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嘴」現象面面觀

臺灣電視媒體中經常出現的名嘴,是很受外界關注的資訊傳播者,他們幾乎每天出現在臺灣各大電視臺的談話節目中,但是在人員編制上卻不屬於任何一家電視臺。在臺灣輿論環境中,這些名嘴言辭犀利地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現象進行評論,有時甚至影響公共事件的輿論走向。臺灣名嘴現象如何興起,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存在哪些陋習,本文試做簡要梳理。

臺灣名嘴現象的興起

名嘴的由來。據筆者考證,臺灣「名嘴」一詞最早出現於2005年。當時臺灣TVBS電視臺總經理李濤首開先例,在電視節目中增設「評論員」角色。李濤說,之所以增設評論員節目,主要是因為當時一些政論節目涉及相當多專業知識,需要找專業人士或記者評論,才能言之有物,保證節目的專業性與流暢度。TVBS早期的評論員以曾經供職平面媒體的臺灣記者為主,一位是台《中國時報》記者張啟措,一位是台《聯合報》記者重智森。最開始,這些評論員只是負責在電視節目中介紹新聞背景,收集相關資料供電視節目使用。後來,他們開始頻繁登上政論節目,分析臺灣時局,並被其他電視臺紛紛效仿,於是名嘴現象在臺灣蔓延開來並延續至今。

名嘴的出身。臺灣各大電視臺為了競爭,進一步擴大了政論節目評論員範圍,不再局限於記者身份。不管是過去的政治人物還是社會團體的負責人,只要觀點獨特,或者立場鮮明,或者言辭犀利,都成為電視臺競相邀請的名嘴,而名嘴的頭銜也轉化為「資深媒體人」或是「政治評論者」。歸納來看,臺灣名嘴的出身大致分三類:政治人物、專家學者、媒體人。

第一類,政治人物。這一類名嘴專門為政黨或特定的政治立場辯護,以政黨人士、民意代表或是曾擔任民意代表的人士為主。比如現在經常在綠營政論節目中露面的民進黨籍民意代表黃偉哲、林俊憲等,在藍營政論節目中上鏡的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學聖等,在發表意見時,他們都以各自政黨利益為優先。尤其在臨近島內各類選舉時,這些名嘴會特別活躍。

第二類,專家學者。臺灣電視政論節目通常會邀請學者型的名嘴,除了口才出眾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借重其在研究領域的專長,對公共議題提出看法及建言。原本這一類的名嘴屬於專業領域,但近幾年學者參加政論節目也變得犯懶,甚至變成政黨的傳聲筒,成為「類政治人物」。

第三類,記者、媒體人。從職業生涯的角度而言,這一類名嘴都曾在臺灣主流媒體任職,而且從業資歷一般都在10年以上。更具體來說,這些人一般都是在採訪一線摸爬滾打多年之後得到晉升,擁有廣闊的視野和資訊來源,然後才向名嘴轉型,比如現在綠營媒體偏愛的胡忠信、周玉蔻、鐘年晃等。

臺灣名嘴談資來源

觀察臺灣電視政論節目,會發現名嘴們對任何話題都能侃侃而談。甚至有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從防震救災到文化創意,從揭露貪腐到建言經濟,幾乎無所不能。但最吸引觀眾的,還是他們時不時爆出的不為常人所知的「猛料」,這也表明名嘴們收集資料的能力非同一般。目前來看,臺灣名嘴收集資料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用金錢購買第一手資料。用金錢購買的資料,幾乎都相當隱秘,甚至是公司行號或行政單位的機密資料。這些資料的提供者,為了避免自己暴露,行事相當小心,往往利用複印、打字的方式把要爆料的新聞事件向名嘴兜售。名嘴們若想比新聞媒體更快拿到第一手資料,就要付出更大成本。

第二種,採訪、接觸當事人。臺灣名嘴們在上節目前,有時會提前接觸詢問相關事件的當事人。由於現在的名嘴大部分都是政治人物或資深記者出身,人脈廣,知名度高,因此相關當事人也願意主動接觸名嘴爆料。

第三種,整理報刊文章。看報論政是大多數臺灣名嘴搜集資料的方式之一。因為政論節目所設定的議題要跟上當時的新聞熱度,一般就會選擇最熱門的事件,名嘴們依照既定的議題,先從台《聯合報》等報刊中閱讀相關報導,另外再從其他報紙或雜志獲取資料輔助。

