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青年 融合發展謀未來

「相較往年,今年參加『海青節•的台灣青年更有代表性,年齡層更精准,來源結構更多元,來自臺灣多個領域,『首來族』(指首次來大陸的臺灣青年)占了大部分。經過這幾天的交流和參訪,不少臺灣青年產生了來大陸實習、就業和創業的意向。」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臺灣)理事長吳衣菡對第六屆海峽青年節深有感觸,她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是時代潮流所向。看到兩岸青年走在一起,共議未來發展,有一種使命感和成就感!」

吳衣菡是本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之一「聚焦福州,頭腦風暴」的承辦方代表,幾天來,她帶著一批臺灣青年參訪零到壹創業小鎮等多個青創基地,同吃同住,與他們打成一片,見證著他們對大陸的觀感在悄然發生了變化。

不怕早到,只怕遲到

中國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青年委員會顧問李昶志對本刊記者說,「兩岸青年互補性強,大陸青年有專業技術的優勢,臺灣青年點子多,有文化創意方面的優勢,兩者結合,致力于創新創業,尤其在網路科技和文創領域具有不可限量的合作發展空間。」李昶志認為,一系列政策紅利對於臺灣青年「登陸」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一個明顯的標志是,今年報考大陸高校的臺灣學生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今年2月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措施」)出臺,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提供了同等待遇和更多便利。隨後,多個省市陸續出臺了貫徹落實「31條措施」的具體舉措,福建省推出了66條恵及臺胞措施,其中支持臺胞在福建實習就業創業的措施就有22條。福州市新近也宣佈了68條恵及臺胞措施,從擴大榕台經貿合作、支持臺灣同胞在榕實習就業創業、深化榕台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榕安居樂業四個方面為臺灣同胞在榕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推動榕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8月3日,國務院宣佈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其中包括取消台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從此,臺灣居民來大陸工作將和大陸居民一樣,不再需要辦理專門的《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在大陸工作的台胞可以工商營業執照、勞動合同、工資支付憑證或社會保險繳費記錄作為就業證明材料,依法享有各項勞動保障權益。在失業後可按規定進行失業登記,享受公共就業服務。接下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儘快出臺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的配套政策措施。

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上,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說,今後,我們還將繼續研究出臺更多落實臺胞同等待遇的政策,目的就是為了給臺灣同胞在大陸創業、就業、學習、生活創造更好條件,為廣大臺灣青年來大陸施展才能、實現抱負提供更多支持。

「不怕早到,只怕遲到。大家要掌握好時間和機會,創造自己人生的一個新的高峰!」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期間,原台灣東森電視臺財經節目主持人楊世光時常面對媒體和身邊的臺灣青年現身說法。今年初,楊世光從東森電視臺離職,西赴上海發展,除了月薪比原來猛漲四倍以上,大陸的發展環境也讓他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更有信心。他說,「到了大陸,必須重新建立交友圈,如果能越早過來,在這裏建立自己人脈、關係的時間就越多,所以年輕人最好早點去;大陸的人脈很有價值,可以因此得到很多資訊和機會,有助于未來發展,尤其現在大陸給臺灣人超國民待遇,機會難得啊!」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海峽青年節期間,1200多位臺灣青年「走基層」「進鄉村」「進社區」「走企業」,感受著福州的發展變化。

兩岸青年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瞭解,甚至顛覆了不少臺灣青年對大陸的認知。「通過這幾天的參訪見聞,我們發現了一個與過去認知完全不一樣的大陸,原來這裏一點也不落後!」「在這裏,一個手機就可搞定生活諸事,而在臺灣要是不帶現金就無法出門。」「大陸經濟發展迅猛,各行各業充滿機遇,尤其是互聯網經濟已經超越了臺灣。未來會考慮來大陸創業發展。」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期間,多位臺灣青年向本刊記者分享他們的見聞和感受,並表達了來大陸就業創業的意願。

臺灣科技大學學生會會長莊舜傑在參訪過程中接觸到了時下最流行的尖端科技,比如AR、VR、大資料等,他深深感受到大陸蘊藏著巨大的發展前景。他說,「這次的海青節是一次開拓視野的旅程,不論對學習還是工作都有很多新啟發。」

平均每三天就要飛行一次,在空中飛行時間超過990個小時,這是中國人民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承鐸每年的飛行記錄,「大陸經過改革開放40年,發展相當迅速,節奏很快,我喜歡這樣的工作狀態。」他說。

20年前,林承鐸的父親幫他買了一張單程票,讓他來到北京上大學。大學畢業後,他分別在美國及歐洲研究所拿到了兩個碩士學位,留在美國或歐洲,或者回到臺灣工作都沒有任何問題,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北京大學讀博士,博士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工作。林承鐸做的是國內外最熱門的金融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經常受邀到各地講學和交流。「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正在蓬勃發展的大陸為兩岸青年提供了很多機遇,這裏是青年獻身祖國復興和施展才華的大舞臺。無論是上海的十裏洋場、北京的長城腳下,還是清新福建,臺灣青年都有機會展現才華,實現個人理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讓我們相約新時代,同享中國夢!」林承鐸以親身經曆勉勵參加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的近千名兩岸青年。

100多年前的道光年間,羅鼎鈞的袓先離開福建泉州,渡過臺灣海峽來到臺北定居;100多年後,羅鼎鈞跨過臺灣海峽回到大陸。如今,他娶了一位東北太太,和大陸朋友共同創立了「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主要發佈兩岸青年求學、工作、生活的故事。「很多兩岸青年通過我們的平臺結交好友,結束單身。」「大陸,是築夢的搖籃,是夢想成真的地方!」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黃嘉俞是第一次參加海峽青年節,他說,「這樣的交流令我感受到兩岸的距離真的越來越近了。我了解到,今年不少學生是第一次來到大陸,他們十分興奮,也對大陸有了全新的認識。這裏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的潛力,讓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產生前來創業、就業的念頭,甚至現在臺灣還出現了『哈陸』的新辭彙。」

青春作伴,且行且歌

青年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朝氣的重要力量。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最活躍力量。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青年工作的一段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

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上,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王寧表示,希望兩岸青年共擔民族大義,肩負歷史使命,把握時代機遇,增進心靈契合,攜手並肩、共同打拼,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未來屬於年輕一代」,不僅僅是代際更替上的必然,更意味著青年人遲早要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青工總會長吳建志說,本世紀中葉將是現在兩岸80後、90後青年的主政時期。希望可以通過海青節這個平臺,延伸拓展兩岸交流,讓更多臺灣青年參與其中,加深瞭解。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臺灣青年如何在大陸快速發展?吳衣菡說,「臺灣青年來大陸不要一味提要求、要優惠,也不要覺得這一切都理所當然,要多想想自己的優勢是什麼,競爭力在哪里,這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採訪中,吳衣菡、羅鼎鈞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十八個字的六原則:「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並以此獻給正準備「登陸」的臺灣青年們。

(劉玉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