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符大陸各地惠台政策的密集出臺,臺灣正掀起新一波人才西進大陸發展的熱潮。與以往相比,此次臺灣人才西進呈現出行業覆蓋面更廣、年齡層更低的新特徵,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臺灣優質高中生選擇放棄島內髙校就讀機會,爭相報考大陸高校。臺灣新一波人才西進風潮引發了島內各界的強烈關注,蔡當局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留才政策,希望通過提高薪資、改善工作環境改變臺灣人才長期「出超」局面,但目前看效果不佳。客觀而言,臺灣人才外流與自身經濟轉型滯後、薪資增長停滯高度相關,也與臺灣整個社會環境日趨動蕩、逼仄密切相連。如果臺灣不能走出藍綠政黨惡鬥不休的發展困境,不能選擇一條更為理性、健康的發展路徑,臺灣人才「失血」只會更加嚴重,社會經濟發展將面臨更大困境。
長期呈現淨流出的「失血」症狀
整體而言,人力資源是一個經濟體實現經濟社會良性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對於臺灣而言,由於自身自然資源稟賦一般,其催生「經濟奇跡」的關鍵就在於善用人力資源優勢。臺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充分抓住了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契機,利用自身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經濟起飛;進入八九十年代,又通過鼓勵島外高科技留學人才返台發展,相繼建立新竹等科技園區,帶動臺灣產業向電子資訊通訊等高科技產業轉型。
但進入21世紀後,隨著臺灣經濟增長逐步降速,臺灣人才開始大規模赴島外就業。據臺灣統計部門公佈的資料顯示:從2005到2015年十年間,臺灣人赴島外工作人數由34萬增長至72.4萬,增加超過一倍;其年齡層逐步下降,由30歲以上人居多逐步下降至25〜29歲年齡組比例最髙;赴島外就業者教育文化程度高,超過70%擁有大專以上學歷,高於臺灣全體勞動者平均教育水準;工作地點分居世界各地,但赴大陸比例最高,接近六成。實際情況更加嚴重。島內各界普遍認為,該統計嚴重低估了臺灣人在海外實際就業人數,臺灣民眾長期在大陸居住、就業人數估計早已過百萬。
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人才的雙向跨境流動本極為正常。但臺灣所面臨的困境是人才流動的長期「出超」
「失血」。一方面是各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大貴外流,如面板、晶片設計等高科技人才不斷出走、成為其他地區企業的骨幹;另一方面則是島外優秀人才並不願意赴台發展。依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的2013年調查結果,各國或地區專業人才外移以臺灣最嚴重,專業人才占外移人口達61.1%,居世界第一;另依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預估報告,由幹人才外流,同時未能吸引外來人才,2021年臺灣將成為人才最為短缺的經濟體。
臺灣人才長期「失血」的四大原因
人才流動受諸多因素影響,而經濟誘因則是其中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臺灣人才大量選擇赴島外發展,直接原因便是臺灣薪資增長期停滯、職業發展空間受限。據臺灣統計部門最新統計,2017年臺灣受雇者平均每月實質薪資收入為54116元新台幣,與1999年的每月52629元新臺幣相比,近20年大致上漲不到2000元新台幣,扣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實際收入還呈現衰退狀況。臺灣青年工作起薪狀況同樣非常糟糕,相關調查顯示,1999年臺灣大學畢業生平均月薪約為900美元,2016年也僅為925美元,扣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實際收入並未增長。而根據臺灣財政部門在2017年發布的「薪資研究報告」,臺灣民眾的低薪狀況相當嚴重,總數的1/4月實質收入在2.2萬〜2.3萬元新臺幣之間。除薪資增長停滯外,高薪職位少、職業天花板效應明顯也是臺灣人才紛紛出走的關鍵因素。「薪資研究報告」指出,臺灣年薪超過百萬的職位七成集中在半導體、電子資訊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及銀行、券商等金融服務業等少數行業,但這些行業毎年釋出的就業職位極為有限,大量吸納就業的生活服務業如住宿、餐飲業等毎月月薪僅為2.5萬元新臺幣左右。
