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畢業生赴陸潮背後 經濟衰退,政策失當,人才外流

近10年來,伴隨大陸經濟持續發展,兩岸民間交流不斷深入,臺灣青年赴陸求學可望成為「新常態」。不論是就學階段或申請物件,展現極大改變。由於人數增加,臺灣學子從早期的赴陸考研,到今日的申請本碩博並存;申請學校方面,過去集中於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現今則遍佈985、211高校。

然而,上個月底,臺灣地區數間明星高中——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宜蘭高中等,因為替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寫推薦函,三校校長接連遭到臺灣地區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人員關切,被民眾質疑是「綠色恐怖」。

新黨主席郁慕明在臉書發文,認為這是當局繼「卡管」之後的綠色黑手。在國民黨執政期間,民進黨積極推動「黨政軍退出校園」,取得政權後,卻數次以行政手段干預教育自由。

「大陸敞開大門,歡迎臺灣人到大陸各機構學習或任職,人家都不怕我們滲透,反而是臺灣自己的政府要把人民鎖在島裏?」對於民進黨逐步中斷臺灣各界與大陸交流的「閉關」心態,讓郁慕明相當不以為然。

出境留學人數暴增,赴陸就學難度逐年提高

有辦法將學生鎖在臺灣嗎?據臺灣地區教育部統計,高中職畢業生赴海外就讀人數從2012年的858人,增至2016年的1478人,4年增加七成。留學地區雖以日本和歐美為主,但前往大陸和香港的學生不斷增加。

2017年,香港7所公立高校挖走臺灣200多名學測頂標生;而大陸年年加大招生力度,今年招生標準降至學測均標,預估成長至少一成。

2017至2018年,臺北建國中學的赴陸學生由20多人增至70多人,桃園武陵高中由不足10人增至57人,台中一中、女中由不足10人增至30多人。這僅是冰山一角。

根據國台辦相關部門的公佈,台生考取大陸高校的方法共有四種。一是參加大陸高考(港澳臺聯招),取得相應成績。二是參加臺灣地區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達到同等高校入學標準。三是雖未達到本科錄取條件,但經過一定階段培養後達到入學要求的台生,即依相關規定成為預科生,學習滿一年且通過校方審核後,轉為本科生。四是獲得大專以上學歷或在大陸以外的高校就讀本科專業的台生,向大陸高校申請插入就讀與原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本科課程,試讀一年期滿,通過校方審核後,可轉為本科生,並升一個年級就讀。

前兩種,是當前台生選擇赴陸求學的主要途徑。區別在於,從小在大陸地區接受教育的台商子女,自然傾向參加港澳臺聯招;而在臺灣接受12年教育的台生,則多數選擇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

在臺灣接受12年國民教育的龍碁,未選擇臺灣的學測。高三下學期,他漂洋過海,到廈門報了補習班,通過港澳臺聯招,進入華中科大就讀。他告訴《鳳凰週刊》,「我沒考過臺灣的學測,但港澳臺聯招和大陸高考相比,相對容易,題目偏向高校內容,比較靈活,卻簡單,也不死板。」

以臺灣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相對港澳臺聯招,壓力更大、更競爭。臺灣學測的滿分75,但更重要的含義是看其百分比。每年大約有0.1%的人達到滿分,而前12.5%的人屬於頂標,前25%的人屬於前標。由大陸一流高校的錄取成績來看,如同濟、復旦,基本屬於頂標內的考生。若想進北大、清華,最低錄取分數由去年的71、72增至今年的73分。

許多大陸民眾認為台生申請大陸一流高校「沒有難度」,這是一大誤解。不論港澳臺聯招或臺灣學測,要達到一流高校的要求,仍是相當不易。只是相對於大陸學子的高考,壓力確實較小。今年的錄取標準放寬,由前標降至均標(前50%的人),但隨著申請人數的逐年上漲,申請學校範圍的逐漸擴大,競爭卻是更加激烈,也意味著降目標行為沒有實質意義。

臺灣高校水準不進反退,民粹政治影響教育專業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簡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3條明文指示「臺灣地區、大陸地區及其他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經許可得為大陸地區之教育機構在臺灣地區辦理招生事宜或從事居間介紹之行為。其許可辦法由教育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其第82條規定,違反第23條規定從事招生或居間介紹行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並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面對民進黨當局以此條例進行的「關切」與「善意提醒」,被點名的校長們表示無法理解。

今年3月,宜蘭高中接到「教育部」的電話。面對詢問,宜蘭高中反問其用意,收到的回答僅是「純粹瞭解」。在此之前,宜蘭高中從未接過類似的關切電話。而今年,宜蘭高中申請赴陸的畢業生僅有一名。

為學生寫了70份推薦信的建國中學,則是接到兩通來自「中央」部會的電話,校長徐建國表達出「台生到大陸讀書已成風潮」的現象,而非「鼓勵學生前往大陸就學」的「違法行為」。

徐建國說,他寫的推薦信中,30多位要去香港、十多位要去美國,均比往年多。想前往大陸的也有70多人,是去年的3倍多。

在民進黨大本營台南的台南一中,校長張添唐也已為35名有意赴陸的學生寫推薦信,表示「今天學生要去英、法、美國念書,我們都會幫他寫推薦信。」

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的話一針見血,「人才拔河是趨勢,與其圍堵,高層該做的是找出對策。」他指出,當教育部門發覺武陵高中赴陸申請人數暴增後,某科長以短信方式希望校方解釋原因,他反問該科長「在臺灣民粹氛圍壓縮教育專業和清純氛圍下,科長能說什麼?」

