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的海水與淡水之爭

前不久,一則消息激起幹層浪,使得三文魚「浮出了水面」。該消息稱:「中國青藏高原龍羊峽養殖場運用專業工業化科技養殖淡水三文魚,已佔據國內1/3的三文魚市場。」消息傳出後,淡水三文魚的身份及能否生食的問題引起了強烈關注,一時間爭議四起。

各執一詞:「淡水三文魚」是否為「冒牌貨」

所謂養殖的「淡水三文魚」其實是虹鱒魚,對於其是否可稱三文魚,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以國內漁業、水產行業協會等為主的一方認為:虹鱒魚可以稱為三文魚。理由是:在國內市場上,三文魚是商品名稱,並非一種魚的科學名稱,三文魚包括所有的鮭科魚類,其中有大西洋鮭、太平洋鮭、虹鱒等多個種類;甚至有人認為,鮭形目下屬約220個品種都可以稱為三文魚。

另一方的不少專家學者則認為:三文魚雖不是魚類生物科學的分類名稱,但是虹鱒魚不能稱為三文魚,因為最早三文魚特指大西洋鮭魚。20世紀70年代,挪威的大西洋鮭魚開始進入中國香港市場,英文的商品名稱為Norwegian Salmon,因粵語發音的「三文」與salmon相近,就音譯為「三文魚」。隨後大陸市場出現挪威大西洋鮭魚的時候,也沿用了三文魚這一商品名稱。再後來,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太平洋鮭魚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由於其外形、生活習性等都和大西洋鮭魚類似,因此這種肌肉呈紅色的大型冷水溯河洄游性魚類商品都被稱作三文魚。三文魚的特性之一就是溯河洄游性,即產卵、孵化和幼魚階段均在淡水中完成,生長期會洄游到海水中。虹鱒魚雖也屬於太平洋鮭屬,但其學名對應的概念是鱒魚,指的是在太平洋鮭(大馬哈魚)屬和鮭魚屬的魚中,生活史全部於淡水中完成、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一個類群。因此,虹鱒魚不可混淆為三文魚,加上「淡水」兩個字做定語並不妥當,容易造成誤導。

明白消費:市場監管與產業發展並重

據瞭解,國內市場上的虹鱒魚使用「三文魚」這一名稱已經很多年了,對此各方雖然一直都有不同觀點,卻始終未有明確的規範和標準出臺。同為三文魚,價格、口感、品質卻不一樣,許多消費者會把標為三文魚的虹鱒魚誤認為進口的大西洋鮭魚。尤其是在餐飲業消費時,消費者吃到的三文魚不標明產地,這對不知情的消費者是不公平的。不過,這次風波產生的一個正面結果是,讓更多消費者瞭解了現在市場上的三文魚。

從市場監管層面來看,做好食品安全溯源,應該要求三文魚包裝產品必須注明產地,在三文魚的大名下,將魚的品名標識具體到種類,如挪威大西洋鮭魚、美國阿拉斯加大馬哈魚、中國青海虹鱒魚等。散裝和餐飲三文魚銷售時,也應該如此標注,讓消費者明明白白知道買到的是什麼三文魚。

從我國虹鱒魚生產經營者和相關行業協會層面應思考:面對「挪威和智利等國也養殖大西洋鮭和虹鱒魚等,且虹_魚價格更高」以及國外三文魚產業紛紛搶佔中國市場的現狀,與其爭論三文魚的名分,還不如逆流而上,為「管理標準、監控嚴格、水體潔淨、品質安全、口感良好」的國產養殖虹鱒魚開創一條自主品牌的道路。

生食風險:野生、養殖均無法完全避免

野生的大西洋鮭魚中可能會有寄生蟲,以異尖線蟲等線蟲類為主。現在大西洋鮭魚較多開始人工養殖了,規範條件下,養殖魚類的寄生蟲比野生的要少,但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深度長時間冷凍可以殺死魚體內的寄生蟲,從而防範生食大西洋鮭魚可能發生的寄生蟲感染。因此歐美各國都有相應的規定,例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規定,生魚肉在-20°C下冷凍7天或在-35°C下冷凍15小時後才能食用,同時在流通、儲存、銷售、加工各環節中都必須嚴格控制衛生條件。但實際上,這些魚類在生食加工過程中,被細菌、病毒等污染的情況依然存在,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生食魚類就有健康風險。

虹鱒魚是淡水魚,一般淡水魚中的寄生蟲可以在人體內生存,因此安全風險更大些。從國外發表的文獻來看,虹鱒魚以闊節裂頭絛蟲等感染為主,野生和養殖的都有檢出,養殖的虹鱒魚一般比野生的感染率低,但並不是低到無風險的程度。嚴格的養殖管理和環境監控可使魚類寄生蟲感染風險大大降低,但無法完全消除。尤其是生食新鮮的虹鱒魚,若沒有使用對寄生蟲最有效的殺手鐧——冷凍處理,單靠養殖過程的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有限。如果也能在-20°C下冷凍7天,其生食風險可大大降低。

加熱後食用最安全

與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相比,生食虹鱒魚的食品安全問題更為大眾所擔心。虹鱒魚也好,大西洋鮭魚、金槍魚也好,生食任何直類都必須謹慎,尤其是而對淡水魚蝦、不正規的小作坊供應的生魚片、過了保質期的生魚片壽司、銷售過程中沒有冷鏈條件的三文魚原料等,更要當心。特別是夏季,在外生食三文魚須三恩;沒有十足把握,也不宜在家中自製生魚片,把三文魚加熱後食用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