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訪華為何擇西安位首站?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三千多年曆史的古城西安,今日迎來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的到訪。

1月8日上午,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西安,正式開啟中國國事訪問之旅。

這是馬克龍去年春天入主愛麗舍宮後的首次訪華,他是第四位將西安列入訪華行程的法蘭西總統。

愛麗舍宮稱,馬克龍擇西安為首站象徵意義重大,西安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馬克龍是繼他的前任密特朗、希拉克和薩科齊後第四位到訪西安的總統,也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首位訪問這座古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法國總統。

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法國,也選擇了古絲綢之路的西方終點城市——裡昂。馬克龍此次選擇西安作為他訪華的首站,兼具多重政治與文化意義。

中法各界專家在察哈爾學會舉辦的2018中法•中歐論壇上表示,多位法國總統以西安作為訪華之旅的起始站,表明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尊崇,並願意站在歷史高度開拓中法友好的新未來,而西安恰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集中凝聚。

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法國「教育騎士」榮譽勳章獲得者董強認為,馬克龍總統將西安列為訪華首站,顯示出他對中國文明、中法文化淵源和「一帶一路」的認知。

董強表示,馬克龍具有國際視野,能夠認知世界深刻變革以及中國在國際社會中逐漸上升的地位,他相信此次訪華會為中法關繫帶來新變化。

關中平原,臨渭水、秦嶺、幽關穀,四塞之內,沃野千里,擎起了16個王朝的政權,也造就了中國外交家、旅行家張騫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的古絲綢之路。這條偉大的穿越大半個地球的道路,融合起各個文明板塊,打開了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及歐洲等國交往的大門,搭建了中國與西方友好交往的橋梁。

兩千多年後進入新時代的今天,西安依託文化資源力爭「一帶一路」的創新之都,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彰顯漢唐長安的繁榮、昭示兼容並蓄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四任法國總統訪華將西安列入行程的重要一站,不能不說他們具有濃厚的「西安情結」。薩科齊2007年的「旋風式」訪華也是直抵西安,三小時緊鑼密鼓領略了以秦兵馬俑為代表的諸項文化古跡,快速體驗古城幾千年文明的偉力。

前總統希拉克更是「帶著深厚的情感多次到訪中華文明聖地西安」,在兵馬俑的坑道裏,他不用講解員和翻譯,親自為幾百人的隨行團隊歷數被收入世界遺產的「秦兵神韻、威武奇觀」,儼然一幅諳熟兵馬俑歷史的考古學者派頭。他給予兵馬俑「世界第八奇跡」的歷史性讚譽,使得隱藏於地下的威武之兵躋身世界文明之巔,並將西安推向世界舞臺。

陜西文物保護專家韓偉先生與希拉克的友誼堪稱中法關係的一段佳話,他被邀至愛麗舍宮授勳「騎士榮譽勳位」,這是對他在文物考古、以文化為媒介,為法中文化交流所做貢獻的高度肯定。

密特朗也曾專程到訪西安,懷著對神秘中國的遼闊想像,體悟了古都長安隱蔽地下、栩栩如生、威武雄壯的古代軍陣。

據悉,馬克龍除了參觀秦始皇兵馬俑,西安「大雁塔」也是他西安之旅的重頭戲。西安擁有一種特殊的聚合力,是歷史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審美氣氛的聚合。政治家、軍事家乃至百姓都願意在此交匯,既有格調享受,又有高層對話。於是,西安之於法國的意義,變得越來越可貴、明晰。面對一個古老文明,好比面對深不可測的大海,必須從腳步、目光甚至整個身軀作為船閥。法國與西安的緣分,來自兩國元首的互訪和中法兩國世代交匯而產生的相知、相悅。

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聯合國等眾多國家的支持,中歐班列已開通多條通往法國的線路,來自遼闊中國、一箱箱滿載貨物的列車疾馳在新時代的絲綢之路上,人類繁榮,共贏的和平腳步由此踏出,跨疆越界,為世間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輸送福祉和歡樂。

53年前,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共同建立起的中法外交關係,已傳承至新的時代。隨行出訪的數十家大型企業商界領袖,政壇名宿、「中國通」前總理拉法蘭和憲法委員會主席法比尤斯,將打出「以文促經」、「以政促經」的文化牌,在新時代的起點上,與中國攜手助力中歐經貿投資關係穩健發展。

當年,古絲路上,腳夫販卒騎馬趕駱駝,穿梭於這條橫貫亞歐非的黃金通道;今天,西安,以漢唐長安的宏大氣魄,迎接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及其精英團隊的到訪,承古開今,開放包容,不同群落在秦磚漢瓦和大唐飛歌中巡遊、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