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探索中國產業扶貧新模式

【新華社濟南12月6日電】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西曹村村民石翠平在63歲這年成為了一名產業工人。

去年以來,只要家裏沒事,石翠平都會來村裏新建的車間編織籐椅。車間實行計件工資制,石翠平平均每個月可以賺到2000元左右。

比起遠在寧波打工的兒子,這點工資並不起眼。但石翠平說,這工作不算太累,又能和一起工作的工友聊聊天。最重要的是,彈性工作制讓她可以按時接送上學的孫女。

早上10點50分,石翠平放下手中的編織工作,起身和工友道別。「孫女放學啦,中午給她做點兒好的。」她說。

在這個約4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裏,像石翠平這樣的「新晉」工人約有60人,其中20多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過去兩年裏,菏澤市建成運營2800多個這樣的扶貧車間,幫助有就業願望但難以外出打工的農村婦女、老人、殘障人員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扶貧車間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參與體面勞動,憑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實現了‘扶貧不養懶漢’的扶貧宗旨。」菏澤市扶貧辦主任蔡維超說。

中國扶貧開發已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要實現2020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平均每年要減貧1000萬人以上。

「經過多年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解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越往後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見效越慢。」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扶貧車間作為地方產業扶貧的探索,為幫助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穩定脫貧提供了新思路。

菏澤市地處黃河下游,廣闊的平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由於工業發展滯後,當地優勢產業較少,菏澤市也成了山東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省標以下貧困人口占全省一半以上。

蔡維超說,扶貧車間既承擔著幫助留守人員就業的任務,又支撐著當地的戶外傢具、發製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為村集體增加了租金等收入,實現多方共贏。

在鄄城縣發製品產業園,「招工」的字牌隨處可見。長期的勞動力外流使得許多當地企業在城區招工困難。

鄄城泓聚源工藝品有限公司經理範繼福說,公司把發製品加工程序中最簡單的撕發、拉發等工藝下放到六個村裏的扶貧車間,比起請工人來工廠做工,成本節省了近20%。

扶貧車間也為當地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帶來了機遇。菏澤市鄆城縣順城玩具有限公司負人李繼元告訴記者,自從去年企業入駐了由青島市工商聯援建的扶貧車間,公司由一個10個人的小作坊擴張成了近50人的玩具廠,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德國等海外地區,年利潤60餘萬元。

在成為車間老闆之前,李繼元和妻子在青島務工,一天下來可以賺到100多元的「辛苦錢」。如今夫妻倆的生意蒸蒸日上,一個月能掙上三五萬。

「剛回來的時候,沒想到能做到今天這樣。」李繼元說。

看到家門口的脫貧致富機會,越來越多外出務工人員帶著信息、技術、資金和項目返鄉創業,承租扶貧車間。據介紹,目前菏澤市有7.5萬名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企業3.8萬家,其中承租扶貧車間567個,帶動7956名貧困群眾脫貧。

31歲的王常元回到了家鄉鄄城縣大墊鄉冀莊村,成了一家服裝加工車間的承租人。

一歲時,王常元患上了小兒麻痹症,右腿萎縮,靠拄單拐才能行動。2005年,父母的相繼離世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為維持生計,王常元先後輾轉青島、北京等城市,一邊打工掙錢一邊學習服裝製作知識。

去年,一個扶貧幹部的電話讓王常元重拾了兒時創業夢想。利用他在外出務工時學到的管理知識和積累的人脈,王常元生平第一次當起了自己的「老闆」。目前,他手下有30餘名員工,幫助了18貧困戶實現就業。

他給自己的製衣廠起名「眾發」。「服裝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多,可以一起掙錢。」他說。

王常元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擴大車間生產規模,讓更多貧困戶來工廠上班,日子能夠過得好一點。

「我希望冬天可以給大家買點肉,夏天可以給大家買點雪糕,節日可以和他們一起聚餐。」王常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