深入研究發現,臺灣薪資增長停滯、職業發展空間有限背後存在四大深層原因:
(一)發展路徑被「台獨」意識形態綁架,整體經濟未能實現順利轉型。進入21世紀後,臺灣經濟增長逐步降速,陷入長期低速增長的「悶經濟」狀態,這與臺灣整體發展路徑被「台獨」路線「帶偏」密切相關。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臺灣曾提出要打造成「亞太運營中心」,意在發揮臺灣地理樞紐優勢,通過整合兩岸資源實現臺灣經濟發輾轉型。但李登輝堅持「台獨」意識形態掛帥,推動「戒急用忍」政策,反對與大陸經濟深度整合,致使臺灣失去主動引領兩岸經濟整合發展的良機,隨後台高科技產業在市場驅動下,大量西進外移發展,台產業出現「空心化」危機。2010年兩岸簽署ECFA,意在推進兩岸經濟制度化一體化發展,臺灣如能抓住這次機會,讓自身具有相對優勢的現代服務業(如金融等)與大陸市場深度融合,臺灣經濟將在兩岸資本、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環境下獲得更大發展機會,臺灣人才也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有研究者指出,臺灣可以成為兩岸服務業研發與人才培訓基地。但「反服貿運動」直接導致兩岸服貿協議長期卡關,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中止。蔡當局上臺後,兩岸關系更陷人僵持對抗狀態,臺灣經濟面臨內部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對外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艱困的雙重困境,民眾對發展前景普遍持悲觀態度。
(二)產業轉型升級滯後,服務業未能獲得充分發展。臺灣人均GDP已超過兩萬美元,進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化時代。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臺灣服務業以內需市場為主,整體生產力、出口競爭力不足,特別是高附加值的金融、影視文創、商業服務業、跨境電商等服務產業長期投入不足、發展嚴重滯後。臺灣電子通信產業雖然起步早、整體水準高,但主要集中在硬體製造領域,雖然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如鴻海、台積電、聯發科等,但在互聯網科技服務領域卻沒有領軍企業,沒有湧現出諸如中國大陸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美國FAAG(Facebook、蘋果、亞馬遜,谷歌)這樣的巨頭企業。由於臺灣服務業GDP、就業人口占總體GDP及就業人口比例分別約為70%和60%,服務業整體競爭力偏低、薪資水準不高是造成臺灣經濟發展及低薪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分配體制趨於惡化,薪資增長乏力。一是提供絕大多數就業崗位的臺灣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以股市為例,臺灣股市從2017年8月開始沖上萬點高位,但股市資金集中化趨勢嚴重,台積電、大立光等前100家明星企業(台股上市企業超過1600家)吸收近八成的股市資金,其他上市企業則而臨資金不足困境,而臺灣本地企業新上市數量更創下十年新低。二是勞資關係更趨緊張。據臺灣相關部門統計,臺灣勞動者報酬占GDP比率從1995年開始連續20年下滑,2015年已下降至43.9%,低於日本、美國與韓國(分別為51%、54%、44.4%)。蔡英文當局連番修改「勞基法」,引發勞資雙方更加對立。三是軍公教年金改革加速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出走。臺灣商等教育管理體制相對僵化,公立高校難以為優秀人才提供優渥待遇,致使臺灣公立高校難以吸引國際一流人才。蔡當局強推的年金改革大幅削減公教人員退休待遇,不少高校教師退休金減少了三成,進一步加劇了臺灣高教人才流失。
(四)社會抗爭運動此起彼伏,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失去良善環境。蔡當局上臺以來,刻意縱容「反服貿運動」等反體制、反秩序行為,並以民粹主義掛帥,強推充滿政治算計的各類社會經濟改革,引發朝野激烈對抗和各類社會團體的激烈反彈。各種遊行、抗議此起彼伏,社會顯得動盪不安,兩岸關係的惡化僨持甚至緊張對立更加劇了外界的不安全感。同時,蔡當局無力解決島內外工商界反復強調的「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特別是難以解決各界高度關注的能源供應問題,致使島內外民間資本投資意願低下、新設公司規模大幅縮小,優質就業機會進一步減少。越來越多臺灣人覺得看不到未來,不得不選擇出走。
