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心血管疾病牢記四個「最」

12月14日上午,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在臺灣仙逝,享年90歲。據台媒報導,最近臺灣氣溫驟降,原先只以為是天氣多變、氣溫偏低,余光中到醫院檢查後決定住院靜養,在詢問病史中,其家屬表示余光中在家出現嗜睡、說話不清等狀況,加上老人有些慢性疾病,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詳細健康檢查,診斷為急性腦中風,但不料病情逐漸惡化,併發肺部感染,一天之後就過世了。

「太遺憾﹗如果余先生的病情及早發現,或許他還能繼續寫詩。」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肖長江說。為此,醫生分享一套防治疾病的「最」字訣,希望能幫助老人度過冬季這一個「坎」。

最危險的時間:早晨和夜間

衛生部首席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教授洪昭光說,心梗心臟驟停發病總的規律是一年中冬季(12月—次年2月)發病率最高;一周中,周日、週一發病率最高;一天中,早晨發病率最高。

「大多數心血管的意外事件都發生6-9點在這個時段,因為這個時段是很多人的一個血壓‘晨峰’。」肖長江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醫師駱錦標指出,缺血性腦卒中導致的急性腦梗塞多在凌晨睡夢中發病,因此要特別關注早上起床的狀態,若手腳不能動或暈倒了,就要警偈;出血性腦卒中常常在活動狀態或情緒波動時發病,一出現症狀就比較重,多表現為打牌、運動、激動後突然昏暈,此時要小心,還要關注血壓。

最致命的動作:用力排便、驟然起身、提重物

洪昭光指出,心腦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大多數中老年人都有動脈粥樣硬化,但有些人發病有些人不發病,這其中的關鍵就是觸發因素,也就是誘因。

「據說余光中先生最初是摔了一跤,是顱內出血誘發後面的一系列問題。冬季人們穿得多,行動沒有以前靈活,易摔倒,尤其是老人,值得警惕。」肖長江說,提重物,特別是提重物爬樓梯,或者從高處取重物,用力屏氣排便,都是誘發心梗的危險動作。此外,寒冷天氣裏,跑步追趕公車也是冠心病患者突發心絞痛的常見誘因。

最隱秘的症狀:嗜睡、腹痛

突發心腦血管事件,就是劇烈的頭痛.或持續的胸悶胸痛?專家指出,多數急性心梗和腦梗的患者,在發病以前的一周或兩周有前驅症狀,只是有些症狀很隱蔽。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田新華說,為人們所熟知的腦血管病常見症狀,包括一側腋體麻(木域伴有肢體無力、言語笨拙。但是,還有許多症狀,普通老百姓還認識不到,這些症狀包括•:突然一眼或雙眼短暫發黑或視物模糊;突然看東西雙影或伴有眩暈;突然眼前一半視野看不見或視物變形、視物變色;突然眩暈,或伴有噁心嘔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突然不會讀報紙、讀書、寫字;突然記憶喪失,不認路,找不到家,因此而丟失;突然糊塗反應差、胡言亂語;突然聽不懂他人講的話(所答非所問)或能聽但不能表達語言(心裏明白講不出);沒有可預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時神志不清;突然頭昏、眩暈,站立不穩,吞咽困難;一側頭面部和對側上下肢無力或者麻木;或者只是單純的嗜睡。據有關資料統計表明,一半以上患者在中風前有嗜睡症狀,這是出現最早的中風前兆。田新華提醒,出現上述中風先兆應立即撥打120送醫,警惕腦血管意外。

最重要的提醒:掌握一個「慢」字

專家提醒大家,天氣寒冷的特殊時段,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要做好以下幾點:

規範服藥穩住血壓平穩血壓,定期監測,規範服藥。如果發生血壓急劇升高、及時就醫。

起床記住3個半分鐘臨床發現,半數以上患者是在冬季降溫過程中引發中風的,而酣睡一夜醒來後,特別是剛睡醒的一刹那,猛然起床最易誘發腦中風,有人將具稱為「魔鬼時間」。建議醒過來不一骨碌爬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起來後又坐半分鐘:兩條腿垂在床沿上又等半分鐘。待「醒透」後再緩慢起床。

溫馨提醒:心梗腦梗救治都強調分秒必爭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丁亞輝說,一旦發生心肌梗死,患者及家人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並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臟獲血液供應,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腦缺血和腦出血雖然都是腦卒中,但需要做腦部CT才能確診。」專家說,腦出血和腦缺血一個是血管破裂出血,一個是血管堵了,兩者救治方向不同。急性腦梗塞的靜脈溶栓的最佳治療時間為發病後4.5小時內;能在發病6小時內及時診治,一半病人可恢復複。當病人出現腦梗塞症狀時,應及時撥打120,送去有溶栓條件的醫院。而對於腦出血,現在也有一些微創手術適合年紀大不適宜開顱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