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對澳門投資去偽存真 陳觀生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日前舉行聯合新聞發佈會,宣佈重啟招商及介紹相關詳情。重啟招商在2018年12月31日開始,新一輪招商項目不設提交期限,直至產業園餘下2.57平方公里土地完全使用為止。評審由過往特區政府推薦項目入園,調整為由澳門、橫琴雙方政府代表,以及業界及專業界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符合條件將獲特區政府推薦進入產業園。新一輪招商以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及有利於「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目標。這個新聞透露出來的資訊不少,其基調應是橫琴新區對過往的澳門投資將去偽存真,澳門要進入橫琴的門檻不低反高。

近半項目退出不同尋常

自2009年橫琴開發啟動以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以及複雜多變的形勢,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琴雙方在經貿、金融、跨界交通和民生等領域務實耕耘,努力推動兩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兩地民生的不斷改善。

截至2017年底,在橫琴註冊的澳資企業累計1,168家,註冊資本69.85億美元,投資總額90.71億美元;其中,2017年新增澳資企業431家,同比增長58%,已落地的澳門投資用地項目29個,總投資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1儘管不少澳門投資者仍表達難於進入橫琴發展,但從數據來看,澳門企業落戶橫琴發展呈現日益頻繁的態勢,未來將成為澳門企業在大灣區投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份。

據瞭解,澳門特區政府先後兩次共推薦83個專案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產業園專案簽約落地和開發建設進展順利。包括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內,已有24個專案簽訂專案合作協定,協定用地面積202.46萬平方米;21個項目取得項目用地,累計用地面積130.25萬平方米;港澳智慧城、橫琴天匯星影視綜合城等17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2017年新簽約專案4個,新供地項目3個,新開工項目4個。粵澳合作產業園已成為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的重要載體。

聯合新聞發佈會上,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鄒樺表示,由特區政府推薦首批入粵澳合作產業園的83個項目中,已經有27個項目簽訂合同協議,其中23個項目取得用地,有40個項目在年初已和特區政府協商並已通知退出,現時仍有15個項目沒有簽約或退出。

由此可見,澳門特區政府推薦的項目,已經接近半數被退出合作產業園,如再加上15個項目沒有簽約或退出,則是三分之二的推薦項目退出,也就是橫琴方面認為這些項目不符合產業園的發展需要。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表示,項目退出原因涉及多方面,包括涉及改變投資計劃或內容、洽談過程中無法證明產業方向與橫琴或澳門吻合、無法證明商業模式成立或營運方式成熟,他表示既沒有簽約或退出的15個項目中,現時有2個項目在洽談中,其餘項目會給予期限洽談或進入新一輪招商評審。澳門貿促局代主席劉關華表示,粵澳合作產業園在當時屬先行先試,當時招商採用推薦方式,澳門投資方未必清楚知道內地要求,因為出現種種原因自願退出。無論如何,如此大比例的項目被退出,在哪些項目適合進入合作產業園上,澳琴雙方確實有一定的分歧。

澳琴對橫琴定位有差異

粵澳合作產業園是澳門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區域合作項目。本澳社會期望,項目建成後將有利帶動本澳中小企、青年企業家和專業人士參與橫琴發展,增加澳門產業發展及多元就業的空間,也為澳琴合作創新提供了實踐的經驗。

特區政府首批推薦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的33個項目中,已有18個項目簽訂合作協議,16個項目取得項目用地,正在抓緊建設。應該說,首批項目雙方的認可度是較高的。

2016年,澳門特區政府推薦包括旅遊休鎔、物流商貿、科教研發、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及醫藥衛生等行業的第二批50個項目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這是澳門特區政府繼2014年推薦首批33個項目後,再次出手,預計投資金額約800億澳門元。

橫琴新區當時表示,總體上看,這50個推薦項目申請的土地面積約4.8平方公里,涉及的行業領域主要包括旅遊休鎔、物流商貿、科教研發、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及醫藥衛生,基本符合橫琴產業定位。澳門貿促局表示,將繼續推薦有利於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項目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希望發揮項目「以大帶小」作用,帶動澳門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人士積極參與區域經貿合作,推進澳門「一中心,一平臺」建設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不過,澳琴雙方在橫琴發展及規劃上,各自從自身出發,定位發生了差異。特區政府官員似乎滿足於一些「小打小鬧」的項目。如橫琴的「澳門新街坊」項目,是澳門與珠海橫琴一些企業合作,共同發展建立小區,小區內將設有安老院舍和其他設施,官員還表示,對有關項目發展前景感到樂觀,因各方均是致力希望提升人民生活素質。

但珠海橫琴的目標卻遠非如此。2017年12月26日,珠海宣佈擬建設與澳門交相輝映的城市新中心,這是近年來珠海市最為宏大的城市發展規劃之一,旨在打造粵港澳深度合作的重要平臺,將珠海建成多層次、寬領域、高水準的對外門戶樞紐。據悉,按照珠海城市發展重點「南進西拓」的決策佈局,將橫琴與保稅區、十字門北片區、洪灣片區整體謀劃,一體發展。努力形成以創新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營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構建以創新驅動、品質效益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資源的聚集中心。預計明年橫琴客流量將達5000萬人次。