臺灣名嘴的市場

名嘴的分類。在臺灣,名嘴也像影視明星一樣被電視媒體分為A咖、B咖。所謂A咖,就是一天之中最少參加兩場政論節目,各家電視臺都競相邀約的名嘴。而且A咖對節目有選擇權,甚至可以在出場費用方面談條件。B咖則沒有太高知名度,有時候還需毛遂自薦,以電話、信件、甚至是親自拜訪電視節目主持人等方式推銷自己,以尋求曝光機會。

名嘴的身價。收視率是衡量政論節目議題或名嘴優劣的重要參考指標。通常政論節目對名嘴都有選擇權,每個政論節目也備有常約名單,而且劃分為「完美」、「次好」、「差不多」三個等級。「完美」級名嘴,對議題內容、內幕等能充分掌控;「次好」級需要通過收集資料、做功課來彌補知識儲備不足;「差不多」級則是能對議題進行空泛討論,水準不同,身價也不同。最開始臺灣名嘴的出場費統一為每場3000元新臺幣,但後來隨著議題多元和名嘴市場差異化,出場費用也逐步拉開差距,電視臺不得不支付更多費用邀請A咖。有些以電視評論為主業的名嘴,每天參與多場節目錄制,收入頗豐。

名嘴的表現力。在臺灣,具有表演能力的名嘴稱之為「電視政治藝人」,他們把電視當做表演平臺,一方面,名嘴要想在短短一兩分鐘之內抓住觀眾眼球,就必須竭盡所能讓自己的獨特性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名嘴也通過高曝光度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威望。臺灣的電視臺喜歡有感染力的名嘴,空有專業知識卻不知道如何呈現的名嘴是很^隹在電視圈中混下去的。正因為此,臺灣電視名嘴的畸形現象才會產生,甚至把表演能力當成邀請名嘴的首要條件。當爭議事件發生,電視臺寧願找一位表演力十足的名嘴,在報刊上搜羅一些觀點就上節目,而不願花心力找一位具有專業知識背景或是對事件來龍去脈有一定程度瞭解的人。換言之,臺灣現在的名嘴可以不具備專業知識,只要具有電視表演細胞,就可輕易游走於各類政論節目。

除了要有表現力,臺灣的電視臺還要求名嘴口才要好,語速要快,延展面要廣,和節目配合度要高。此外,名嘴要有自己的準備和發揮,不能只講電視臺準備的材料,要善於隨機應變,臨場發揮,主持人丟出的話題要接得住,不冷場。

臺灣名嘴現象陋習

過度參與政治事務。2005年之後,臺灣名嘴取代過去藍綠政治人物在電視政論節目中對峙的局面,成了電視臺的常客。在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期間,藍綠立場較為鮮明的政論節目名嘴,除了每天在電視節目中為各自陣營的候選人辯護,還受邀到各縣市造勢場合為候選人輔選助威。同時,他們還在公開場合發表評論,攻擊對方陣營參選人的操守等。由於相互攻訐,甚至人身攻擊,這種現象引起臺灣社會的反感。此外,這些名嘴的言論有時甚至影響到台灣當局政策的制定和推行,產生「名嘴干政」現象。陳水扁當年陷人所謂「公務機要費」危機時,甚至視名嘴為「國師」,讓他們到台「總統府」觀看機密資料,引發臺灣民眾的強烈質疑和不滿。

臺灣《遠見》雜誌曾針對「誰是造成臺灣社會向下沉淪的亂源」這個問題進行調查,電視名嘴竟然高居第四位。有臺灣資深媒體人表示,當一個社會發展出所謂的批評專職,就表示這種批評已經走歪了、走偏了。

表演性太強。臺灣的電視臺最初使用名嘴的意圖,是希望借助他們的專業背景增強節目的權威性。然而,由於電視節目時長有限,每一段發言都要在短短幾分鐘之內表達完畢,各個名嘴都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定位,進而發揮自己的特長以爭取觀眾認同,因此表演性越來越強。比如一些名嘴習慣了激烈的情緒性表達方式,倘若其他名嘴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就會插話打斷對方,甚至出言對罵,且肢體語言豐富誇張。

原本臺灣電視媒體政論節目中的來賓大部分會尊重既定的節目流程,但有些名嘴在節目中會不惜與主持人、來賓、甚至是觀眾起口角衝突,借由一兩分鐘言語激烈的辯論吸引觀眾注意。這種表現在觀眾中的反映通常是兩極化,一種是認同這種得理不饒人的名嘴,將其人氣推向更高,另一種則是招來觀眾反感,很可能會被電視台「冷藏」。久而久之,臺灣民眾對這些表演性太強、情緒化嚴重的名嘴就會失去興趣。

(王一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