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談改善營商環境 放管結合併重不可偏廢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15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談到改善營商環境的新措施時表示,要放管結合併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寬進就要嚴管,公平的准入、公正的監管是「鳥之兩翼」,不可偏廢。

在談及改革的具體行動時,李克強表示,政府的改革應該是更好地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即要圍著市場做文章,不是老給市場下指令,讓市場做什麼,而是要把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

在談及改善營商環境的新舉措時,李克強指出,通過幾年的「放管服」改革,營商環境的優化取得成效。改善營商環境,要放管結合併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減少審批程式、辦證辦照時間,應該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原則是一視同仁的。

「現在開辦企業拿營業執照的時間,經過幾年努力,已經從22天降到了8.5天,今年要力爭降到5天,有的地方可以降到3天,目前有的發達國家才1天。」李克強說。

他又指,寬進就要嚴管。公平的准入、公正的監管是「鳥之兩翼」,不可偏廢。監管要把規則公開透明,讓被監管者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監管不能搞選擇性監管、任性監管。要形成一種放和管結合、有效的制度性安排。

「減稅降費和簡政、公平監管,這是我們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激發市場活力的兩個重要的關鍵舉措。目的還是要讓中國經濟行穩致遠,而且活力四射。」李克強表示。

李克強記者會回應經濟、民生、外交等熱點問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5日上午在北京閉幕。閉幕會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中外記者時圍繞經濟、民生、外交等熱點問題,在近三小時的時間裡開誠佈公答中外記者十八問。

每年的全國人代會閉幕會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已是多年慣例。

在回應有關中國經濟發展問題時,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中國適度調低增速預期目標,用的是區間調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經濟增速相銜接,也表明中國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給市場發出的是穩定的信號。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首先要保就業。」他指出,中國要多措並舉,繼續保障重點人群就業,確保不出現零就業家庭。「實際上我們希望能夠實現去年的實際規模,也就是1300萬人以上的就業。」

今年,中國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李克強指出,這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性舉措。「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

在回應有關民生領域期待時,李克強表示,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抓住民生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一件一件去做。

他說,「一老一小」的問題,就是養老服務、托幼服務有困難。中國繼續加大養老機構、多功能幼兒園發展的力度,但還是跟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要創新機制,對接群眾需求,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談到「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時,李克強表示,今年,中國要盡力做兩方面的事:一是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門診用藥納入醫保,給予50%的報銷。二是要降低大病保險的起付線,提昇大病保險的報銷標準,讓上千萬人直接受益。

記者會上,外交話題也是一大熱點。談到半島問題,李克強表示,中國始終堅持半島無核化,希望保持半島的和平穩定,這個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

提及中美關係,李克強說,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一直向前,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還是應該本著合作比對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這個原則去推動中美關係,包括經貿關係的發展,這樣可以使兩國人民從中受惠。」

中俄互為最大鄰邦,合作會有哪些新突破?他說,70年來,中俄政治互信不斷增加,人文交流不斷深化。下一步,可以拓展領域。「要把能用的十八般武藝都用起來,鞏固中俄經貿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的成果,而且向翻番的目標邁進。」

李克強指出,中國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親誠惠容,也願意把「一帶一路」倡議和有關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對接,「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做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維護者、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