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匠心與雄心——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與建築

六十年前的5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凝聚著革命先烈血與魂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六十年一甲子,在萬眾敬仰、歲月變遷中,人民英雄紀念碑走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歷史輪回。這座記錄著近現代中華民族榮與辱的豐碑,其建設過程蘊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何坐南朝北

在天安門廣場中軸線上,自天安門城牆向南四百多米,聶立著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與北面的天安門、西面的人民大會堂、東面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南面的毛主席紀念堂一起,共同組成了代表國家形象的標誌性建築群。

(一)棄扁就方,外形設計打破傳統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基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碑高37.94米,由17000塊堅固美觀的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裝著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面鑲刻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

關於碑身形狀,1953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從240多件設計方案中精選出矮而分散的典型設計、高而分散的典型設計、做成三座門的設計、矩形主柱式碑形等8種碑形設計方案。這些方案大體可以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建築型設計方案,另一類是雕塑型設計方案。經多次座談討論,最後確定以突出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為主題的四方體建設方案。

中國古代石碑起源於墓葬之用,多為扁平形態「矮小鬱沉,缺乏英雄氣概」。石碑以南北為主立面,分為碑陽、碑陰,形狀是四方體的較為少見。建築學家梁思成在20壯紀50年代曾提出過一條著名的「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建築設計評價標準,他認為建築民族化不能等同於簡單復古,而是要推陳出新。人民英雄紀念碑四方體的碑形設計,正是他首先強調的「中而新」觀點的集中體現。天安門廣場南北長、東西短,人民英雄紀念碑如果只有南、北兩面而東、西過扁,必然會影響氣勢,也不利於東、西方向的群眾觀瞻。因此,在保持中軸線上南、北立面重要性的同時,有必要加寬紀念碑的東、西立面,從而為紀念碑四面的浮雕創作奠定建築基礎。

(二)適度南移,建造位置與奠基位置並非一處

在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上,周恩來提議,把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獲得代表們一致贊同。在全國政協關於興建紀念碑的決定中,確切記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具體位置:確定紀念碑建在廣場的北半部五星紅旗旗座之南,天安門與原中華門門洞的中軸線上,並與天安門和正陽門的距離大致相當。後來有人認為當時奠基比較匆忙,並未顧及整個天安門廣場的建築空間佈局,奠基位置距離天安門和國旗旗杆過近,空間上略顯局促。1952年7月28日,針對設計建造上的爭論,中央又作出決定:紀念碑位置不變,仍用原奠基基址。

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認為,實際上,紀念碑的奠基位置與建成位置並不在同一個地點,奠基時所選地點是象徵性的,施工時又沿中軸線向南移動了一段距離。梁思成曾就此事向時任北京市市長、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主任彭真作彙報,問「要不要向主席請示往南挪」,彭真當時回復說,主席比較忙,可視具體情況挪動。後來,經慎重研究,最終由北京市規劃局敲定,把位置定在絨線胡同東部路口。吳良鏞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對當時臨機處置把紀念碑位置向南移動的細節十分清楚,他回憶說:「由於紀念碑的奠基位置比較靠近天安門,在紀念碑施工前,梁思成先生決定向南移動一些距離。但此事沒有在正式的會議上提出。」

(三)坐南朝北,朝向調整扭轉乾坤

人民英雄紀念碑主面朝北,背面朝南,和傳統石碑朝向正好相反。根據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資料記載,從1953年11月至1954年8月,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施工期間,仍在廣泛徵詢社會各界意見。此時,設計方案仍將南立面圖示為正立面,將北立面圖標為背立面。1953年9月至10月間,有代表提出:「碑的正面一定朝南,但北面亦可做正面,毛主席的題字,南北都有,政協通過的碑文刻在東西兩側,否則毛主席在天安門檢閱,看到碑的背陰,不太好。」將毛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放在北面,將北面也作為主面,這條建議提的最早。