對此,「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坦承,基於職責,確實向校方詢問情況。「高中畢業生到世界各優秀大學留學,有助於未來在世界舞臺競爭。一些人選擇到同文同種的大陸讀書,這無可厚非,但人數如果突然增加很多,就值得重視。」姚立德坦言。

當局祭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醒校方,嘴裏雖說的是關心學生赴陸情況,卻仍未正視流向歐美、日本、香港等地學生的情況,此現象表明臺灣高校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斷退步。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的2018世界高校排名中,臺灣地區的臺灣大學排名198名,臺灣清華大學位在300名外,臺灣交通大學更落在400名外。相較之下,第27名的北京大學、30名的北京清華大學、40名的香港大學和44名的香港科技大學,其成績要出色得多。

另在美國的USNEWS世界高校排名,臺灣地區入榜高校僅25所,台大排名166名為最佳,較去年退步22名。大陸地區入榜名單共135所,北京清華大學64名,北京大學65名。香港有6所高校入榜,排名最高為香港大學的109名。

臺灣高校在國際排行榜中逐年退步,民粹氛圍壓縮教育專業、政治力污染清純校園的情況,已是師長與學生不能忍受之痛。

政策失誤與經濟衰退致人才外流

林清波等名校校長對教育單位的建議是「與其抗拒圍堵,不如思考如何反吸陸生來台。」

高校教育,既是單純的教育本身,也是夾雜各種因素的綜合體。在全球化的今日,許多亞洲高校都能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要吸引人才,一方面要提升高校水準;另一方面,整體經濟的良好,才能讓畢業生從市場中獲得相應的投資報酬。

遺憾的是,近兩年的臺灣,不論在高校水準或就業市場,皆呈現斷層式的退步。反吸陸生來台,思路正確,但談何容易。

就在今年的5月20日,民進黨當局執政兩周年,教改團體發聲,認為當局在高教方面的表現「完全不及格」。

如何落實高教政策,將資源有效地投入,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至今仍未見到。因為現有的「高教深耕」和「玉山計畫」政策僅將過去對高校的補貼重新整合再分配,卻沒有清晰的藍圖。且對於頂級高校,高教深耕計畫的經費甚至更為減少。

同時,少子化的臺灣不需要那麼多的私立大專院校,教育當局應設退場機制。但牽涉到經營者(財團)的利益,當局一再妥協,改退場為轉型,使資源被嚴重浪費。

少子化對公立高校的衝擊較小,不過師資人數成長停滯,原有教師年齡增長卻得不到補充卻是一大隱患。2017年大專校院專任教師年齡大多集中在50至54歲,年齡超過50歲者的比率高達54%。雖在未來10至15年將出現退休潮,但此期間,年輕教師缺乏工作機會,被迫離開臺灣,人才真空使臺灣10年後將找不到良好師資。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明白指出,臺灣的人口老化和高校教育供過於求的問題,造成了高校排名下滑。

不過,少子化並非高校退步的根本原因,少子化與高校退步皆是經濟惡化帶來的結果。全教產理事長黃耀南直言「臺灣不進反退,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經濟衰退。」造成校教育缺乏經費,競爭力下滑,台生赴陸或出國求學。

2017年,大陸宣佈31項惠台措施。當大陸當局歡迎台生赴陸,簡化申請入學方式,只要上網填表格,申請條件降至均標,提供獎學金,鼓勵創業,開放工作機會時,民進黨當局對陸生的「三限六不」仍未完全鬆綁(三限六不:限制采認高等學校學歷、限制來台中國大陸學生總量、限制學歷採認領域、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技考試)。

這一端吸不到陸生,另一端留不住台生與師資。台生眼中的臺灣市場是「三沒有」——沒有機會、沒有未來、沒有資源,畢業後即使找到工作,也是在22K月薪中掙扎。年輕學者因為資深教授的延遲退休,成為流浪博士。即便具有正式編制的青年教師,面對大陸的千人計畫,幾乎沒有拒絕的理由,因為臺灣大專院校教師薪資只有新加坡或香港的1/3或1/5。但民進黨當局仍以一貫禁止的方式應對,在今年4月底發出公文,規定公、私立高校的專任教師不准赴陸任課。

清大榮譽教授李家同在臉書透露,他的一位學生辭去臺灣教職,一次領清退休金,因為被大陸的一所高校以5倍的薪水聘請,即是月入50萬台幣,外加優厚的研究經費。

資深教授或許有一定的收入與地位,但今年7月1日,被稱為「反人才政策」的軍公教年金改革正式上路。35年年資的教授,所拿到的月退休金,不到1萬人民幣,低於臺灣人均收入,將迫使未退休的中壯年師資更快地離開臺灣。

經濟、高校水準、學生素質、國家競爭力環環相扣,進步或失誤,會使其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缺乏好高校與好工作,赴陸潮不過是臺灣學子們在用腳投票。

在資訊透明化的時代採取「閉關」政策,這波高中生赴陸潮,只是個開頭。

(楊中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