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的歷史變遷

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後,孫中山長眠南京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其靈柩並沒有立即被迎葬到南京,而是先被移往北京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供民眾瞻仰遺容,舉行治喪活動;到4月2日,其靈柩才被暫置於北京西山碧雲寺石塔中。

1925年4月4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推定張人傑、汪精衛、林森、于右任、戴傳賢、楊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葉楚傖、林葉明、陳去病12人為委員,組成「葬事籌備委員會」,決定將孫中山遺體暫厝西山碧雲寺,待南京陵園建成後,再正式安葬。「葬事籌備委員會」即著手到南京興建中山陵。4月18日,孫中山先生葬事籌備處(以下稱「葬事籌備處」)在上海正式成立,推定楊杏佛為主任幹事、孫科為家屬代表,辦理孫中山遺體迎葬的具體事宜。

1925年4月中,宋慶齡、孫科與葬事籌備委員會的陳去病等人到南京東郊紫金山下踏勘。他們看到有一山峰隆然矗立在紫霞洞左,氣象雄偉,視景開闊,高興地說:「是佳城也!」墓穴遂選定於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中山陵所在地。

不久,葬事籌備處就在全國徵求陵墓圖案。在眾多的應徵者中,著名的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鐘式陵墓圖案獲首獎。籌備處即聘呂彥直為陵墓設計建築師,主持計畫、建築及監工事務;又登報徵求陵墓工程建築承包商,以姚新記獲選。

中山陵從1926年1月開始興工建造。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一周年之日,舉行奠基典禮,奠基石上刻有「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十二日中國國民黨為總理孫先生陵墓行奠基禮」大字。雖然當時南京還處於北洋軍閥孫傳芳的統治下,但由於孫中山的崇高威望與中國各界人士的熱烈擁護,以及世界許多知名人士的支持,中山陵的建造還比較順利。1927年4月,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中山陵的建造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歷時3年多,至1929年初,中山陵的陵墓主體工程次第落成。

1929年5月26日淩晨1時,孫中山靈櫬奉移典禮在北京西山碧雲寺舉行。下午4時35分,載有孫中山靈櫬的9組專列火車,由孫中山的家屬宋慶齡、孫科和迎櫬專員林森等人護送,從北京啟程,開往南京。5月28日上午10時正,專列到達南京浦口車站。靈車過江後,在中山碼頭登岸,然後沿新修成的迎櫬大道緩緩而行。下午3時15分,靈車抵達湖南路的國民黨中央党部,靈櫬移入祭堂——中央党部禮堂。5月29日至31日為公祭日。6月1日,國民政府舉行隆重的「奉安大典」。此後,孫中山先生就長眠在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城風景如畫的東郊風景區,在挺拔秀麗的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坡,前臨平川,背擁青嶂,西鄰明孝陵,東毗靈穀寺。這片雄偉莊嚴的藍色琉璃瓦屋頂的建築群,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景色秀麗,氣勢雄偉,面積約兩千畝。陵園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其全部建築輪廓巧妙地構成了一座平面結構的「自由鐘」(也稱「警世鐘」)圖案: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掩映在一片林海和花叢之中,象徵著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敲起自由鐘、喚醒民族魂、反抗專制、拯救國家的崇高理想與輝煌業績。建築材料主要是蘇州與福建產的花崗石以及雲南產的大理石。陵墓入口處是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鎏金大字。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平面距離700米,上下高差70米,暗喻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二百萬同胞;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喻示革命道路艱辛坎坷。祭堂為中山陵的主體建築,祭堂大門上方有「天地正氣」匾額一塊,祭堂正中為4.6米高的用漢白玉雕塑的孫中山全身坐像,逼真生動,由世界著名雕塑家保羅•阿林斯基雕刻而成。祭堂四周用大理石鑲嵌的壁上,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建國大綱》。祭堂後是墓室,有兩重銅制門,墓室正中是圓形大理石塘,圍以欄杆,石塘正中央是長方形墓穴,下面安放著中山先生遺體,上面安放著儀態安詳的中山先生大理石臥像。