紀念碑朝向調整,最直接的原因是紀念碑位置的南移。從規劃角度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直接決定了天安門廣場的大小與容量。自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起,群眾形成了在廣場中心站隊的傳統。為盡可能多地容納群眾,將紀念碑的位置相對南移並將朝向翻轉過來,是一個頗具前瞻性的決策。紀念碑朝向改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中軸線的衰落與長安街的東西貫通。在古代,國外來使與地方到京官員,都是從永定門開始,由南向北,經正陽門、中華門到達天安門。自1911年辛亥革命起,天安門前的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即任由百姓出人,整個長安街東西大街貫通為一體。新中國成立後,關閉了正陽門箭樓和前門,原有的南北交通軸線實際上已經被切斷,而長安街等東西方向的大街則成為主幹道。

有學者說,人民英雄紀念碑建在中軸線上並且正面朝北,正是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扭轉乾坤、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典型體現。這種朝向,對於天安門廣場後來的擴建,特別是對確定毛主席紀念堂的朝向問題,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巨大的碑心石如何被運至北京

1953年,工人們搭建移動鐵軌,將石料從浮山採石場搬運至青島火車站。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最主要的一塊大石料。按設計要求,紀念碑碑心石長應為14.4米,上部寬2.48米,下部寬2.72米,厚度0.6米。如此厚度,平放搬運,石料極有可能折斷。根據計算,為安全起見,荒料厚度需達3米才行,這樣,荒料重量就將達到300多噸。如此巨大的一整塊石材,工人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進行開採、運輸、吊裝和加工的呢?

(一)用八個千斤頂開出重達300多噸的優質荒料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對碑心石材料的選擇,非常嚴謹慎重。據吳良鏞回憶,當時從全國各地採來的碑心石樣,都被送到隸屬於清華大學的材料實驗室進行檢測,從品質、密度、耐酸、耐腐蝕性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比較衡量。最後,采自青島浮山的花崗石石樣因色澤、質地出眾而入選。

1953年4月,數百名工匠在青島市郊浮山採石場開始了開採工作。一開始,當地老石匠主張選擇一塊平整岩體,在四周鑿上炮眼,然後埋上炸藥打「悶炮」。但經數次嘗試,效果都不理想。於是,工人們改換思路,在石料四周挖了個四米深的溝槽,再沿溝槽鑿上幾十個對稱的楔子眼兒。然後,再在石料的兩個長邊對稱鑿出八個窩龕,在每個窩龕裏放上起重量為200噸的千斤頂。採掘時,由石匠手持大錘將鐵楔子插人到楔子眼兒裏,四面同時發力捶打,八個千斤頂一起壓足力量……經3個月的開採,石料按預定方案成功從岩體分離。這塊石料,長15.3米,寬3.55米,厚2.1米,重達300多噸。專家查看後認為,開出的荒料很好,符合紀念碑的建造要求。

(二)三次「瘦身」後石料安全運至北京

浮山採石場距青島火車站約30公里路程,大部為丘陵地形,中間要經過四個村莊、一個山嶺和十幾處橋樑。工人們最初打算修一條臨時重軌鐵路,直達石料開採處,但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修這樣一條鐵路並不容易。

為方便轉運,施工人員就地對荒料進行了第一次加工:將其上面做平,減輕重量,並對石料進行清洗,確保石頭上沒有縫隙。加工後,石料重量減為280噸。他們在巨石下面鋪上枕木和鐵軌,並用六組大滑輪將石料從開採地點緩緩下放到半山腰。在半山腰較為寬闊的平地上,工人們對大石料進行了第二次加工。加工後,石料長14.7米,寬2.92米,中間厚1.0米,兩邊厚0.8米,重量為103噸。兩邊略薄,中間略厚,這樣碑心石的大致模樣就出來了。接著,他們用千斤頂將石料放置在一個6噸重的卷揚機鋼骨架上,沿搬運路線鋪設一個移動「鐵軌」,以松木作枕木,上面再滿滿地鋪上一層鋼管,再在鋼管上墊上四根大方木,方木上再鋪一層鋼板和一層木板,用推土機在鐵軌前牽引滑輪組鋼索前進。每前進一段距離,再把後面的枕木移到最前面。就這樣3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34天。經過兩次「瘦身」和一路折騰,這塊大石料終於被運到了青島火車站。

