「全家總動員」,接待了習近平夫婦:他和夫人梅拉尼婭在停車處迎接,女兒伊萬卡和女婿庫什納在客庁等候,外孫、外孫女還用中文唱起《茉莉花》並背誦《三字經》。正式會晤後,特朗普邀請習近平在莊園散步,討論兩國關係。

有人說,是習近平的外交魅力使「放蕩不羈」的特朗普安靜下來。他與特朗普保持了密切聯繫,多次通話、通信,就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他曾多次到訪美國,在貧民區的中學接受師生贈送的橄欖球隊服,在艾奧瓦州看望20多年前結交的老朋友……這份以心相交的坦誠,感染了很多美國人。

去年10月,柬埔寨王宮外的廣場上擺出了習近平的巨幅畫像。廣場上擺出外國領導人巨幅畫像,這在柬埔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不僅如此,在王宮接待時,莫尼列太後特意請習近平在西哈努克太皇生前常坐的椅子上就坐——這把椅子在西哈努克去世後就被王室珍藏,再未使用。再次使用這把椅子,是對習近平的至高禮遇。莫尼列太後對習近平說:「我們就像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重情講義,必能受到眾人的愛戴;心懷天下,必將得到世界的尊重。5年來,習近平以誠待人、以理服人,所到之處總能掀起一陣魅力旋風,用最高規格甚至超高規格接待習近平的國家不在少數。

習近平訪問德國時,他乘坐的專機剛進入德國領空,兩架德國空軍戰鬥機便升空護航。當習近平抵達機場,和彭麗媛一起步出專機機艙時,德國的戰機恰好掠過機場上空,向中國國家元首致意。更為難得的是,默克爾的丈夫紹爾平時極少在公共場合露面,習近平先後兩次訪問德國,紹爾都陪同出席相關活動。俄羅斯國防部和作戰指揮中心首次向外國元首打開大門,迎接習近平;英國王室用皇家馬車迎請習近平夫婦進入白金漢宮;法國打破常規,在巴黎榮軍院舉行盛大歡迎儀式,時任總統奧朗德一路陪同習近平,146名騎兵左右護衛……

外交部部長助理秦剛說:「禮賓是政治的體現,也是國與國關係的晴雨錶。各國給予習主席的高規格特殊禮遇,是對中國大國地位的高度認可和對習主席大國領袖風範的崇高敬佩。作為中國人,每看到這些場景,就會感受到我們國家發展昌盛帶來的榮耀。」

回到外交主場,習近平則以勤勉、細心向世界傳遞了今日中國的精神狀態。去年9月4日,杭州G20峰會期間,習近平度過了繁忙的一天:從早晨7點45分前往湖畔茶居,15分鐘後會見埃及總統塞西開始,一直到晩上10點36分文藝晩會結束,習近平片刻未曾停歇,見了幾+位國家、國際組織領導人,還主持了4個小時的不間斷會談。這是5年來,他在外交活動中的縮影。據外交部翻譯周宇回憶,在這些活動中習主席經常吃不上飯。有一次,警衛員趁著兩場活動的間隙,給周宇手裏塞了一盒餅乾,並叮囑說:「你待會到車上讓主席吃幾塊墊補一下,別太餓著了。」

一位充滿魅力的領導人是一張國家的名片。翻開歷史,周恩來的外交風采曾讓對手深深折服,鄧小平訪美改變了幾代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如今,習近平讓世人認識了一個砥礪前行、與世界攜手共進的中國。

他心中的中國方案

以天下為己任,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習近平在5年裏提出並不斷充實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這是中國對外戰略體系中的頂層設計,也是不斷完善的「世界秩序觀」。

2013年4月,習近平剛剛履新中國國家主席不久,就來到博鼇亞洲論壇年會,發表了《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主旨演講。在演講中,習近平提出各國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不能這邊搭台、那邊拆臺,更不能為一己之私把一個地區乃至世界搞亂」。幾個月後,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習近平提出了「中國一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2015年3月,還是在博鼇,習近平說,各國應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世界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出席了第七+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推向全世界。

