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的海峽割不斷光與影的骨肉親情

兩岸文化,一脈相承。電影交流是有溫度的交流,這個溫暖就來自於人心和情感。在兩岸電影同仁的共同

努力下,兩岸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兩岸電影秉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脈絡,兼具思想性和人文性,以其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浪漫清新的風格受到觀眾的歡迎。現介紹幾部兩岸代表性影片供大家欣賞。

《搭錯車》——大陸引入的第一部臺灣影視作品

《搭錯車》,是大陸引入的第一部臺灣影視作品,同後繼的《魯冰花》等片在大陸觀眾心中留下了臺灣影片悲情而溫暖的印象。這部電影的主題歌則似乎比電影本身更有名,參與專輯製作的李壽全、羅大佑、陳志遠、梁泓志等,無一不是臺灣樂壇舉足輕重的音樂大師,那首《酒幹倘賣無》無疑是最震憾的,一度傳遍大街小巷。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會唱,只是不曉得有幾人知曉歌詞背後那段淒慘的故事,還有那無聲卻又沉重無比的父愛。

50年代的臺灣有兩種弱勢群體,其一是少數民族,其二就是那些退伍老兵,前者至少還能守著自己的土地與信仰,後者就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幻滅、凋零。《孽子》裏的青爸家徒四壁,只能寄希望於兒子身上,《老莫的第二個春天》裏的老常縱容嬌妻,到頭被炸瞎了雙眼;《搭錯車》裏的啞叔無法言語,每天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收集那些飲光的酒瓶,百無聊賴的時候就敲敲打打,那旋律是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

影片中,歌曲《一樣的月光》顯露出了恢弘與大氣,蘇芮唱得十分憤懣,並且透出了恒久的無奈。阿明出殯的葬禮上,靈車與阿美的轎車擦身而過,一個回頭竟然都已經那麼艱難了,偶爾想通了要返身的時候,原來的住房區已經只剩下黃土與瓦礫,那是經過洗劫後的記憶,也是對情感摧毀後的空白,這種疏離一直持續到影片的末尾——死亡。編導用蒙太奇手法把阿美的演唱會與啞叔的病亡剪接在一起,更平添了催人淚下的力並叩問人們的心,「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是什麼……」,阿美走向了被人操控的生活,她亦是「搭錯車」的一代。

《海峽兩岸》——台當局「解嚴」後首部反映兩岸親情的電影

1987年,臺灣面臨「解嚴」,高懸在臺灣人民頭上數十年之久的「戒嚴令」終於被取消,即時返鄉探親,已經成為人們為之關心的大問題,影片也正是藉於此展開故事,以兩岸親情作為主題。

這部影片講述了原籍河南開封的孫志浩的故事。他在內戰期間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於1949年隨國民黨軍到臺灣,在家鄉留下比他大6歲的妻子梅姐,以及5歲的女兒桂花。10餘年後孫志浩娶了臺灣籍妻子淑瑛,生下兒子台生。

1987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後,孫志浩要返故里探望闊別40年的梅姐及女兒。孫志浩的探親之行,被淑瑛認為是對他們30年同甘共苦的夫妻之憒的威脅,她唯恐志浩見到梅姐、桂花後,拋棄她們母子。經孫志浩和台生的勸慰,她才同意全家赴港,與自大陸去港的梅姐、桂花及桂花的女兒曉紅見面。會面之際,孫志浩與梅姐由於40年的別離,生活習慣不同,產生了一種陌生感。淑瑛與桂花都在觀察孫志浩的言談與舉動,而台生與曉紅這對年輕人溝通最快。雖是異舅與外甥女的關係,卻像一對兄妹,他們交談現在,嚮往未來,親密無間。孫志浩自覺對兩邊都有虧欠,對桂花的物質索取儘量滿足。梅姐豁達、睿智,撫慰了孫志浩心中的傷痕。在羅湖車站,闊別40年的夫妻又依依惜別。孫志浩、梅姐回憶起大媳婦、小丈夫的親惜,有幾多甜蜜,有幾多蒼涼。

這部影片難得表現海峽兩岸血濃於水、悲慟於中華民族同胞分離的臺灣電影故事。那個年代臺灣電影人能有這種反思和呐喊,相當難得。臺灣著名影人虞戡平一直致力於兩岸文化的研究和推動,影片拍得非常寫實,打動人心。本片於1988年獲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雞排英雄》——ECFA簽署後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臺灣電影

《雞排英雄》是一部由葉天倫執導,藍正龍、豬哥亮、柯佳嬿等主演的喜劇電影。以臺灣美食、夜市文化為背景的暑期檔喜劇電影,於2011年7月12日在大陸上映。

影片講述了布袋戲臺客、文藝女記者、雞排大姐大、單親牛排辣媽,一群赤手空拳的平民英雄將在片中展開一場捍衛土地的夢想之戰的故事。

該片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簽署後第一部在大陸上映的臺灣電影。導演葉天倫表示:「能夠把臺灣人的歡笑感動、臺灣的夜市美食介紹給大陸觀眾,促進兩岸民間的文化交流,在大陸上映後掀起一波『雞排效應』」。

