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須防桃花癬

  開春後,在年輕女性面頰、眼周等處常可見一些片狀紅斑,多伴有細碎鱗屑,俗稱「桃花癬」。雖然名字聽上去浪漫,但這些紅斑多伴瘙癢,女士們又不敢輕易抓撓,著實惱人。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就敍述了史湘雲等大觀園中的小姐們用「薔薇硝」

來治「桃花癬」,開因此而引發風波的故事情節。

「桃花癬」的分類

「桃花癬」雖然名稱有「癬」,但並不是我們現代通常所說的真菌感染引發的”癬」。根據各種文獻、史籍中的記錄和描述,「桃花癬」多發生於春季,多見於年輕女性面部,是以紅斑、鱗屑、瘙癢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皮膚疾病,可能包括現代醫學所指的白色糠瘳、季節性接觸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疾病。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紫外線含量增多,空氣中懸浮著花粉、柳絮等粉塵顆粒,青少年及皮膚敏感性較高者,尤其是女性,暴露在外的面部皮膚就可能出現一系列炎症反應,表現為瘙癢、紅斑、脫屑等。

•白色糠疹 又稱單純糠疹,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民間也有人認為其與蛔蟲寄生有關而稱其為「蟲斑」。其發病可能與皮膚乾燥及風吹日曬等外界因素有關,表現為面部出現多個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之後逐漸變為淺白色斑,上面有細小的糠秕樣鱗屑,一般無異常感覺。多於春季起病,夏秋季消退。

•季節性接觸性皮炎這是由花粉、柳絮等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女性多於男性。皮疹多局限在面頸部,表現為輕度紅斑、丘疹、脫屑、瘙癢,可於每年春秋季反復發作。

•日光性皮炎 又稱日曬傷,多為光敏性膚質的人於春夏季節日曬後,在曝光部位出的紅斑,呈淡紅或鮮紅色,嚴重者可出現水皰、糜爛;隨後紅斑顏色逐漸變暗、脫屑,留有色素沉著或減退。患者自覺燒灼感或刺癢感。

•脂溢性皮炎 這是發生在皮脂腺分佈比較豐富的部位(如鼻翼兩側、眉部、頭皮、耳後等處)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發病可能與皮脂分泌、馬拉色菌感染、精神因素、飲食辛辣油膩、日光照射等相關。主要表現為界限較清楚、略帶黃色痂皮或鱗屑的淡紅或暗紅色斑片,自覺輕度瘙癢。

四招防治「桃花癬」

一旦得了上述所謂的「桃花癬」,現在也沒有《紅樓夢》中所說的「桃花癬」特效藥「薔薇硝」,該怎麼辦?其實,不必過分擔心,雖然「薔薇硝」的成分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預防和治療「桃花癬」。

皮膚防護是基礎

「桃花癬」因各類外界致病因素誘發,故用各類理化手段阻隔,可有效預防和減輕症狀。如使用潤膚劑對皮膚進行保濕、防護;及時清洗面部,保持清潔;外出活動時做好防曬措施;等等。加強對皮膚的防護,減少與致病物質的接觸,是預防和治療「桃花癬」的基礎。

生活方式很重要

無論是否患了「桃花癬」,都應放鬆心情,舒暢情志,不要緊張焦慮;應清淡飲食,營養均衡,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食物及海鮮等發物;應規律起居,勞逸結合,不得熬夜勞累,從而調整好身體狀態,促進恢復,避免病情加重。

合理用藥來保障

如出現瘙癢等症狀,應及時就診,合理用藥治療。應注意的是,「桃花癬」並不是真菌感染性疾病,不應自行使用抗真菌類藥物。並且,「桃花癬」位於頭面部,幹萬不能使用成分不明的護膚品或「包治百病」的「三無」藥晉,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傷而追悔莫及。

中醫治療有特色

中醫對「桃花癬」有獨到的理解,常將「桃花癖」辨為血燥風熱、腸胃濕熱、肺經風熱等證。以乾燥性紅斑、瘙癢、脫屑為主要表現者,多屬於血熱風燥,治以清熱涼血怯風,可用生地15克、黃芩9克、防風9克、蟬蛻9克、知母9克、牛蒡子9克。面部紅斑伴有油膩性鱗屑、皮脂溢出者,多屬腸胃濕熱,治以清熱健脾利溫,可用白術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山藥9克、薏攻仁9克、茵陳18克、側柏葉15克。面頸部紅斑、丘疼、瘙庫,鱗屑不多,遇熱加重者,多屬肺經風熱,治以疏風清熱,可用桑葉9克、白菊花9克、連翹9克、薄荷3克、蘆根9克、知母9克。

除用藥以外,中醫主張飲食上可進一些清補脾肺、清熱利濕、清熱解毒的食物,如山藥、白扁豆、綠豆、苦瓜等。還可配置簡單的茶飲方,如:金銀花茶,方用金銀花5克、綠茶3克,功用清熱解毒;連玉茶,方用連翹10克、玉竹3克、綠茶5克,功用清熱散結;大青葉茶,方用大青葉5克、茉莉花3克,功用清熱涼血;莧英茶,方用馬齒莧5克、蒲公英3克、綠茶3克,功用清熱解毒止癢。以上茶飲方的製作方法均是先將草藥洗去灰塵雜質,再用200毫升左右的開水沖泡(可按比例增加水量及藥量),封蓋5~10分鐘後飲用,飲盡可再加水,直至味淡。但需注意,脾胃虛弱者慎用,女子體寒、月經遲而少者憤用。此外,體虛易乏者可加黃芪、甘草,心煩盜汗者可加竹葉、麥冬等。服用後如病情遷延變化,則應及時就診。

總而言之,春暖花開時節應注重預防皮膚疾病,防患於未然。若患「桃花癬」,應妥善處理,無須憂慮過度。若病情變化或加重,及時就診,則可保一季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