此後,在2015年10月12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和2016年9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都講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提起一個詞——共贏。在習近平眼中,黨的+八大以來,中國推動構建的新型國際關係正是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習近平說:「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經形成廣泛共識的事情先做起來。」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就是這樣一件大事。4年前的9月7日,正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習近平來到納紮爾巴耶夫大學。他回憶了張騫出使中亞、開闢絲綢之路的故事,也提出了對將來的憧憬。「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人、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個月後,在出訪印尼,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習近平又提出:「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一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由中國出資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在北京註冊成立。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29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以及聯合國秘書長、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主席等貴賓齊聚北京。習近平主持了論壇的圓桌峰會,並在開幕詞中說:「這項倡議(即『一帶一路』倡議)源於我對世界形勢的觀察和思考……『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論壇舉行期間,各方形成了76個大項、270多項有代表性的成果。

截至今年9月,已經有7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檔。

幾乎與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同時,習近平還提出了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2013年10月,習近平在與時任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會談時說:「為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方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願向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本地區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此後的一年裏,21個國家簽署備忘錄,發出共同成立亞投行的「亞洲聲音」。2015年開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名單上出現了英、法、德、意、埃及、巴西、澳大利亞等大批非亞洲國家。2015年6月,《亞投行協定》正式簽署,2016年1月16日,亞投行正式開張。

不論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踐,還是亞投行的成立,或是在解決世界、地區問題中所做出的其他承諾,都是習近平為了解決當今的國際問題所提出的中國方案。

鐵腕反腐 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我看常委們不要配越野車」

「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2012年11月15日上午,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後做出莊嚴承諾。

從嚴治黨大幕就此拉開。12月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未經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類剪綵、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規定之細,令人驚歎。

習近平曾說:「堤潰蟻穴,氣泄針芒。」他強調,從嚴治黨就要從小事抓起。1983年夏,河北正定新任縣委書記習近平到農村考察,吉普車陷在泥裏。有幹部見村民走了過來,便請幫著推車。哪知,村民見是當官的,不僅不推,嘴上還罵罵咧咧。那位幹部正要發火,一旁的習近平拉住他說:「群眾為什麼罵人?應該反思我們自己。」

當年12月6日,習近平主持起草、審定的《中共正定縣委關於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印發: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準……「要求一般幹部和廣大群眾做到的,領導幹部要首先做到。」那時候,他到農村調研,常騎自行車穿梭於據論河兩岸。

1989年3月底,在習近平推動和主持下,福建寧德出臺關於地委和行署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12條規定。他的母親齊心和妻子彭麗媛來看他時,他不要公家接待,就在宿舍簡單搭個爐灶,一家人自己做飯吃。

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習近平到廣東視察。當看到深圳市區路上有灑水車作業,他問當地幹部:是不是為迎接中央領導才這麼做?當得知那是例行作業時,他才放心。

2013年9月,習近平全程參加並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其間有人談到越野車配備問題。習近平插話:「我看常委們不要配越野車,書記、省長也不要配。真要下鄉,就臨時調用。」他還說,中央下一步要就此作出規定。很快,河北省委常委們的越野車全部上交。

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萬多起,處理24萬多人。曾經,「上百份檔管不住一張嘴」,而今,各種群眾反映強烈的消極腐敗現象銷聲匿跡。《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稱:八項規定改變中國,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2015年1月13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告誡在場的125位中紀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365名相關人員:「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

在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中,高級幹部的查處受到廣泛關注。習近平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說:「鄧小平同志說過『:『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那麼在黨內,誰有資格犯大錯誤?我看還是高級幹部。高級幹部一旦犯錯誤,造成的危害大,對黨的形象和威信損害大。」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他再次強調,反腐敗鬥爭「上不封頂,凡腐必反」。

2014年6月14日,在青海、甘肅、江西擔任過省委書記的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11天後即被撤銷全國政協副主席職務和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經查,蘇榮大肆賣官鬻爵,縱容親屬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權幹政,收受非法財物折合人民幣1.16億元……2017年1月,蘇榮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2014年7月29日,中央紀委對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涉嫌嚴重違紀的周永康進行立案審查,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傳言,周永康成為中紀委查辦的最高級別官員。經查,他洩露黨和國家機密,本人及親屬收受他人大量財物,與多名女性通姦並進行權色、錢色交易……給黨和人民事業造成重大損失,影響極其惡劣。庭審中,周永康在最後陳述時表示認罪悔罪,「對我問題的依紀依法處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2015年6月,周永康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

2014年12月22日,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央辦公廳原主任令計畫接受組織調查,並於2016年7月4日一審判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

