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年韻味年俗 承古啟今話見證變遷

【中新社杭州2月8日電】又是一個中國年,年年歲歲話變遷。回望近三代國人記憶裡的年俗,從極具傳統韻味的「貼春聯、做年糕、放鞭炮」,到洋溢現代氣息的「看春晚、搶紅包、集五福」,年俗在記錄億萬中國人點滴生活的同時,也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時代變遷。

從除夕吃餃子到「天天」吃餃子

「很多傳統習俗從過年前就開始了,以前農曆臘月二十三要祭灶王爺,把去年貼在灶台的灶王爺畫像揭下來燒掉,再貼上新的畫像,寓意來年家人平安。」出生於1949年的馮月英與新中國同齡,她回憶說,年輕時家家戶戶都很窮,有時甚至吃不飽飯,因此在結束一年勞作時,很多年俗都呈現在「吃」上。

「那時候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除夕那頓餃子,因為年景不好的時候一年都吃不上一頓餃子。」馮月英說,現在生活好了,天天都能吃上餃子,但最讓她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除夕夜的餃子。

物資匱乏的年代已成為過去,年俗也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更新換代」。但正如馮月英記憶裡那頓「除夕餃子」,其承載的文化意義與精神內涵依然鮮活。

從親手做年貨到「網購」買年貨

「殺年豬、蒸年糕、炸圓子、炸麻花……」在47歲的郭永紅的記憶裡,兒時的年貨非常豐富。

「我年輕時正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一片欣欣向榮之時,那時能真切感受到日子一天天富裕。」郭永紅說,剛剛富裕起來的人們總要在過年前做各式各樣的年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總覺得備好年貨才能踏實過年。」

如今,郭永紅一家不再在春節前做年貨了。「現在超市、商店裡的年貨應有盡有,隨時都能買到,而且還能網購各種年貨。」郭永紅的妻子邊說邊展示了遠在杭州的女兒為其網購的年貨。「發達的網絡和物流真是神奇,女兒還沒到家,年貨先到家了。」郭永紅說。

談及女兒,他開心地說,明年春節他和妻子準備去杭州和女兒一起過年,趕一波「反向春運」的潮流。

70年變革與發展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在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也給傳統年俗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從「綠皮車」到「和諧號」

白鴿是在杭州打拼的「外鄉人」,每年春運趕回山西老家對她來說都是一場「硬仗」。曾經從杭州到太原要坐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辛苦且奔波。但去年7月開通的杭州—太原高鐵讓白鴿回家的路程從20多小時的「綠皮車」變成了8小時的「和諧號」。

「動車、高鐵拉快了遊子回家團圓的時間,也拉升了中國發展的速度,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速度。」白鴿說。

在「90後」的她看來,搶紅包、集五福、網絡春晚等新年俗正逐漸成為主流,「無論距離多遠的親人朋友都能通過網絡取得聯系,互相問候。」白鴿說,「我不認為這些新年俗代替了傳統年俗,讓‘年味兒’變淡,其實社會的發展也讓年有了新的味道。」

從馮月英記憶裡的「除夕餃子」,到郭永紅津津樂道的「網購年貨」,再到白鴿親身體驗的「高鐵速度」,年俗變遷的背後是三代人以不同角色生活其中的70年,更是中國從貧困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後走向進步的70年。

探秘魯迅筆下的紹興年俗:穿越文中境 品味江南年

「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春節期間,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孫端鎮,魯迅所著《祝福》中的紹興年俗被還原:社戲餘音繞梁,黃酒醇香彌漫,人們沉浸於「祝福」的年味裡。

孫端鎮安頭橋村是魯迅外婆家所在地。新春期間,魯迅小說中的「祝福」儀式在此重現。祗見村民精心置辦的「福禮」擺滿供台,「祝福」代表在「魯四老爺」的帶領下列隊前進,腰鼓隊押後,前往朝北台門祭拜。

「煮酒輕溫舊夢春,祝語千千萬,欲攬冬日寂寞風,再把新音喚。」在村口的戲檯上,辭舊迎新的唱詞,配合演員舉手投足間的演繹,宛若魯迅在《呐喊》中所言「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

「唱戲、畫臉譜、剪窗花、打年糕等都是課本裡的畫面。」紹興市塔山中心小學一年級學生唐偲余欣喜稱,終於目睹了魯迅筆下的新春精彩。

在魯迅故里紹興市,安昌古鎮、魯鎮等地亦掀起「跟著課本品年俗」的熱潮。

在新春期間的安昌古鎮,第二十屆臘月風情節喚起人們的江南水鄉記憶。遊客聞著臘肉香、聽著烏篷船船槳聲,漫步於青石板,不時還有水上集市開張、「紹興師爺」說書重現……

豐富的老紹興年俗表演,擁擠的觀賞人潮,不僅讓中國遊客「穿越」到「課本新年」,還吊足了諸多海外遊客的「中國胃口」。

安昌古鎮的社戲舞臺下,一位義大利遊客用手機錄製著戲檯上的演員,「這些表演極具中國特色,這裡的人和故事,就是‘中國年味’」。

老匠人剪紙慶新年 「白豬迎春」受青睞

春節期間,山東高密剪紙技藝傳承人齊秀花的家裡格外喜慶,牆上、桌子上,到處都是紅彤彤、各式各樣寓意吉祥的剪紙作品。甫入家門,記者便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剪紙作品中,憨態可掬的「金豬」剪紙尤為引人注目,而這些金豬作品正是齊秀花為迎接農曆豬年創作的。

每年春節前夕,齊秀花都根據當年的生蕭創作一批別具特色的生蕭作品。今年製作的剪紙單幅作品有「己亥賀歲」「腳踏元寶地」「財源滾滾來」「豬八戒下凡」,是寓意吉祥的圖案;大幅作品有「花開富貴」「喜上眉梢」「連年有餘」等。其中,以豬為主題的剪紙作品共計百幅,叫做「百豬迎春」,在市場上備受歡迎。

齊秀花自幼酷愛剪紙,多幅作品入選中國郵票和賀年明信片,獲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幾十年來,依然「剪」耕不輟。

「母親是英雄,靠著媽媽的雙手,我走出農村,讀了大學,當上了醫生。」兒子任剛說,如今,他和妻子在業餘時間幫助母親在網絡平臺上將剪紙銷往全國各地。受母親的薰陶,任剛從小就擁有一手剪紙絕活。從事小兒骨科工作的他正在醫學界裡傳承著這份藝術絕活。

齊秀花向記者表示,剪紙藝術要跟上時代,作為一個民間傳承人,既要繼承剪紙技巧,又要通過剪紙作品,展現民眾的新生活、新面貌、新發展。「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我在構思製作一副展現中國56個民族大團結、和諧、欣欣向榮的剪紙作品,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