「奉安大典」之後幾年,南京國民政府又在中山陵四周繼續營造了一系列紀念建築,直至1933年初,包括牌坊、陵門、碑亭、圍牆、衛士室等各項工程才先後竣工。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雄偉壯麗的中山陵建築群體。

南京淪陷中的中山陵

「奉安大典」後兩年多時間,1931年9月18日,日本軍國主義處心積慮地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的東北地區,炮製出偽滿洲國,並進一步將進攻矛頭指向華北與整個中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全國抗日救亡熱潮不斷高漲。

孫中山先生的愛國精神永遠是對全國人民不屈不撓抗戰救國的巨大激勵!1935年12月26日,愛國心切、救國無門的續范亭將軍來到中山陵前剖腹自戕,想以死來喚醒國人抗日。他在《告民眾敦促抗日絕命書》中寫道:「餘北方之鄙人也。革命三十載,半生頗自愛。慨乎國已不國,我猶醉夢,愧無以對我同胞,更無顏見我總理。此次入都,而謁陵園,憂憤交並,拔劍穿胸。然猶冀領振臂,萬眾敵愾,為世界打不平,為人類爭人格,和平之神,自當降臨,有以救我民族之萬一焉。餘今已絕望,故捐此軀。願同胞精誠團結,奮起殺敵,無效餘之怯餒。」他還寫了《祭總理文》:「嗚呼痛哉!民氣將盡,國已不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而上焉者猶自私自利,下焉者猶醉生夢死,只知個人利害,而不顧國家之存亡;至今寇已深入,漢奸遍地,慘殺我青年,摧毀我民氣,勢已不可再忍,再忍則唯有一致投敵,豈不為天下笑?恥莫甚矣」。「人心不死,四萬萬人不能俱盡也!為民族爭人格,為世界打不平,全在此舉」。「今日陵國(園?)之血聊當秦庭之淚」。續範亭剖腹後,被守衛中山陵園的衛兵發現救起,送往醫院。現場救護人員還在他的衣袋裏發現了五首《絕命詩》,其中一首寫道:「謁陵我心悲,哭陵我無淚。瞻拜總理陵,寸寸肝腸碎。戰死無將軍,可恥此為最。靦顏事仇敵,瓦全安足貴?」續范亭的友人于右任、徐永昌等,以及張學良和楊虎城,都先後來醫院看望他。報紙刊登了續範亭躺臥病床的照片和剖腹前五首《絕命詩》手跡,立即引起舉國震驚。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其後,日本戰機開始對南京進行野蠻的空襲,持續了近四個月。中山陵職工在中山陵建築上披上偽裝草,採取種種措施進行保護。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撤離南京前,特地到中山陵,對負責留守陵園的衛士說:「總理遺體不能移動,你們要保護好總理陵墓。」80名衛士在「與陵墓共存亡」的誓言書上莊嚴簽字。

1937年12月初,日軍向南京猛攻。蔣介石為避免中山陵受到毀壞,下令中國守軍從中山陵附近主動撤離,使這一地區沒有發生大的戰鬥。1937年12月12日,日軍炮轟中山靈堂,炸毀了陵園新村等多處設施。守衛中山陵園的警衛大隊與中國守軍一道,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有26人戰死或被日軍屠殺。

南京淪陷後,中國軍民沒有忘記安眠在南京中山陵的孫中山先生。1938年5月7日,是中國人民不能忘記的「五七」國恥日。當天下午,中國空軍第三大隊第二十五中隊的中隊長湯卜生,奉命駕駛單翼美式偵察機1架,從漢口機場起飛,飛抵南京,冒險低空繞中山陵盤旋三周,「繞著粉藍的牌坊、祭壇、靈堂盤旋了三圈,帶著舉國的沉痛在靈堂上空搖翅致哀,一捧潔白的玉蘭自空中飄灑而下」,以示謁陵。在日軍屠刀下的南京人民看到了自己國家的飛機,看到了正浴血奮戰的中國軍民仍堅持在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到中山陵謁陵,不禁熱淚盈眶、滿腔悲憤。3個月後,湯蔔生在衡陽空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周恩來、劉伯承與中山陵