2015年7月24日,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本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這是十八大以來首個在任省委書記被調查。2016年9月10日,又一位在任省部級千部——天津市委代書記、市長黃興國被查。

2017年7月2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涉嫌嚴重違紀,中紀委對其立案審查。這是十八大以來,首位在任中央政治局委員被查處。

「老虎、蒼蠅一起打」,截至今年6月底,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80多人、廳局級幹部8600多人、縣處級千部6.6萬人,處分鄉科級及以下黨員幹部134.3萬人,處分農村黨員幹部64.8萬人。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2017年1月6日,習近平在中紀委第七次全會上說。有外媒評論,中國當前的反腐敗成績,是「足以同在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極大消除貧困相提並論的一個巨大貢獻」。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反腐敗是事後懲治,預防腐敗要比反腐敗更為重要。習近平不止一次說:「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首先要建好籠子」「紮緊制度籠子」。

2013年5月27日,《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備案規定》對外公佈,使黨有了第一部正式、公開的黨內「立法法」。2015年10月12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的條例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複的內容;「負面清單」中增加了十八大以來新發現的問題,如拉幫結派、搞老鄉會、妄議中央等,針對性強,真正體現出黨紀嚴於國法。2016年6月2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習近平說:「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出了問題,就要追究責任。決不允許出現底下問題成串、為官麻木不仁的現象。」

2015年8月施行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對巡視物件作了重新界定,在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四套班子」開展巡視的基礎上,將「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黨組主要負責人,副省級城市黨委和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黨組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央部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人民團體黨組(黨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金融企業、事業單位黨委(黨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納入中央巡視範圍。

5年來,中央12輪巡視覆蓋277家單位,對16個省區市進行了「回頭看」,對4個中央單位開展了機動式巡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首次一屆任期內中央巡視全覆蓋。中紀委立案審查的中管幹部中,超過60%的問題線索來自巡視。

2014年11月,習近平接連參加在北京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G20領導人第九次峰會,其間7次談到國際反腐敗合作、海外追逃追贓。APEC會議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主導起草的國際反腐敗宣言,搭建起最大的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平臺。

2015年3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研究部署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啟動「天網」行動。1個月後,按照「天網」行動統一部署,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集中公佈了針對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加大全球追緝力度。此後,一個個在逃人員相繼落網或投案。2017年10月8日,「百名紅通人員」第二十七號郭欣回國投案,至此「百名紅通人員」已到案47人。

「目前,黨內監督已實現全覆蓋,而監察對象主要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範圍過窄。」2017年1月,監察部副部長肖培道出了反腐體系中的不足,又談及一項重大的政治體制改革–成立國家、省、縣三級監察委員會。「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將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察全面覆蓋,這是對國家監督制度的重大頂層設計。」肖培介紹說,撤銷行政監察機關、預防腐敗局、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相關職能整合至監察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與中央紀委合署辦公,「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監察委員會,是對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豐富和完善。

2016年10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在3省市設立監察委員會,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2017年3月17日,杭州市上城區監委向區委書記報送了對涉嫌貪污罪的餘某進行調查的《立案審批表》,此案成為全國監察留置「第一案」。業內人士稱,對公職人員實施「留置」,客觀上將為減少或取消「雙規」「雙指」創造條件,十九大之後的反腐敗工作將迎來新的局面。

強軍治軍  向歷史交出合格答卷

「聽黨指揮是靈魂」

2012年11月15日,黨的十八大剛剛落下帷幕,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新一屆中央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他對新一屆軍委班子成員說:「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問題上,必須頭腦特別清醒,態度特別鮮明,行動特別堅決。」軍隊要聽黨話、跟黨走,習近平在擔起中央軍委重擔的第一天,就明確了這一點。20天後,在接見原第二炮兵第八次黨代表大會的代表時,習近平再次強調了黨對軍隊領導的根本原則。

此後,不論是在南海之濱,還是在內蒙古草原,習近平視察部隊時反復指出,思想政治建設是解放軍的根本性建設。

習近平熟悉歷史,深知政治建軍的重要性。1929年末,閩西小鎮古田大雪紛飛,毛澤東、朱德與100多名代表在一間祠堂裏開會。那是紅四軍的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也就是後來我們所說的「古田會議」。會議確定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建軍原則,確立了紅軍政治工作的原則、方針等,使紅軍在’生死存亡之際,浴火重生。

