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將新城填海E二區改為厭惡設施區

繼石排灣公屋群七千多名居民連署,表達反對在路環蓮花海濱大馬路及西堤馬路兩幅土地興建臨時危險品儲存倉的規劃,希望另覓新址興建政之後,青洲坊會和青洲居民昨日也舉行座談會,指出青洲臨時燃料中途倉是一個炸彈,嚴重影響周邊居民安全。居民們還指出,居住在青洲區的居民愈來愈多,因而擔心一旦類似十五年前的青洲非法危險品儲存場地火警事件再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搬遷青洲臨時燃料中途倉,並促請政府有完善的規劃建設危險品儲存倉。青洲坊會理事長張捷促請政府履行承諾,搬遷臨時燃料中途倉,並需要加強做好搬遷前的安全措施。他亦希望當局交代計劃建設危險品儲存倉的詳細情況。

青洲坊眾有此訴求,合情合理。實際上,二零零三年發生的青洲非法危險品倉庫爆炸事件,其破壞力之大,危害性之強,直到如今仍然讓該處居民心有餘悸。當時山茶街完全陷於火海並波及在旁邊的地盤,而通往火場的街道太過狹窄以致消防車難以接近火場,不但是警方封鎖整個青洲山及其一帶街區,大批警員引導整個青洲山腳周圍的居民撤離,而且連在青洲河邊馬路以北、隔著鴨涌河的珠海拱北粵海國際花園,亦需要疏散近一千名居民,同時珠海消防邊防五支隊亦在場戒備。站在青洲居民的立場,他們認為在民居附近設中途倉對他們構成危險,要求把中途倉遷離青洲,有其道理。

但此後,街坊會在自己是特區政府「管治同盟」成員的政治背景之下,一直顧全大局,等待特區政府作出整體規劃,興建永久性的危險品倉庫後,將在青洲的危險品倉庫遷走。雖然對已經過去十五年還是「泥牛入海無消息」頗有怨言,但仍然在耐心等待。不過,在石排灣公屋群七千多名居民連署反對在其附近興建臨時危險品儲存倉的規劃之後,他們再也無法靜待下去,也要趁此情願潮流,表達自己的心聲。

這就顯示,在近年社會形勢發展迅速,社會結構也發生重大變化,居民的自主及維權意識也隨之開放增長,而且強調個體的利益及自己挑揀的權利,社會多元化導致訴求多樣化之下,無論是具有充分正當性的民意,還是在「有心人」煽動下的「民粹」,都使得市民們的「鄰避效應」獲得廣泛而深度傳播的空間,並以遊行請願等方式予以表達擴散。而青洲坊會昨日的這個座談會,算是「小兒科」矣。這也折射了作為特區政府「管治同盟」成員的街坊會,即使是對特區政府的施政失誤或「不作為」以至「亂作為」有多大意見,也在提出批評及訴求的同時,保持克制態度。

然而,正因為這個座談會與石排灣居民的連署不同,後者似乎是建制派「介入」的痕跡並不強烈,而青洲坊居民表達不滿則是由建制派組織--青洲坊會主導,這就凸顯了連作為特區政府「管治同盟」成員的某些建制派組織,雖然在大方向上與特區政府保持一致,但對特區政府具體施政領域的不足之處,仍然有較多的意見。在平時,還能以顧全大局的態度,將自己的不滿情緒「壓下來」,並通過各種諮詢組織等渠道向特區政府反映。倘得不到符合他們期待到回應,或是在耐心等待突破「臨界點」,並受到社會上的某些街頭行動的感染,可能也將會在表達方式上也發生「質變」的「突破」。屆時特區政府要補救,也就來不及了。

實際上,與火葬場及臨時危險品儲存倉尚是「在圖紙上」不同,青洲山腳實實在在地矗立著多家合法的煤油和石油氣等中途儲存倉庫,及可能會有的非法的危險品倉庫,各個倉庫內均儲存著石油氣等易燃品,還有絡繹不斷的多輛運油車和石油氣貨車進出,都對附近的美樂花園、瑞祥新邨、幸福花園、福德新邨、青翠花園等名句,構成重大的威脅。然而,即使多年來青洲居民多次遞信政府和舉行會議催促盡快搬走中途倉,但是政府至今未有任何遷出中途倉的方案出台。要知道,該處居民除了有部分是青洲坊會的會員之外,還有不少人並未參加青洲坊會,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反對派團體的成員。因此,已經沉寂一段時間的遷離危險品倉庫的訴求的星火,在最近的系列「鄰避效應」事件的感染之下,可能會被點燃起來。如果撲滅不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他的施政缺失都將會成為「阻燃劑」,在未來一年多的現屆政府「留守期」,麻煩更多。所有決策都像火葬場、臨時危險品儲存倉等那樣,一事無成。

誠然,澳門情況特殊,不象內地那樣,興建厭惡性設施可以跨域連動合作,而是受到兩種社會制度不同,及屬於兩個不同法域等現實情況的限制,而難以請求內地附近城市支援,其中因罹患惡性傳染病逝世的遺體受到國家《出入境屍體骸骨衛生檢疫管理辦法》的限制,被禁止入境到珠海火葬場火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即使是不帶「病菌」的固體廢料的合作處理方式,也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至於危險品中途倉的跨境合作,更因屬於國家法律限制的「易爆易燃品」,及短途運輸卻要辦理出入境手續等,而根本不具可操作性。

那就只能是借用反對派經常使用的一句口號,「澳門的事情自己救」。但澳門就是這麼大,危險品倉庫及厭惡性設施「搬得去邊」?長遠的,還是填海,以「第四空間」的思維,在屬於中央劃撥給澳門特區的八十五平方公里海域上,填海興建「孤島型」的危險品倉庫及厭惡性設施。但不要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連「第四空間」對本身,也有專家提出商榷。

另一個是利用路環的大山。如果保育人士不反對,中央的環保政策也允許的話,路環大山仍可找到人煙稀少的山地,或是在九澳一帶「落腳」。不過,可能與習近平主席關於「也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係,要保護中有開發,開發中有保護,就如路環列為生態保護區般。」的指示相抵觸。

再一個,是可以「即時止到咳」,而且還可以是「永遠免疫」的,那就是調整新城填海區規劃的用途,將原已規劃新建污水處理廠的「E二區」,專門闢為危險品倉庫及厭惡性設施的專門集中區、包括火葬場、易燃易爆物品儲藏及中途倉、廢車停泊、汽車維修、製藥和等行業的場所,都集中於此。實際上,「E二區」三面臨海,是個孤島,遠離民居,是個理想的地點。

既然在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期間,在市民對興建公屋頂強大呼聲下,行政長官崔世安都可以臨時公佈,修改新城填海區「A區」的規劃,改為主要興建公屋。那麼,為了解決澳門特區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為何不能修改「E二區」的規劃?何況, 即使是現成的「E二區」規劃,由於毗鄰澳門國際機場及氹仔客運碼頭,並受到民航高度限制,及面對飛航噪音等,周邊環境受制約,也不是民居,而是基礎設施樞紐拓展區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因此,這樣的調整,比「A區」調整為以公屋為主,更具容易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