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以多方式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新華社南京4月4日電】中國人往往把清明節作為一個向逝者寄託哀思的重要日子。4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場通過網絡發起的不同尋常的悼念活動令人關注。

活動以「紫色追憶和平之聲」為主題,在短時間內召集了上百名志願者。他們在紀念館集會廣場、遇難者名單墻、和平廣場、銅版路,以器樂演奏、合唱、朗誦等多樣形式,表達對死難者的緬懷之情。

活動開頭是一段小號獨奏,演奏者是南京藝術學院的學生徐偉寧。當《思念曲》的旋律越來越清晰,參觀者循聲而去漸漸在他的身旁聚攏起來。「這段中國原創樂曲,是為2008年汶川地震所作,其中飽含著對逝去生命的哀思。」徐偉寧說。

發生在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超過30萬,迄今在世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每年清明節前後,倖存者與遺屬們都會趕到紀念館祭拜。

在刻有1萬多個姓名的遇難者名單墻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常志強等陸續獻花、敬香、寄託哀思;在刻有200多位倖存者腳印的銅版路上,已故倖存者倪翠萍的女兒陳金鳳,正用一塊乾淨的棉布反復擦拭母親的銅像,口中反復地念著:「媽媽,我每年清明節都來看看你啊。」

「我們用蠶豆做早飯,我們用蠶豆做午飯,我們用蠶豆做晚飯。」一群手持黃色或白色菊花的學生們,在遇難者名單墻前吟唱著《蠶豆歌》。朗朗上口的歌詞與旋律,引得人群中不少人加入合唱行列。

報名參加此次活動的有南京市芳草園小學和南京市一中的合唱團。帶隊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剛聽到這首歌時,人們很難會把這首歌與南京大屠殺聯繫在一起。2015年,這首原來記載在《拉貝日記》中的歌曲被譯成了中文,才開始被傳唱。為了今天的活動,孩子們練了很久。」

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清明祭是非常嚴肅和莊重的事,之所以採用多樣形式,是想通過藝術將眼下陽光燦爛的和平與81年前那段黑暗的歷史關聯到一起,提醒人們不要忘記。

「生長在和平時代的年輕人,如何去緬懷生命,傳遞和平之聲?用藝術把一切融入家國記憶,不失為告慰死難同胞的一種方式。」徐偉寧說。

此外,南京還有來自社會各界許多不同職業的人們,通過網絡報名的方式,加入到「祭憶英烈尋訪南京保衛戰碉堡群」的清明徒步活動中。5日,經過隨機抽取的100多名志願者將從紫金山出發徒步行走7公里,途經多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獻花並播撒「和平之花」紫金草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