85年後的2014年10月,習近平來到古田,重溫歷史、尋根溯源,並主持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指出:「我軍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前進不能停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鑄牢軍魂是我軍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2015年農曆新年將近時,一份名為《關於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的文件下發全軍。這份文件由習近平親自領導和主持起草,確定了新形勢下政治建軍的藍圖。隨後,中央軍委細化分解了110項具體任務,貫徹、落實習近平關於政治建軍方略的規劃。

2017年7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紀念日前夕,習近平來到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檢閱參加實戰化訓練的三軍將士。

「同志們好!」「主席好!」

「同志們辛苦了!」「為人民服務!」

列陣的將士們還高呼「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12個字裏,「聽黨指揮」為首,恰如習近平指出的:「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

兩天後,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提出: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這一條當作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在國際格局深刻變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紛紛調整軍事戰略,希望在變化中贏得主動。為此,習近平告誡全軍:「新軍事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必須到中流擊水,不改不行,改慢了也不行。這是我們回避不了的一場大考,軍隊一定要向黨和人民、向歷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改革從來不易,但習近平決心堅定:「越是難度大,越要堅定意志、勇往直前,決不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只要全軍統一意志,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2013年11月,黨的+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習近平提出,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佈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將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一部分,單獨寫入中央全會決定,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軍改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2015年7月,習近平主持的軍改領導小組第三次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建議》;當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歷經一年零九個月的籌備,690個軍地單位,800多場座談會、論證會,3000多條來自部隊官兵的意見……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由習近平親自宣導的國防和軍隊改革拉開大幕。12月31日,新成立的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的軍政主官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2016年1月11日,軍委機關15個部門組建完成,總部制被多部門制取代;2月1日,五大戰區成立,「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正在形成;6月,新一輪改革後,軍隊院校首次公佈招生計畫;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

軍改大潮中,廣大人民解放軍官兵克服了重重困難。陸軍第27集團軍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軍長薛愛國說:「改革勢必涉及利益得失,更何況官兵離開的是一座駐守近半個世紀、70%以上幹部士官安家生活的城市。但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面臨多大挑戰,我們必須堅決聽黨指揮,聞令而動!」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

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在會見駐穗部隊師以上領導幹部時,就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從嚴治軍,要害是從嚴治官。「軍隊是拿槍桿子的,軍中決不能有腐敗分子。」近幾年,一批軍中蛀蟲相繼落馬。2013年夏天,原總後勤部副部長谷俊山落馬的消息傳出;2014年3月,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因涉嫌違紀問題接受組織調查,6月被開除黨籍;2015年4月,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郭伯雄被組織調查,7月被開除黨籍……曾任原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的劉源說:「抓出徐才厚、穀俊山這樣的大貪巨奸,是習近平主席決定、督辦的,沒有習主席的魄力、膽識和擔當精神,軍隊可真沒救了!」

反腐永遠在路上,軍隊也不例外。在徐才厚和郭伯雄之後,原空軍政委田修思、武警部隊原司令王建平、國防大學原校長王喜斌相繼落馬。其中,王建平被調查時是現役上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受到查處的軍以上違紀違法幹部多達幾十名。

在查辦軍中蛀蟲的同時,軍隊建立、完善了一批長效反腐機制。2013年10月,經習近平批准,中央軍委在軍隊建立了巡視制度、設置了巡視機構、開展起巡視工作。2015年底,中央完成了對全軍各大單位巡視的全覆蓋,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2016年5月,中央軍委紀委完成了對10支派駐紀檢組的集中培訓,紀檢組陸續進駐軍委機關各部門和各戰區……

今年8月中旬,新調整組建的北部戰區陸軍某旅黨委的一份「特殊」處分決定,在全軍引起熱議。5名受到處分的黨員幹部,違紀行為都發生在原單位,很多人以為,隨著移防合併,這些事會不了了之。沒想到,旅黨委專門召開全旅軍人大會,公開宣佈處理決定。

見微知著。從追查、處理這5名違紀幹部,不難想到習近平的一句話:「我軍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軍隊黨的建設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努力走在全黨前列。」

信仰擔當  肩負民族復興的使命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3年3月,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國家主席後,提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此後,習近平又多次闡述「第四種自信」——文化自信。「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看來,在已有「三個自信」基礎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在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正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滋養,獲得活的靈魂。

