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明星」誕生記

2012年6月底,陳強、張瑞芳兩位老電影藝術家相繼去世,讓這個老影星群體突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7月初,王曉棠、秦怡等8位老影星被華鼎獎授予「終身成就獎」。出席這個活動的,還有趙本山、成龍、楊受成等影視界大腕,深陷於「長槍短炮」之中。

老藝術家們靜靜地坐在那裏,如同一個時代的標本。

獲得「終身成就獎」的這8位老藝術家,都是1962年評出的新中國「22大明星」。「22大」中健在的,包括他們在內,現有11位。

近日,「22大」中的王曉棠、秦怡、于藍、龐學勤和謝芳,分別接受了《中國新聞週刊》的採訪。

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的王曉棠,穿一身將軍服,在她位於八一廠的辦公室裏接受了採訪。這位現年78歲的女將軍,即便坐在沙發裏,也姿態挺拔。當年,她在《英雄虎膽》一片中飾演的特務阿蘭大跳倫巴的場景,驚豔一時。影迷中一度流傳著「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

王曉棠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當時連軟糖紙上印的,都是「22大明星」的照片。因為買糖的時候不讓挑,許多人為了集齊這22個明星的像,就老得去買糖。

新僑會議上周恩來的提議

1960年代初,在中共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下,中國進入了全面調整時期。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文化部聯合主辦的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全國電影故事片創作會議在新僑飯店召開,也稱「新僑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糾正「大躍進」以來的「左傾」錯誤,重提「雙百」創作方針。

這是對文藝界影響深遠的一次會議。

會議期間,6月22日,周恩來邀請文化部副部長夏衍、電影局局長陳荒煤等人,以及各電影製片廠的廠長、編劇、導演和演員共30余人,到中南海西花廳小聚。

趙丹、白楊、秦怡等人參加了這次小聚。他們對這裏一點也不陌生。每年來北京開會,他們都常被邀請到西花廳吃飯,或到懷仁堂跳舞。

「總理跳四步。跳舞就是說話,問長問短,瞭解情況。陳(毅)老總跳舞比總理還好,他說話很直,但批評你,你不會覺得不開心,還會笑。」秦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90歲高齡的秦怡,花白頭髮,淡妝,黑底白花的齊膝連衣裙,搭配有質感的藍色中袖外套,脖子上的珍珠項鏈更襯出她千帆過盡的美。

「周總理來上海,有時候問我們,我到上海你們怎麼不請我吃飯?我們說,那怎麼好請,你是總理啊。他說,總理怎麼樣,總理不要吃飯?後來有一次,他要來我家吃飯。我想不行啊,我家人又多的。白楊家裏有洋房,還有廚師,後來我們都集中到白楊家。其實最後吃的還是錦江飯店的飯,保衛人員不許他們吃外面的飯。」秦怡說。

這次的西花廳小聚,也聊得輕鬆愉快。

在談到明星體制問題時,周恩來認真地說,現在我們的電影院裏都掛著蘇聯電影明星的照片,為什麼不掛我們自己的明星照片?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曾發行過一套蘇聯電影演員的大頭照片,輔以他們的代表作品的劇照,懸掛在電影院、工人俱樂部裏。

周總理叮囑主管電影工作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要把中國自己的明星選出來,掛上去。

幾天後的7月1日,是建黨40周年紀念日,周恩來和與會代表同游香山。他說,你們都是藝術家,藝術家在人民群眾中威信很高。我在重慶與張瑞芳、白楊一起坐車時,觀眾把她們圍起來簽名,把我晾在一邊,你們想想在人民群眾中電影有何影響?

