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湖口兵變」蔣經國借機打壓蔣緯國

1964年1月21日,臺灣裝甲兵副司令趙志華在湖口基地視察裝甲第一師時,突然發表演說,鼓動部隊前往臺北「清君側」,後被人制服。儘管事後有報告稱這是趙志華一人的「口頭政變」,但社會關於「裝甲兵要造反」的傳聞一直不斷。那麼,長期經營裝甲兵的蔣偉國國真的對蔣家有二心嗎?

「湖口兵變」名副其實嗎?

趙志華鼓動裝甲兵向臺北進軍能否算「兵變」,歷史上存在爭議。他被捕後,並沒按照陸海空軍刑法中規定的「叛亂罪」起訴,而是以「違反軍紀案」處理。這基本上可以說明該事件不是「兵變」。

服刑期間,趙志華給蔣緯國寫了《萬言書》,列舉選拔臺灣小姐、部隊伙食差、高級將官生活奢靡、人事升遷浮濫等時弊,把「一‧二一講話」系統化。他的演說和《萬言書》對臺灣上層人物構成巨大威脅。「總統府參軍長」周至柔等人不遺餘力地欲置他於死地。蔣緯國見自己難以保住趙志華,便把他的《萬言書》呈交父親,讓蔣介石秉公處理。蔣介石看到《萬言書》後,認為趙志華只是一時激憤,並無明顯叛亂意圖,所言又充滿效忠之情,乃從重臣槍口下救下趙志華一命。

「死罪饒過,活罪難逃」,蔣介石沒有容忍趙志華的魯莽行為,不能不考慮萬一裝甲一師的坦克、裝甲車開到「總統府」前,局勢就非任何人所能控制,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他還是把趙志華交給軍法部門處理。蔣介石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蔣緯國後來評價此事時說趙志華「動機單、純,方法錯誤」,此話還是客觀的。

那麼,趙志華身居高位、手握重兵,為什麼幹這類既無成功把握,又有殺頭之險的「蠢事」呢?綜合起來,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他對昔日下屬郭東暘在蔣緯國離職時升為總司令,爬到自己頭上,使自己升遷受阻,心中不服;二是買房子向官方借錢沒有被批准,心頭怨氣積盛;三是郭東暘不把自己這個老副司令放在眼裏,使自己處境尷尬;四是對上層腐敗看法甚多,不吐不快;五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在舊部裝甲一師的影響,以為只要振臂一呼,就會追隨成群,坦克就會轟隆隆開往臺北,揪出貪官污吏。

所以,他在毫無組織準備、未聯繫一兵一卒,也沒有調查摸底的情況下,臨時突然發表演講,進行鼓動,可講演剛完,自己也成了階下囚。這一切,趙志華曾在獄中所寫的《湖口兵變真相》手稿中有詳加描述。可惜的是,隨著趙志華1982年病故,他的手稿也不翼而飛。

裝甲兵要造反」流言是有人故意放出?

「湖口兵變」雖不是正兒八經的兵變,但畢竟是繼「孫立人事件」後臺灣軍隊中發生的又一起「重大事件」,它使蔣緯國的仕途受到嚴重影響。

要知道,長期以來,蔣緯國把裝甲兵當成「第二生命」,為裝甲兵的建設嘔心瀝血。在大陸時期,他就專注於國民黨軍裝甲兵的初創,作出「突出貢獻」。國民黨軍逃到臺灣後,蔣緯國又主持完成了裝甲部隊的恢復、整編事務。在國民黨政權逃台後的15年間,蔣緯國當了10年的「裝甲兵總司令」,大大超過了臺灣方面關於軍隊主官任期的規定。

對於裝甲兵,蔣介石的內心一直很矛盾。從固守臺灣的角度講,坦克、裝甲車無疑是反登陸、衝擊灘頭陣地的理想武器。在陸軍步兵部隊或其他軍兵種出現叛變時,裝甲兵更是一支最好最快的鎮壓力量,所以裝甲部隊曾被臺灣社會稱為「御林軍」「典衛兵」。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裝甲兵又是一支最危險的力量,由於其自身具有相當強的防衛能力,再加上機動性、進攻性極強,不像其他軍兵種那樣容易攔擊和制約。尤其是在臺灣島,南北長不足400公里,東西寬不足150公里,坦克、裝甲車能在晝夜間橫掃來回。,正因為裝甲兵厲害,為防萬一,蔣介石特地讓小兒子蔣緯國出住裝甲兵總司令。

儘管裝甲兵歸蔣家人管,但由於裝甲兵總司令部設在臺北,總部院內的坦克和裝甲車總是虎視眈眈地對著臺北市的其他機構,社會上關於「裝甲兵要造反」的傳聞一直不斷。其實關於「裝甲兵要造反」的流言正是蔣經國的手下放出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扶其主」,確保蔣經國的「太子」地位。借蔣介石之手貶「小委座」蔣緯國,使其無力與蔣經國「爭位」。

