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 委員通道: 談經濟話改革共圓夢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13日在北京閉幕。閉幕會前,本次大會最後一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開啟,來自多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現場接受媒體採訪。

“‘委員通道’,通民心、道民意,委員有話講。”在主持人介紹下,9位委員相繼走上“通道”。

關於新經濟領域企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正面臨變化,數字經濟逐漸由主要以消費者為導向,轉為生產者導向。

“今年可能是5G元年。”他說,超級計算機發展使處理數據能力更強,人工智慧發展使分析數據能力更強,這些變化均使數字技術可以更好為企業賦能,同時還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說,支持民營企業走到今天的力量,是民營企業家千辛萬苦、苦幹實幹而來的;支持民營企業家不斷前行的根本力量,是身後有一個偉大的祖國。

他提到自己一段難忘的經歷:曾與團隊為攻克技術難關連續加班獲成功,離開實驗室時看到天未亮的街角,一對小夫妻下雪天在小吃攤忙活(同屬民營經濟的個體戶),讓他深刻感覺“空氣裡面彌漫著武漢的很好吃的熱乾麵的香味”並感動。

談到高德“千里眼”是20年來專注耕耘取得突破的一項高新技術後,他說,聚焦實業,聚焦自主創新,一定能實現夢想,為國家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走上“委員通道”,廣西來賓市副市長梁琰侃侃而談“甜蜜事業”。她說,來賓是在一片“甘蔗地”上建起來的新興城市,也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級市。這幾年,來賓柑橘種植面積逐漸增長,目前全市柑橘產量53萬噸。“我們意識到酒香也要去吆喝,”她表示,政府要為果農和商家搭建線上線下的平臺,不能坐等銷售,要主動出擊。

中國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長期關注垃圾秸稈焚燒綜合發電。“我們每個人既是垃圾的製造者,也是垃圾的受害者。”他透露,中國已培養一批包括光大國際在內的全球領先的垃圾發電企。

“在這裡我也向農民工朋友們報告一個好消息,人社部正在制定社會保障的管理服務條例,我也特別期盼我的一些建議能夠被採納。”農工黨寧夏主委戴秀英長期關注農民工問題,她希望,農民工能用國家的利好政策維護權益。

山東棗莊軍分區政委韋昌進在回答徵兵工作相關問題時說,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增強,學歷教育普及,新兵的綜合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

最後出場的是“三人組合”: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澳門金海集團董事長梁華,以及臺盟界別委員、福建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

陳卓禧針對如何讓香港與內地青年加強交流、增進感情提出建議。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了港青機會,他們可以在大灣區生活、交友、創業、圓夢。“祗要他們在大灣區更立體、更全面地瞭解了國家,我想他們就不會再有外人的感覺了。”

曾因一段在校內挺身維護國歌尊嚴的視頻,而廣為人知的陳校長說,高校有責任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守法負責。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梁華說,20年來,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澳門同胞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把澳門建設得更好。

駱沙鳴提出,加大閩南文化等兩岸祖地文化交流,增進台灣同胞的民族、國家認同。在為兩岸融合發展表達多個看法和建議中,他表示,要傾聽2300萬臺胞的所思所盼,以心交心,以情換情,相向融合,讓“兩岸一家親”成為“兩岸一家人”。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結,“相信我們都能夠成為兩岸統一的‘圓夢人’。”

政協委員談“一帶一路”:從謀篇佈局到精耕細作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正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階段轉向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階段,面對成就和質疑,促進高質量合作已是未來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帶一路”倡議給各方帶去滿滿的合作機遇,沿線國家獲得的實惠不勝枚舉。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此前曬出“成績單”,就是6年來各方努力的最佳註腳: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肯尼亞蒙內鐵路建成通車,累計為當地創造近5萬個工作崗位,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

迄今,已有15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檔,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邱小琪對記者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合作的重要倡議,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積極的歡迎。因為它不光對中國發展有積極意義,而且對世界各國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是中國給國際社會提供的一個最重要的“公共產品”。

截至2018年底,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貸款餘額約2500億美元。然而,部分聲音就此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加重了沿線國家的債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