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領導人訪華走出「樣板間」

越來越多的外國領導人希望借訪問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瞭解中國,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這兩個「樣板間」以外的中國。

2015年初冬,中國進入外國領導人訪華季:10月25日,荷蘭國王威廉抵京,先後造訪北京、延安和上海;10月2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第八次訪華,訪問北京與合肥;11月2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到達重慶,開啟對中國的第二次國事訪問。

有意思的是,除了北京這一「必選地」,在3位領導人的訪問行程中,合肥、重慶、延安這三座「小眾城市」赫然在列。默克爾甚至還抽出了小半天到合肥市下轄的大圩村進行了考察。

近年來,外國領導人的訪華「口味」正發生變化,成都、重慶、合肥、杭州等二線城市接連受到垂青。分析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外國領導人希望借訪問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瞭解中國,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這兩個「樣板間」以外的中國。

默克爾為什麼去合肥農村

10月29日,默克爾抵達北京。這位德國領導人又一次刷新了自身保持的紀錄:她是到訪中國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領導人,此次為期2天的行程是她對中國的第八次訪問。

每次選擇一個新城市,這是默克爾出訪中國的「傳統」。此前她已先後造訪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天津、成都等7座城市,這一回她則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邀請,來到中部重鎮合肥。

這是合肥第二次接待如此重量級的國賓。2013年10月23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也曾到訪合肥,在中國科技大學進行了交流,並參觀了包公祠。

不過與梅德韋傑夫只停留了不到7小時的倉促相比,默克爾的合肥行顯然更為深入——她不僅與李克強一同出席了中德合肥學院30周年慶典,在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上見證了經貿投資、城鎮化建設等領域15個合作檔的簽署,還拜訪了大圩村村民和當地小學,達成了探訪中國農村的心願。

媒體將默克爾的這次合肥之行概括為「訪學」和「問農」。「訪學」不足為奇,但外國領導人來華「問農」卻不多見。從「家庭聯產承包制」時期開始,安徽在中國的農村改革中一直走在前列,要瞭解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安徽無疑是一個重要視窗。

「默克爾訪問安徽農村,一方面是拉近與李克強總理的私人關係,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希望看一看中國內部的、細節的東西,感受中國內陸城市經濟民生的真實發展,可以說是對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對接的基礎考察。」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田辰山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對於素以「務實」聞名的默克爾來說,對中國農村的關注顯然不只是個人興趣。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王明進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中國正在大力推行城鎮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對於有著豐富經驗和技術的德國來說是巨大機遇,德國的大型機械製造商和其他相關技術企業將會在中國發掘不少商機。」

訪華「新三站」

縱觀外國領導人來華行程,首都北京、金融中心上海以及歷史名城西安,長期佔據榜單前三甲,構成了外國政要訪華的「老三站」。不過,從統計資料中也可以看出,成都、杭州和天津正成為外國領導人訪華新的熱門選項。2014年以來,這3座城市分別有4位以上的外國政要來訪,除因舉辦論壇而接待多位國外領導人的博鼇,僅次於北京、上海。

西南門戶成都,這兩年在外國政要來華訪問中備受青睞,不少外國領導人將成都選為自己訪華的第一站。從2013年開始,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捷克總統澤曼、埃及總統塞西等政要接連訪問成都,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亦曾到訪。政要們紛紛挑戰當地火鍋,也使「hotpot」(火鍋)實實在在地在西方社交媒體上火了一把。

吸引外國領導人前來的當然不只是火鍋。距離「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已有15個年頭,作為西南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發展的「排頭兵」,成都在經濟和基礎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以德國企業為例,2014年成都市登記的德企已超過160餘家,西門子、大眾等公司均在成都投資建廠。儘管地處西南腹地,但是成都已經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頗高的城市。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成都隔壁的「好姐妹」重慶,後者剛剛迎來了法國總統奧朗德的到訪。

位於長三角的杭州,雖然地緣位置沒有成都之於西南那樣關鍵,但它對於外國領導人的吸引力卻不小。儘管這座秀麗城市值得稱道的地方很多,領導人選擇杭州的理由卻十分「簡單粗暴」——見馬雲。

電子商務正成為杭州的城市新名片。2015年3月,國務院剛剛批准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成立。而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杭州接待了英國首相卡梅倫、加拿大總理哈珀、愛爾蘭總統希金斯、荷蘭國王威廉等外國政要,這些領導人無一不是來杭州會見馬雲,帶領本國的商業「天團」與阿里巴巴談合作的。

緊鄰北京的天津是外國領導人訪華的另一熱選。在大型工業建設上頗有建樹的天津,是很多訪華領導人瞭解中國技術發展的視窗。2015年1月,法國總理瓦爾斯就將訪華的首站選在了天津,專程來津考察中法合作的空客總裝線。

而2008年京津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進一步方便了外國領導人前往天津考察,也使天津行成為體驗「中國速度」的絕佳機會。2014年下半年至今,先後有羅馬尼亞總理蓬塔、泰國總理巴育、哥斯大黎加總統索利斯等多國領導人乘坐高鐵前往天津考察,京津半小時經濟圈無形之中為國產高鐵打響了廣告。

合作已經深入

據瞭解,在領導人訪華的行程安排方面,中方一般會盡可能滿足對方的要求,比如想去的城市、想參觀的領域。「通常來說,領導人訪華的行程是由外方提出要求,中國方面打出框架,駐外使館整理活動報送國內,之後雙方再進行調整和交涉。」外交部東南亞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因此,外國領導人訪華目的地的多元化,實際上反映出來訪國家在中國更多的城市有著利益訴求。

「如果一個國家和中國的關係不是太深入,只是停留在基礎層面的話,那麼訪問的政要肯定是去首都北京,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比如西安。但是,如果深入到二三線城市,這表明與另一國的關係有進一步的發展,雙邊合作已經更為深入。」王明進說。

從中國的角度看,越來越多「小眾」城市受到外國政要的青睞,則折射出國內區域發展正在走向均衡。

2014年,中西部地區對全國經濟增量貢獻首次過半。其中,中部地區進出口3127億美元,西部地區進出口3344億美元,分別增長10%和20.5%,中西部地區合計對整體進出口增量貢獻60.3%,貢獻率首次超過東部。

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使成都、重慶、合肥以及更多二三線城市成為外商投資的新選擇。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佈的資料,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資(FDI)目的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95.6億美元,全國同比增長1.7%。其中,中部地區吸收外資增長達到了7.5%,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占比為18.1%,全國外資分佈更加均衡。

另一方面,中國各地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也直接帶動了外國領導人對杭州、天津、重慶等城市的關注。「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電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與馬雲的合作意味著開拓龐大的中國市場。而中國在高鐵技術、水電、航空航太等高精尖技術上的突破也吸引了各國領導人的目光,他們想要真實感受中國的發展情況。」田辰山說。

而對外國領導人的公關團隊來說,除了一系列的經濟考量之外,去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訪問考察,也易於發揮重要的公共外交作用,方便領導人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刷好感」——卡梅倫逛成都錦裏時自掏腰包買川茶,吃火鍋追加兩盤香菜丸子,默克爾品嘗徽式美食,和鄉村小學的學生熱議德國足球……在深入中國更多城市的過程中,外國領導人著實為自己的到訪增加了不少話題性,拉近了與中國老百姓之間的距離。

(姜天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