而橫琴對項目和資金引入,眼光主要還是放在更有實力的香港。自橫琴自貿片區2015年正式啟動以來,港商積極到橫琴發展,香港企業落戶橫琴的增速加快。目前,橫琴已吸引975家港資企業,註冊資本約1057.94億元,僅2017年便增加379家。有媒體形容,「橫琴+澳門」是傳統「老搭檔」。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新格局下,「橫琴+香港」是新時代的新機遇。橫琴與香港進一步的經貿合作,將成為2018年乃至更久遠的未來的重要看點。促進這一轉變的直接原因,是「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通車。

「大橋經濟區」吸引不少港資企業「搶灘登陸」,港商期盼以此連接上廣闊的廣珠西線、西部沿海等內地高速路網,將產業輻射到珠三角西岸、泛珠三角和廣闊的大西南地區。可以預期,今後港企落戶橫琴熱情會更高。

澳門反客為主難度大

作為內地與澳門對接的重要平臺,橫琴新區在2009年成立之初就被定位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肩負起豐富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天然使命和重要責任。2015年4月,廣東自貿區掛牌成立,橫琴片區對創新粵澳合作與澳門可持續發展有著更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根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定位,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佔地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旅遊休閒健康、商務金融服務、文化科教和高新技術等產業,建設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閒旅遊基地,並打造成為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新載體。

自橫琴片區掛牌運作以來,橫琴已經出臺上百項的創新措施,重點在促進生產要素便捷流動、深化金融開放創新、擴大對澳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加強探索,應該說,在與澳門合作上,橫琴做了一定努力,為澳門中小企、青企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發展營造現代化的商業環境。誠然,橫琴這一粵澳合作重點平臺的建設雖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與澳門的合作模式及銜接機制上還面臨一些不足。

第一,從澳門的角度來看,橫琴投資門檻相對本澳中小微企實力而言仍然偏高。橫琴的重要角色是打造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載體,本地中小微企到橫琴發展是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有效途徑。儘管廣東自貿區在製度上進一步降低進入橫琴的企業經營門檻,但橫琴在具體操作層面上還是部份沿用傳統招商引資模式,重點吸引大型和投資規模大的企業(如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的大企業)。

獲推薦進入粵澳合作產業園的80多個澳門項目,已經是本澳比較有實力的項目,但如今不獲橫琴方面接納,令在這80多個項目之外不少澳門中小企情何以堪?

第二,澳琴兩地的產業規劃缺乏有效對接。本澳有不少人認為,中央政府批准設立橫琴新區是從國家戰略和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的高度來考慮的。因此,橫琴在進行產業規劃和政策設計時,應服務於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目標,主動對接澳門產業規劃,讓澳門在橫琴延伸產業發展空間。目前,橫琴的產業發展與澳門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平臺」的銜接仍不充分,橫琴自身的產業規劃未能真正做到與澳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會展等部份行業甚至與本澳形成同質競爭。

但橫琴方面並不認同,他們認為配合澳門發展已經做了很多。近年來橫琴堅持「面向世界、優先港澳」原則,積極主動承接港澳現代服務業拓展,以粵澳合作產業園、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澳門青年創業谷等重點合作專案為載體,加強與澳門產業合作,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積極配合澳門建設「三中心一平臺」,推動建設琴澳命運共同體。

第三,澳門中葡商貿平臺與橫琴中拉經貿平臺彼此的合作與競爭關係並存。近年,橫琴發展中拉平台的步伐較快,已宣佈要打造中葡商品展示展銷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橫琴中拉經貿合作園將於2017年中建成,而招商工作也加快進行。有本澳人士認為,橫琴構建中拉平臺本應是助力澳門中葡平臺的建設,兩地平臺定位應是相輔相承、彼此匹配,但目前所看,澳琴雙方在開拓葡語國家、拉美國家市場的策略和資源運用上未有形成錯位分工和協同效應,中拉平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與澳門中葡平臺形成競爭關係。

第四,橫琴口岸未能便利澳門居民。2014年底起,澳珠口岸實施新的通關安排,橫琴口岸率先實施「24小時通關」,期望分流拱北口岸的人流壓力。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橫琴口岸雖然人流較以往多,但其分流效果距離本澳居民和旅遊業界的期望仍有一段距離。橫琴通關環境不及拱北口岸便捷,引致橫琴口岸始終未能吸引大量旅客利用該口岸作為進出點。

事實上,澳門和橫琴是相輔相承、共同發展的合作關係。雖說橫琴的發展必須與澳門合作,但反過來說,澳門也很需要橫琴,否則同樣面臨錯失機遇的局面,尤其中央提出大灣區規劃之後,若澳門再不與橫琴共同爭取佔一席位,將隨時陷入邊緣化的危機。放眼未來,澳琴合作必須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創新雙方的合作模式,提升合作層次和水準。澳琴合作在大灣區有著重要位置和優越的發展條件,本澳仍需多做工作,但反客為主難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