《雞排英雄》在臺灣取得了1.4億元新臺幣的票房成績,是繼《海角七號》《艋舺》後,第三部票房破億元新臺幣的臺灣本土電影。作為導演葉天倫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他沒有去拍攝金融才俊或江湖恩怨等關注度更高的題材,偏偏選了夜市和一幫小攤販這種少人問津的故事。葉天倫介紹:「這部戲前後有過一些變動,但我的初衷沒變,想講的就造夜市裏辛苦的人、樂觀的人怎麼面對生命。夜市就像是臺灣的縮影,『一樣米養百樣人』,什麼人都在努力生活,這也是我心中的理想世界。」讓觀眾笑,亦是葉天倫拍攝這部電影的心願,「希望提供一個機會給觀眾,在戲院裏開心地看完一部貼近生活的電影,之後也許會有一點感動、一些思考,可以回家打電話說:『我看了一部電影好好看,你趕快去看!』可以攜家帶眷,從0到99歲都可以看得懂﹗」

《血戰台兒莊》——拉開兩岸公開互動序幕的影片

山東台兒莊,這個彈丸之地因為經歷了一場驚人血戰,聞名世界。1986年一部名叫《血戰台兒莊》的影片再次使台兒莊引起世界矚目。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電影《血戰台兒莊》的上映,竟然對改變海峽兩岸同胞的交往和溝通起了意料不到的促進作用。

這部具有恢弘史詩般氣勢的大片,不僅獲得了「金雞獎」的數項獎,還獲得了一個由中國政府授予的特別獎——「抗戰獎」,並被評為新中國『『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之一。

據電影《血戰台兒莊》當年拍攝的具體組織者.著名電影編導、紀實文學作家陳敦德介紹,早在1965年李宗仁從海外歸來時,周恩來總理不僅親自到機場迎接,而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

在這次歡迎李宗仁歸國的宴會上,有一桌嘉賓是周總理請來的新中國電影界人士。宴會時,周總理特地給電影界的同志敬酒,並對著名導演、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成蔭說:「成蔭同志,你拍過《西安事變》,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揮國民黨雜牌軍在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李先生歸根。」

1986年4月,《血戰台兒莊》在香港舉行了首映式。「臺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在看完影片後,當晚就給蔣經國打電話說:「我剛才看了大陸在香港上映的一部抗戰影片,講的是『國軍』抗戰打勝仗的,名叫《血戰台兒莊》,裏面出現了『先總統』(指蔣介石)的形象,跟他們以前的影片風格不同,這次形象是正面的。」

在電影《血戰台兒莊》中,蔣介石的這個正面形象是主要的是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炳章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蔣介石親自主持了追悼會,這時候天空中有日本侵略者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面對危險,蔣介石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

陳敦德介紹,這場戲是根據歷史檔案拍攝的。而這個經典的鏡頭畫面,與大陸此前反映國民黨、蔣介石的影片確實有著顯著的不同。

一年後的1987年,著名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程思遠在家中告訴陳敦德,臺灣方面回饋說,收到《血戰台兒莊》拷貝後,宋美齡和蔣經國都很快地觀看了影片,並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

看完後,蔣經國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對臺灣)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不久後,蔣經國終於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7年後,終於把苦苦的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血戰台兒莊》上映後,深受海內外華人的普遍讚譽。白崇禧將軍的兒子、著名作家白先勇於1995年7月在臺北《中央日報》發表長文論述抗日戰爭和徐州大會戰,文中也專門談到「《血戰台兒莊》影片肯定國(民黨)軍將領貢獻」。

白先勇在文章中說:「抗日戰爭8年,是全中國軍民,犧牲慘重,抵禦外侮,保衛國家的一場民族聖戰,這一段20世紀的中國痛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應銘記於心,汲取教訓。而台兒莊之役,又是8年抗戰中最具關鍵性的一場罕有勝利,理應大書特書,載入史冊。1986年廣西電影廠攝製《血戰台兒莊》巨型戰爭影片,相當符合史實,對李宗仁、父親以及其他國(民黨)軍將領抗日的貢獻,都持肯定態度。此片在大陸上映,造成巨大讀撼,那是自1949年以來,大陸人民頭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了國(民黨)軍抗日的正面形象,以及國(民黨)軍將士英勇犧牲的形象。」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並最終實現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而30多年前,故事片《血戰台兒莊》為打破因歷史和政治緣故所導致兩岸同胞「老死不相往來」的堅冰,起了意料不到的促進作用,也為海內外所有的中國人找到一個共同的語言——「愛國」。因為兩岸只有一個家,她的名字叫「中國」。

(牟欣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