2013年8月,習近平在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時說,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2014年10月,習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他直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但也製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我同幾位藝術家交談過,問當前文藝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了兩個字:浮躁。」他說,「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

2016年5月,習近平主持召幵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誌,是實力的象徵,也是自信的體現。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特別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和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

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從170億元增長到493億元;電視劇生產量連年穩居世界第一,2016年達到334部1.5萬集,全國群眾文化機構開展活動184萬次,服務群眾5.79億人次,分別增長52%、32%;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從18071億元增加到30254億元……

彰顯時代精神的中國故事,在國際舞臺上也獲得喝彩:中國電影海外銷售收入從2012年的10.63億元增至38.25億元,增幅為260%;京劇名家張火丁走進紐約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鎖麟囊》;上海昆劇團將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首次完整搬上舞臺並開啟世界巡演,所到之處盛況空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科幻作家劉慈欣獲得「雨果獎」,作家劉震雲獲「埃及文化最高榮譽獎」,翻譯家許淵沖獲「北極光獎」,一位又一位中國作家和他們的作品走上國際大獎的舞臺,在世界文壇實現新的突破……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歷史性地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2013年3月開始組織起草《全民閱讀促進條例》。2017年4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等單位發起的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民眾閱讀總量穩步增長,56%的受訪者年讀書總量超10本,每天閱讀半小時以上的人群則達到82%。

調查顯示,2017年,中國公眾文化自信指數平均值為82.26(百分制),即中國公眾對自身文化有較高的認知、認同和開放接納度。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讀書是習近平幾十年的愛好。他五六歲時,從書中讀了嶽飛的故事,把精忠報國作為「一生追求的目標」;二十來歲時讀莎士比亞的作品,「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後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在地方任職時喜歡讀地方誌,學習當地人文歷史,「歷史記載,有正面,也有反面,可以供後人借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書籍中人物的堅定信仰與擔當精神深深地感染了習近平。

上世紀70年代,全國上下籠罩在階級鬥爭的氛圍中。身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卻「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他跨越綿延不絕的秦嶺,到1000多公里之外的四川綿陽考察學習建設沼氣池的技術,回鄉建成陝西第一口沼氣池。

上世紀80年代,正定曾是全國聞名的「高產窮縣」。習近平帶領全縣農民在河北省率先搞起「大包乾」,依託城市,引進智力,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上世紀90年代,習近平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通過扎實調研,力排眾議,推動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總公司成為福州首個試水股份制改革的國有企業,吹響了福州乃至全省國企改革的「衝鋒號」。

新世紀之初,習近平在浙江擔任省委書記時鄭重宣佈:浙江省從學前三年到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率均達85%以上,成為全國各省區中第一個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實現教育事業的歷史性跨越。

甫一擔任總書記,習近平就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正是秉持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正是肩負著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一個個頂層設計出臺:精准扶貧、監察委員會制度、成立雄安新區……

習近平踐行了他年輕時的信仰,「要為人民做事情」。人民需要和擁護這樣的領導人。「當前……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習近平同志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並寫入全會檔,確立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是及時的必要的,符合黨、國家、軍隊、人民根本利益,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2016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撰文寫道。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於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調查顯示,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明顯改進。以河南為例,97.6%的被訪者認為黨員幹部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公眾對黨員幹部作風滿意度明顯提高。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幹部隊伍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帶來的是人民的點贊,是國家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2015年春天的葉門撤僑,是中國第一次動用軍艦撤離僑民,習近平親自決策。當岸上等待救援的人們看到祖國軍艦的那一刻,不禁潸然淚下,高呼:「感謝祖國!祖國萬歲!」有人說:「看見軍艦和看見普通船隻,那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看過《戰狼II》的人都記住了電影最後那句話:「請記住,你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中國政府做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的支持與認可。「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國際維和、推動非洲等地區落後國家經濟發展、拉動全球經濟增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有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的影響力呈總體上升趨勢,近七成國外受訪者認為中國是世界性強國。英國《衛報》稱,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在多個領域已成為世界的「穩定器」。

160多年前,煙槍流毒,國家頹廢。80年前,山河淪陷,偌大的國家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40年前,百廢待興,人們對國家的去向心存迷茫。時至今日,中國已強大,「感謝祖國」成為中國人受困獲救時的必用語,人們在黨和國家的變化中看到了實現中國夢的希望。在2016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宣示:「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正與人民一道,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許陳靜、田亮、李靜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