1945年8月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1946年4月30日,國民政府在重慶發佈「還都令」,宣佈5月5日在南京舉行「還都大典」。

1946年5月3日上午11時,蔣介石、宋美齡從武漢飛抵南京。下午,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周恩來、鄧穎超、陸定一、廖承志,秘書長齊燕銘、王炳南,《新華日報》總編輯章漢夫等以及隨員45人,共同乘馬歇爾的專機,從武漢飛抵南京。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行隆重的「還都大典」。上午9時,蔣介石率約5000多名軍政官員到中山陵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建立廣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禮」,進行謁陵、獻花、默哀等活動,告慰九泉之下的中山先生。

1946年5月6日,《中央日報》對前一日的「謁陵儀式」進行了如下報導:

5月5日,南京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建立廣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禮。典禮于上午9時在中山陵舉行。這裏到處旌旗招展,聚集了文武大員及各界人士約5000多人;100多名中外記者趕來採訪。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同盟也派出代表4人參加……9時整,在軍樂聲中,典禮開始。地上101響禮炮轟鳴,天空飛機散發傳單,場面甚為壯觀。

在那一天,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與各界代表一道,參加了謁陵、獻花、默哀等活動。此後的幾個月,他們與國民政府當局舉行了艱巨、曲折的國共和談。

在南京談判期間,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曾多次晉謁中山陵。1946年11月20日,在和談失敗、中共代表團即將離開南京前夕,周恩來及中共代表團成員共30多人,又一次特地集體前往中山陵謁陵。他們在沿途親手採集了鮮花,紮製成花圈,敬獻在孫中山的靈前。獻完花圈後,周恩來並沒有立即走開。他發現身後一直跟著個人,就問:「你是什麼人,做什麼的?」身後的那人回答:「我是看護中山陵的,叫範良。」周恩來微笑著和範良握手,親切交談。談話結束時,周恩來先掏出自己的名片,送給範良。接著,他又拿出40萬元紙幣交給範良,說:「你把這40萬元,分到每一個守護中山陵的戰士手中,讓他們盡職盡責地保護好中山陵。」周恩來的這個舉動感動了許多人。

隨著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離開南京前夕,他在兒子蔣經國的陪同下,最後一次拜謁了中山陵。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即將跨越長江,解放南京。擔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的孫中山獨子孫科,在離開南京前,對擔任總理陵墓代理拱衛長的範良說:「毛澤東、周恩來對孫中山總理是很尊敬的,你們不要跑開,他們是不會為難你們的,槍可以交掉。」

果然,解放軍在1949年4月23日渡過長江時,第三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給先頭部隊寫下了「保護中山陵」的手令,並派人送到中山陵。中山陵守陵人員把這條手令用鏡框裝起來,放置在中山陵的陵堂裏。1949年4月24日清晨,解放軍的一個營部隊來到中山陵,和平接收陵園。此後,原陵園的衛隊便和解放軍一起站崗護陵。

南京解放的第二天,1949年4月24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中央軍委致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的電報中,特別指出:「請劉(伯承)、張(際春)、李(達)注意保護南京的孫中山陵墓,對守陵人給予照顧。」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市軍管會發佈保護中山陵的佈告:「為嚴密保護孫中山先生陵園起見,無論軍民人等,前來遊覽,不得損傷一草一木,違者嚴懲不怠。」

南京解放後,中共南京市委首任書記兼市長劉伯承,很想去早已嚮往的中山陵謁陵。一天早晨7點,他帶著警衛員來到了中山陵園門口,但見陵園大門緊閉,一打聽,才知道按規定,陵園要到上午8點才開門。當時在場的遊客見到是大名鼎鼎的劉伯承市長,都激動地要陵園管理人員提前開門。可劉伯承說:「不礙事,不礙事,大家都要遵守這裏的規矩,我不能例外,不能搞特殊化,在這裏等一等是應該的!」就這樣,劉伯承和警衛員在陵園大門外等了近一個小時,等到開園後,他才與遊客們一道,步入中山陵謁陵。