重回理性務實發展道路是關鍵
而對臺灣人才「失血」狀況,蔡當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試圖扭轉困境:如推出「完善臺灣留才環境方案」,從「簽證」、工作、居留、金融、稅務、保險及國際生活七個方面推出相應改革措施:包括加速推出了「境外專業人才延攬及僱傭法」,意在改變臺灣人才「高出低進」狀況;針對總內民眾則推出若干短期政策以提高薪資,如提商接本工資、對公教人員加薪3%、鼓勵企業加薪、調高個人所得稅扣除額度;蔡當局還極力聲稱將加速落實解決「五缺問題」以排除投資障礙,增加投資,加速產業升級,降低工薪階層負擔,提升人力素質等,以實現提高全民薪資。面對大陸提出的「惠台31條」措施,蔡當局更直接提出「四大方向,八大策略」,包括推出提髙科研專案主持人補助、縮短台企上市審夼時間等措施,意在反制、對沖大陸對臺灣人才的吸引力度。
目前,蔡當局各項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實施已有一段時間,客觀而言效果不彰。一方而,臺灣人才的不斷出走是臺灣經濟發展、社會治現所面臨的結構性困境的覽中反映,蔡當局采取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急就章式政策難以改變臺灣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僅以加薪為例,蔡當局希望通過給公教人員加薪3%帶動企業普遍加薪,但此舉並未獲得島內工商界積極回應,工商界人士普遍強調足否加薪應是企業根據經營狀況自主選擇,台當局無權干涉,且當前台企所而臨的急迫問題是外部發展環境糟糕、整體營業狀況不佳,「勞基法」改革更加重了台大量中小企業的負擔,根本無力承擔加薪。
另一方面,蔡當局依舊不願正視兩岸關係對於臺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仍舊死抱「疏遠大陸」的對外發展路線不肯更改。蔡當局上臺後,面對台工商界反復呼籲改善兩岸關係、促進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刻意回避、置之不理;在制定吸引人才方案時,承諾願總為延攬境外人士提供各項優待遇,但對於吸引大陸人才赴台發展根本未置一詞;面對臺灣高中生就讀大陸風潮時,蔡當局甚至氣急敗壞祭出情治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刻意關切」的辦法。但這卻未能阻擋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競相西進大陸發展。
客觀而言,人才流動本質是一種「用腳投票」的理性行為,越來越多的臺灣人選擇離開臺灣赴島外、特別是大陸發展,實質意味若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更看好大陸的發展前景。從市場層面上看,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勞動力薪資的不斷提升已對臺灣社會形成強大吸引,而大陸惠台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則進一步掃清了台灣各類專業人才在大陸發展的各類障礙,使得臺灣專業人才能夠更好地融入大陸、進而形成「老人留得住,新人不斷來」的良性循環。
對於臺灣而言,臺灣已先後錯過了兩次與大陸經濟有效整合、進而實現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良機。當前,臺灣耍順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更難以繞開大陸。大陸不斷擴大的內需市場、日趨完善的市場秩序以及與臺灣同文同種的文化優勢遠非「新南向國家」可比。對幹蔡當局而言,盡速調整兩岸政策,正面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兩岸實現資本、人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是其擺脫經濟發展困境、扭轉人才大量外流的最佳選擇。如果蔡當局一味死抱「疏遠大陸」的對外經濟路線拒不調整,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對台吸納能力的愈益增強,臺灣人才流失現象只會更加嚴重,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將更為黯淡。
(謝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