下午,周恩來和代表們在香山雙清別墅座談時,再提評選電影明星一事。他說,蘇聯、朝鮮都有人民演員、功勳演員,我們是不是也需要,大家說說。

演員們謙虛起來:我們國家情況與他們不一樣,我們是電影工作者,是電影演員。

老中青結合的「22大」

新僑會議之後,文化部迅速行動起來。宣傳「我們自己的明星」的具體工作,被交給了文化部下屬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中影公司參考蘇聯電影的宣傳模式,在上報文化部的《調查情況說明》中建議:大面積地在電影院、娛樂場地以及與文化藝術相關聯的地方,懸掛廣大觀眾最歡迎和喜愛的演員劇照或個人照片。

夏衍當即批示同意,並簽署意見:可把演員的藝術「大頭照」集體性地張貼出來。

文化部的指示下達後,中影公司立即草擬出一批演員名單,以文化部的名義下發給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徵求意見。但並沒有具體說明原意,僅表示需要印發演員照片。

根據指示,四大製片廠分別上報了各自拔尖和重點培養的演員。文化部將名單上報周恩來。

對於按什麼標準選拔「22大明星」,曾任文化部電影局黨史資料徵集委員辦公室主任的解治秀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他專門跑了文化部和電影局的檔案館,但沒有發現相關記錄。

而據中國電影資料館劉澍的文章《流光溢彩的22大明星》介紹,是根據周恩來的意見,按照各個廠的分配名額,平衡老、中、青三代演員的搭配比例,並考慮他們所演的影片的影響力,最後綜合評定了名單。

最後的名單為: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張瑞芳、趙丹、白楊、秦怡、王丹鳳、上官雲珠、孫道臨;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崔嵬、謝添、陳強、張平、于洋、于藍、謝芳;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龐學勤、張圓、金迪;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王心剛、田華、王曉棠。另外還有來自上海戲劇學院實驗話劇團、剛因《紅色娘子軍》一片紅透一時的祝希娟。

為什麼不多不少評22個影星?對此,有多種說法。

一個比較廣泛的說法是,這是仿照蘇聯的「22大人民影星」得來的。秦怡則向《中國新聞週刊》提供了一個傳聞:1961年,蘇共22大召開,「那時候不是批蘇修嘛,講著講著就出來了」,於是,「22大」之說就叫開了。

「政治合格非常重要」

但不管依據什麼標準,可以看出,這個標準是相對寬鬆的。

趙丹主演的《武訓傳》1951年全國公映,最初好評如潮,但很快被認為是「污蔑農民革命鬥爭、污蔑中國歷史、污蔑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飽受批判,在50年代初期發展成「新中國第一場政治運動」。但是,趙丹依然入選了「22大」。

于藍1950年主演的《翠崗紅旗》,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上本來被授予最佳影片獎,但由於國內有領導指責此片是「消極等待革命勝利」,率隊參加電影節的團長表示反對,最後只獲得最佳攝影獎。

在北影廠逼仄的老宿舍裏,91歲高齡的于藍著一件樸素的白底藍花襯衫,語調平和地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文聯還專門為這部影片開了一個會,但最後沒有同意批評意見。」

于藍的另一部影片《革命家庭》也是一波三折。此片由陶承的《我的一家》改編,編劇是夏衍。時任中央文教小組副組長的康生認為,此片歌頌左傾盲動主義路線。最後在中宣部副部長周揚的支持下,影片修改之後得以在1961年公映,于藍獲得了當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王曉棠後來瞭解到,分配給各個製片廠的指標不一樣,評選的標準也有所不同。八一廠原來上報了5個人,除了入選的王心剛、田華和她自己,還有另外兩個:一個是出演過《黎明前的黑暗》和《戰上海》等影片的劉季雲,一個是主演《上甘嶺》的高保成。

在王曉棠看來,劉季雲和高保成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沒被選上的原因,除了名額的限制,也有可能是「粉絲」還不夠多。

王曉棠對劉季雲記憶猶深。1958年,學京劇出身的他和王曉棠同時從總政文工團被調到八一電影製片廠。「不管給他什麼角色,重要的也好,群眾甲乙也罷,他都是一樣的創作態度。哪怕只給他一個後腦勺的鏡頭,他都要把小指甲弄成長長的,往後腦勺這麼撓一撓。」王曉棠豎起小指頭,比劃著對《中國新聞週刊》笑道。她思路清晰,一件事扯出去很遠,還能不動聲色再繞回來。

龐學勤則認為,入選「22大明星」,政治合格非常重要。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在約定的酒店見到龐學勤時,大堂裏有兩個中年人正小聲商量著,怎樣突破「封鎖」,靠近偶像。他們對龐學勤主演的《戰火中的青春》,念念不忘。