到達青島火車站後,又遇到了新難題:負責運送石料的火車車皮,額定載品質為90噸,按照可超載10%計算,其最大允許裝載品質為99噸。重達102噸的大石料,該如何裝載運輸?經多方商量,決定在火車站就地對石料再進行一次加工,以減輕重量。第三次加工後,石料的中間厚度改為87釐米,兩端厚度改為79釐米,重量減到94噸。這樣,這個龐然大物才被裝上火車。為防止運輸途中折斷,火車只能以直線20公里/小時、彎道及進站1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1953年10月16日,石料安全運抵北京。

(三)解決吊裝、刻字難題

石料就位後,需要將其側立進行加工。工人首先用厚木料包住石料,用鐵夾箍緊,然後再按預定厚度0.6米進行加工,將其減重到60噸。但依當時條件,把60噸的石頭安全吊起20多米高並順利安裝到碑身上,也絕非一件易事。工人們用相同的石料造了一個小型的碑心石和小型的碑體。經多次模擬實驗,最終制定了安裝方案:利用滑輪原理,將紀念碑內部的混凝土方筒直接作為起重支柱,使用捲揚機進行吊裝。碑身兩旁各立一個高吊杆,以調整石料的擺動及平正。6個小時後,碑心石吊裝就位。

紀念碑其他部分的選材也頗具匠心。浮雕石採自北京房山的漢白玉礦,月臺面用山東泰山的灰綠花崗石,散水系周口店花崗石,甬道為昌平微黃花崗石,各種石料質地色澤既統一又有細緻變化。石料的加工也十分精細,邊線、弧面、花紋、卷邊等都經嚴格檢查,工藝嚴謹精緻。因為碑面為弧形,碑身下寬上窄,所以碑身各層、各段的砌塊都不一樣,花崗石小的幾百公斤,大的八九噸,安裝時需「對號入座」。

碑上刻字、鑲金是在碑心石安裝好後進行的。當初,毛主席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寫在了信紙上,每個字只有兩寸左右大小。把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需要放大20倍,光一個「永」字就需要有兩米多高。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總參測繪局的同志用幻燈投影機完成了放大題詞的任務。把字往花崗石上刻時,又遇到了問題:石頭硬且脆,一刻就崩。有書法家建議用膠皮蓋住碑體,將鏨刻部位的膠皮挖掉,形成陰文軟廊,然後再用高壓噴槍噴射礦砂「打」字,再以「字」為胎,採用鎏金工藝做成金字鑲嵌進去,再用放大鏡檢查有無砂眼,最後用瑪瑙打磨,確定沒有瑕疵。

經過艱苦努力,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建成了。這座凝聚著廣大工人群眾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紀念碑,成為天安門廣場上的標志性建築。

三、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為何用了九年

人民英雄紀念碑從1949年奠基到1958年建成,整個籌備設計建造過程歷時九年,方畢其功,其中緣由值得探究。

(一)全國選調,設立機構,籌備工作歷時三年

紀念碑的興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籌備設計階段,從1949年9月奠基至1952年5月,歷時近三年;第二個階段為施工建造階段,從1952年5月至1958年4月,歷時近六年。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全國17個單位派出代表。時任北京市市長彭真擔任主任,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擔任副主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負責紀念碑的建築設計、浮雕創作以及工程施工,具體行政事務由北京市政府秘書長薛子正負責。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下設四個專門委員會,分別是施工委員會、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結構設計專門委員會和雕畫史料編審委員會。在以後的工作中,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雕畫史料編審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和浮雕題材進行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充分醞釀,發揚民主,碑頂設計耗時兩年

人民英雄紀念碑從構想到設計施工,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中央美術學院滑田友教授在一封給北京市建設局的信中,提出了紀念碑設計的四個原則:一要人民一望就懂;二要適合場所;三要具有共通性;四要人民在集會時可以看見。關於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共徵集到240多件設計方案和修改方案。經反復研究,委員會選出了「高聳的炬形立柱」等三個方案,做成了1:5的大模型,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奠基處陳列,廣泛徵求意見。在有關虎門銷煙、金田起義等兩幅作品的浮雕設計中,原有林則徐與洪秀全的形象。毛澤東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不應突出個人。在後來的設計中,這些構思得到了修改。

