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頻率公式」靠譜嗎?

受人熱捧的「性愛頻率公式」

這位讀者提到的,正是最近在網上、手機的上盛傳的「性愛頻率公式」。這個「性愛頻率公式」被大量傳播、轉發,引起了很多人的困惑。

據其介紹,性愛頻率=年齡的首位數(十位數)×9。性愛頻率公式所得乘積的十位數為一個性愛週期所持續的天數,而個位數則為該性愛週期內應有的性愛頻率。例如,年齡為20~29歲,則2×9=18,表明10(天)為性愛週期,8(天)為本週期內的性愛頻率,就是10天內可有性愛8次。以此類推,30~30歲,3×9=27,20天內可有7次性愛;40~49歲,4×9=36,30天內可6次性愛;50~59歲,5×9=45,40天內可5次性愛;60~69歲,6×9=54,50天內可4次性愛;70~79歲,7×9=63,60天內可3次性愛;80~89歲,8×9=72,70天內可2次性愛。

「性愛頻率公式」古已有之

美國雜誌介紹的這個「性愛頻率公式」在網路上很流行,算是性生活頻率指導方面的一個「現代版本」。其實,在我國醫藥名著《千金方》內,古代名醫遜思邈就介紹過一個性愛頻率的版本:二十歲盛者,一日再施(二次),虛者一日一施;三十歲盛者,二日一施,虛者三日一施;四十歲盛者,三日一施,虛者四日一施;五十歲盛者五日一施,虛者十日一施;六十歲盛者十日一施,虛者二十日一施;七十歲盛者二十日一施,虛者不施。再如,近代著名性學家、美國人金賽也推薦一個性愛頻率模式:20歲左右平均每週7~10次,40歲左右平均每週1.4次,60歲左右平均每週0.5次。

顯然,諸多的版本或「公式」中,性愛頻率的指標並不相同。要說哪個靠譜,哪個不靠譜,也很難下結論。因為每對夫婦除了年齡因素外,性生理功能也各有差異,要受到體質、體力、性格、感情、職業、環境、疾病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也許這個公式對一部分人群在某一段時間是適合的,但對另一部分人群在另一段時間就不符合。可見,用一個公式去「規定」性生活頻率是不科學的。更不能以此作為性能力強弱的評判標準,否則容易走入誤區。事實上,這類公式最多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性生活過度的6個信號

把握性生活頻率的關鍵,在於能及時覺察性生活過度的信號:①面容憔悴、形體消瘦,這是體力消耗引起體內能量水準下降的結果。②精神倦怠、萎靡不振、這顯然是神經系統功能受到干擾的表現,或者是大腦皮層疲乏產生的抑制現象。③頭重腳輕、肌肉酸痛,這是能量消耗,肌肉力量變弱的緣故。④頭昏目眩、周身無力,要考慮體力下降帶來的體質虛弱。⑤氣短心跳、虛汗淋漓,提示中樞神經功能紊亂,造成支配內臟等或支配汗腺等的有關神經受累,並出現功能上的不穩定。⑥胃口下降、失眠多夢,往往是疲勞過度、神經功能失調造成的。凡是出現上述信號中的一個或幾個,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時,就應考慮房事過度,並及時調整性生活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