「趙志華事件」殃及蔣緯國

裝甲兵要造反」的流言起起落落、活靈活現,蔣介石也生了疑心。思來想去,他把蔣緯國調到陸軍指參大學任校長,並把裝甲兵司令部由臺北愛國東路遷往台中,以便於在裝甲兵出現異動時,臺北方面能夠為研究對策、調兵遣將爭取時間。「趙志華事件」發生後,則可看出蔣介石把裝甲兵調出臺北的高明之處。趙志華還在鼓動演說之際,湖口通往臺北間的所有路口、要地、橋樑都已被忠於蔣經國的部隊所佔領。即使趙志華鼓動成功,坦克能開到臺北,那也是損失巨大,傷痕累累,為強弩之末,難以再戰了。

蔣緯國以「總統」兒子的身份,長期經營裝甲兵,連無處不到的蔣經國也從未到過裝甲兵營區一步。「湖口兵變」以後,蔣經國直接指導裝甲兵的清理、整頓工作,名為清除趙志華的影響和勢力,實為趁機圍剿蔣緯國的勢力。裝甲兵從此由蔣緯國移到蔣經國的門下,蔣緯國和裝甲兵的緊密聯繫就此結束了。

蔣緯國與趙志華關係非同一般,兩人合作達20年之久。在逃台之初,作為解放軍的俘虜,趙志華能夠官復裝甲旅上校旅長,完全是靠蔣緯國的提拔,此後他在蔣緯國的栽培下穩步上升。「湖口兵變」發生時,儘管蔣緯國已離開裝甲兵擔任陸軍指參大學校長近1年,但「子弟兵」鬧事,他也難逃其咎,遂主動向「國防部長」俞大維請求處分。

蔣介石沒有公開處分蔣緯國,可也沒有輕饒他。蔣緯國沒有把裝甲兵帶好讓他很失望,他日夜擔心的裝甲兵造反一事終於發生,且大亂的根源是蔣緯國長期信任的趙志華。裝甲兵不穩,不能說與蔣緯國無關。蔣緯國的表現同蔣經國在接班路上不出差錯、穩紮穩打的表現比,大相徑庭。在蔣介石眼裏,蔣緯國已不具備帶兵條件。從此蔣緯國就停止晉升,一直掛著中將的牌子,直到蔣介石死後才晉升為上將。同時,蔣介石徹底削去他的帶兵權,讓他致力於軍事教育,成了紙上談兵的將軍。

蔣緯國對蔣家王朝有二心嗎?

有人認為蔣緯國長期以來一直在蓄謀爭位,可這難以成立。

蔣緯國如要爭位,正常途徑不可能,而使用非正常手段,則需要實力。從當時臺灣狀況看,裝甲兵是發動政變的最佳力量,世界上不乏把坦克開到街頭,控制總統府後政變即告成功的先例。從政變的最佳時機看,應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60年代初期。因為20世紀50年代初期,國民黨政權剛到臺灣,缺吃缺穿缺裝備,社會一片混亂,軍隊編制不全,大失敗的氣氛籠罩著全島,統治秩序還未建立起來,政變者可以亂中奪權。再說美國大老闆也有在臺灣扶植新的政治勢力、擯棄蔣家王朝的計畫,政變者可以得到美國的呼應。

20世紀60年代初也是政變的最佳時機,因為自1958年8月起金門炮戰開始,就對臺灣當局形成巨大的政治壓力。次年秋,台島中南部遭受特大水災,主要產糖區基本被淹,水災損失慘重,又對當局形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在這些壓力之下,人心不穩,社會動盪。政變者如選在此刻動手,將會大大增加成功的係數。作為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的臺灣裝甲兵總司令蔣緯國,控制著發動政變的最佳力量,有過兩次發動政變的最佳時機,他沒有動手,也沒有政變篡位計畫,或者說沒有談起過此事此案。

從蔣緯國的後半生看,正是因為他作為「總統」次子,沒有繼承權,故在對待自己的政治前途,在談及兄弟關係和父子關係時,瓜田李下,非常謹慎。從中可以看出,蔣緯國從蔣家王朝的大局著眼,為維持臺灣政局的穩定,根據蔣介石的安排,從心裏對哥哥做出讓步,保證蔣經國上臺。他雖然有時候對父親和哥哥不滿,但從根本上講,他還是忠於蔣介石和蔣經國的。

正是鑒於蔣緯國對蔣家王朝沒有二心,「湖口兵變」發生後,在蔣介石一時怒不可遏、打算重處的情況下,宋美齡和蔣經國都站出來替他說好話,勸蔣介石盡可能減輕對蔣緯國的懲罰,蔣介石也接受了這一建議。

(張樹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