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上那一抹獨有的「澳門綠」

城市是一樣的城市,旅人是不一樣的旅人。拎著大包小包的靚女們愛的是血拼的樂趣,手牽手的情侶相視一笑告訴我他們結婚前要去旅遊塔蹦極,穿貂的老闆甩了一下大金表說老哥要贏一個億……

千萬旅客就像千萬幅畫卷,向姐姐展示澳門不同的一面,在大部分人眼中,這座城市浮華炫麗,紙醉金迷。實際上,作為中葡文化的交融之地,這座城市更有它安靜、厚重的一面。特區政府深諳這座城市的內涵並非燈紅酒綠的繁華生活,所以,它在一本護照中,安靜地向世人展示澳門的底蘊之美。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簡稱澳門特區護照,是中央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三十九條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給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中國公民簽發的一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右邊的2009版電子護照。

中文、英文、葡文三種文字印於封面上,打開來可見國徽和澳門區徽,護照的封面、封二頁等設計中規中矩,可以說說是標準化的護照設計,須知2009年這一版本的澳門特區護照,是當時世界上僅有的兩種加入指紋識別技術的護照之一(另一個是歐盟護照),可以說是世界護照設計的先驅性作品,不難發現,此後面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護照,在內外設計上有著與澳門特區護照諸多相似之處,設計思路是可謂一脈相承。

這本護照採用的顏色,與區徽的顏色一致,是非常特別的「澳門綠」。它同樣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底色,是一種極為少見的色種,在色板上是沒有的。由於回歸前剛開始染制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的時候,一般生產廠家並沒有這種顏色的現成顏料,需要特別調配,因此這種綠色被稱為「澳門綠」。

在簽證頁中,設計者的思路非常明晰,選擇使用標誌性建築來表達澳門,澳門是一座現代化城市,但根基裏更是一座歷史名城:大三巴牌坊、媽閣廟、東望洋燈塔三處景觀入選其中。

大三巴牌坊,可以說是澳門旅遊必到之處,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最早創建於1583年,在1595年和1601年及1835年先後發生三次大火而燒毀。1835年1月26日黃昏,教堂的廚房起火,火勢過大,最後把教堂燒剩前壁及68級臺階。由於教堂前壁與中國古代的牌坊非常相似,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媽祖閣,俗稱媽閣廟,主奉海神媽祖,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南方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現為澳門三大古刹中最古老者。媽祖是沿海地區航海人最為信奉的神靈,傳說常顯靈海上,幫助海難商人及漁民消災解難,化險為夷,閩南人船員為了能在靠岸時祭祀,遂與當地居民商議,在現址立廟。

東望洋燈塔始建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維森特•羅紮所設計。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現代燈塔,最初只是靠一盞火水燈發光。1874年,燈塔因風暴受損,經過重修後轉為電氣化運作。在雷達還未普及之前,是進入珠江的地標。現今燈塔已改由現代化照明系統,仍為航海人士服務。

一座西式教堂的牆壁遺跡,被中國化地稱為「牌坊」;一座中式建築媽閣廟,見證了近代中國航海史;一座葡人設計的燈塔,留下了葡萄牙航海時代的足跡。這些有趣的建築背後都記載著一段歷史,而這些,都發生在這座小小的澳門。有人曾告訴我,澳門特區護照,充滿著中西文化交融的味道,我想說,是澳門這座城,本身就交融了中西文化。

除了這三座建築,簽證頁中,設計者還非常特別的選擇了三座大橋來展示澳門: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西灣大橋。

嘉樂庇大橋落成時,曾是世界最長的跨海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令澳門半島和氹仔有陸路通道連接。嘉樂庇大橋以當時在位的第121任澳門總督嘉樂庇命名,但一般被稱為舊大橋、澳氹大橋或舊澳氹大橋。

友誼大橋,又稱新澳氹大橋,是澳門第二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海大橋,也是澳門三條大橋中最長的。

西灣大橋採用豎琴斜拉式設計,乃全球首座預應力混凝土雙層主樑斜拉橋。西灣大橋的最大設計特色在於兩個85米高的雙拱門設計橋塔代表澳門的英、葡文首個字母「M」、羅馬數字「III」以及阿拉伯數字「3」,這正比喻此橋是澳門的第三條澳氹大橋。

這三座大橋,都連接了澳門半島和氹仔,成為人們日常出行必經之路。橋樑往往意味著溝通交流,就像護照,意味著互通往來。設計者選用三座大橋來展示澳門,頗為巧妙地表達了一座中西交融的城市開放包容的心態,也表達出溝通世界、互相交流的願景。

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作為生物資訊護照的先行之作,設計語言堪稱規矩、標準,雖無令人眼前一亮的驚豔之美,但卻是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一座城市厚重的內涵,有景觀之美,有文化之美,這樣低調安靜的表達,足以讓人在這座城市絢麗的霓虹燈下,驚訝地發現:你竟是這樣一座澳門!

(馮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