同為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演員,曾在《平原遊擊隊》裏主演李向陽的郭振清和在《甲午風雲》中飾演丁汝昌的浦克,「演技好,口碑好」,卻落選了。

「我有一條好,啥事沒有。革命老區出生,一直在解放區工作,沒被捕過,不會有叛變問題,也沒有生活作風問題。」龐學勤告訴《中國新聞週刊》。龐學勤後來曾出任珠海市文化局局長,83歲的他,戴一副茶色眼鏡,略帶東北口音,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長影的另一位優秀演員趙聯,出演過《青春之歌》《紅旗譜》等,在評選過程中正好從長影調到北影,因此錯失機會,讓人遺憾。

據說龐學勤當時的妻子、曾出演《冰上姐妹》的楊洸也是候選人之一,但是考慮到不能夫妻雙雙同時入選,因此作罷。

找不到明星的感覺

1962年春夏,全國各大影院的蘇聯明星照被撤下,換上了「22大明星」的照片。

雖然中影公司要求各製片廠為入選演員統一拍照,但最後掛出來的照片並不都是特意拍的。

八一廠的王曉棠剛拍完《鄂爾多斯風暴》,廠裏宣傳發行科為她留下了披白紗的秀麗照片。

龐學勤的照片是《戰火中的青春》結束後按慣例拍的用於宣傳的照片,上身是臨時找導演王炎借的西服,下麵穿著一條破褲子。

謝芳的照片,是1959年演完《青春之歌》後宣傳科所拍。

秦怡的照片是50年代拍的,紮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穿著農村姑娘的布衣裳。「一點都不像明星,老實巴交的。」她笑道。

北京市美術公司在征得文化部電影局局長陳荒煤的同意後,特地弄來「22大明星」的底片,製作成三四寸的小照片,並附上其作品的名字,通過新華社投放市場,在短短的8個月裏,共銷售出71萬余張。

「在當時如果誰能有一套22大明星的照片,那簡直是令人羡慕得不得了,絕不亞於今天年輕人的時尚程度。」解治秀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但是「盜版」也以最快的速度出現了。

據劉澍介紹,盜版照片中還出現了「各立山頭」的狀況。

東三省的「22大明星」照片,將長影的龐學勤排在首位,連長影廠賣的「22大」群像,也把龐學勤排在第一位。上海的「群像」中,趙丹排第一。北京和河北甚至自發添加了曾參演過《錦上添花》《青年魯班》的候補明星李長樂。

在強調國家和集體、批判個人名利思想的1960年代,「22大明星」們自己,對當明星卻並不敏感,甚至有些回避。

「去了電影院,也躲著,生怕被人看出來。所以光知道掛了你照片,但不知道是哪一張。」于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于藍的丈夫田方,時任電影局秘書長,兼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但他從未跟妻子談過「22大明星」之事,仿佛不知道妻子已成「明星」一樣。

時年27歲的謝芳當時只演過《青春之歌》,跟其他影星比起來,還是剛出道的小字輩。「成名了,這是組織上的安排,我接著拍戲唄!」77歲的她淡淡地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但1963年她演完《早春二月》之後出訪日本,《青春之歌》的劇照有一層樓高,她乘坐的小汽車在人群中艱難地移動,很多年輕人亢奮地追著車跑,她才回過神來,這就是成名了啊。

龐學勤也是偶然知道「明星」的滋味的。

1962年,龐學勤為拍攝《兵臨城下》路過北京,老同學趙聯、李孟堯邀他在北京新街口吃餃子。

「他們把我帶到新街口電影院,指著一張巨幅掛像給我看。我說,這人有點眼熟,怎麼像我呀!他們笑了,這就是你呀!」龐學勤笑著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可惜好景不長。

1963年12月12日毛澤東對文藝界發出第一個批示,稱:「許多共產黨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1964年6月27日,又發出第二個批示,認為文藝界「最近幾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由此,文化部以及各文藝單位開始整風,夏衍、陳荒煤等人受到批判。

1964年9月27日,文化部電影局發出《關於撤銷影院懸掛電影演員照片的通知》。

在全國電影院、工人俱樂部等放映場所懸掛了兩年零五個月的「22大明星」的大幅照片,從此消失。

(楊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