碑頂設計最為困難,也是爭論最多的部分。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拍板決定,碑頂暫作保留,碑身以下全部確定方案,開始基礎設計和施工。1952年至1954年,建築師和雕刻家就碑頂形式展開爭論,紀念碑施工進展緩慢。建築師多主張用建築頂,反對者認為,「大屋頂」的形象太過古老;雕刻家主張用群像頂,反對者認為,在近40米高空無論遠近都看不清楚雕像。1954年11月6日,梁思成出席了由彭真主持的北京市政府會議,彭真明確指示碑頂採用「建築頂」。這種設計保證了紀念碑造型的雄偉簡潔、莊嚴質樸,有別於西方紀念碑和中國傳統石碑的碑頂造型,具有東方美學的意蘊。

(三)練兵兩年,雕刻三年,五年之功匠心獨運

考慮到銅鑄後期可能發黑,影響下部石塊,所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採用的是石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分,鑲嵌有十塊漢白玉浮雕,上面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工匠們先進行泥塑,滿意後再把泥塑形象雕刻在石料上。1952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開始在全國招募雕刻工匠。這些技術精湛的雕刻工匠經單位推薦和嚴格考核後,才能參與到紀念碑的雕刻工作之中。由於雕刻要求較高,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從1953年到1955年,用了大約兩年時間來培訓雕刻工匠。1955年後,雕刻組的100多名成員才正式開始進行雕刻。據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回憶,紀念碑浮雕的雕刻工作在工程過半時曾停工三天,專門組織數萬人提意見。雕刻工作持續了近3年時間,直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加上前面用於培訓的兩年時間,雕刻工作總共歷時五年。

另外,如上文所述,人民英雄紀念碑石料的采、運、裝、雕,每一步都困難重重。僅碑心石采運一項就耗時七個半月,前後共有七千餘名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沿途還有不少公安幹警和民兵護送。

1958年,耗時九個年頭,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正式落成。儘管機構籌建、方案設計、石料採運、施工雕刻等工作並不是完全按時間先後順序依次進行的,不可以用簡單疊加的辦法來計算耗時總長,但考慮到當時從中央到北京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充分發揚民主、穩妥慎重施工,及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設計施工經驗不足等原因,耗時九年也在情理之中。

四、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始于開國大典前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由國家興建的大型紀念碑,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大型紀念工程之一。除本身所體現出來的革命性外,還具有廣泛的人民性、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代表了新中國紀念性建築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準。

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最後一天,會議進行了兩項選舉:一是選舉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二是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同時,會議通過了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下午6吋,由毛澤東率領全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奠基典禮。周恩來在紀念碑奠基典禮上致辭。致辭後,全體脫帽默哀,隨後毛澤東宣讀了紀念碑碑文。

國家尚未正式建立,國家領導人選舉尚在計票之中,共和國的第一代領導人首先想到的,是要為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建造一座紀念碑,並f1949年9月30日開國的前一天舉行奠基典禮,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完成烈士未竟事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浮雕創作與工程施工,突出體現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字碑文的思想。其建設大量使用了漢白玉,喻示著先烈們純潔堅定的革命信念。其浮雕創作不僅是20世紀中國近現代藝術作品中極具歷史性和藝術性的代表作,而且使新中國成立後的雕塑藝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吳良鏞先生曾這樣評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重要性自不待說,單就其設計成就與所達到的境地來說,作為新中國的象征當之無愧,是中國人民引以為自豪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有著重大的象徵意義。近代以來,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英雄獻出了生命,無數先烈連名字都無從查找,但其功勳將永遠彪炳史冊,其精神永垂不朽。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重溫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背後的故事,不僅是為了研究其獨特高超的建築藝術,更是為了通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研究與宣傳,表達對那些為國捐軀的人民英雄們的景仰。

(聞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