後來,劉伯承特地派人從雲南、貴州等地調來2萬多株梧桐樹、杉樹的樹苗,帶領軍隊官兵,種植在中山陵園四周,使中山陵園更加美麗莊嚴。

毛澤東、鄧小平與中山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人都先後到南京中山陵謁陵瞻仰。

1953年2月,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來到中山陵謁陵。因當時謁陵的群眾很多,有關方面從安全保衛的角度考慮,為毛澤東擬定了一條秘密謁陵路線,從旁邊開闢一條小路進入陵門。毛澤東聽後,笑著說:「堂堂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祭奠革命先輩,走小道成何體統嘛,我就要走大道!」隨後,毛澤東在眾人的簇擁下,大步走向陵園正門大道,登上了中山陵。

1961年,中山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化大革命」動亂的歲月中,周恩來總理以他的威望和才智,全力保護了中山陵園。

鄧小平同志生前曾三次到過中山陵。

鄧小平第一次視察中山陵是在1975年4月22日。當時正處「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期間,鄧小平剛剛恢復工作不久,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過人膽識,領導全國開展整頓工作,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醫治「文化大革命」的創傷,很快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這期間,周恩來總理病重住院,鄧小平同志以党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的身份,陪同金日成率領的朝鮮黨政代表團訪問南京,並到中山陵謁陵。鄧小平的出現贏得了謁陵群眾的陣陣掌聲。江蘇省委書記彭沖、外交部部長喬冠華陪同謁陵。

1983年2月初,鄧小平同志第二次來到中山陵。1985年2月3日,鄧小平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視察中山陵園。這是他第三次來到中山陵。那天,風和日麗,中山陵園景區裏,中外遊人如織。上午9時,鄧小平乘麵包車,身著深灰色中山裝,在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以及江蘇省、南京市負責同志的陪同下,首先來到園區內的靈穀寺一帶,健步走向無梁殿。當時擔任中山陵園管理局黨委書記的郭浩等人忙迎上去,緊握小平同志的手。他們指著無梁殿內的「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9個大字,告訴鄧小平:「無梁殿建於明代,1927年以後,國民政府將它改為國民革命軍烈士的祭堂,殿內各面牆上鐫刻著1926年至1931年陣亡將士姓名,其中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將士裏,有很多是共產黨人。」鄧小平邊聽邊看,炯炯有神地望著陪同人員,微微頷首。鄧小平到了中山陵「博愛」石坊前,郭浩正要介紹,鄧小平笑著說:「我知道。」郭浩等人聽到這句話,心中感到十分欣慰。隨後,鄧小平莊嚴肅穆地進入中山陵堂,拜謁了中山陵。

中山陵成為連接海峽兩岸與世界炎黃子孫的紐帶

在改革開放的歲月裏,中山陵每天都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及國內外遊客。1986年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11月7日,港澳各界人士中山陵參謁團130多人來到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由時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的霍英東任團長。

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恢復,臺灣各界人士爭先恐後地來到南京中山陵謁陵。2005年4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抵達南京中山陵,舉行拜謁儀式。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隔56年來,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人首次來到中山陵謁陵。2009年6月1日,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率團由臺灣飛抵南京,主持國民黨自1949年後在大陸首次操辦的孫中山奉安80年紀念大典。

2016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為尋求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發展,率中國國民黨訪問團,再次到南京中山陵謁陵。據新華社報導,洪秀柱在敬謁中山陵後,與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吳政隆午宴。她在致辭時表示,和平是非常可貴的,兩岸應堅守「九二共識」,共同攜手,為兩岸人民創造和平繁榮的未來,這不只是為這一代,而且是為了中華民族子子孫孫的未來。

「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先生這一崇高的願望已與中山陵一起,共同成為連接海峽兩岸以及世界各地炎黃子孫的紐帶。

(經姍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