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自知大勢已去但仍提高「價碼」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與韓國瑜會面,達成諒解後,並未停歇,繼續策劃與王金平、朱立倫、郭台銘會面。昨日登場的是王金平,過程只有約四十分鐘。會後「循例」也是吳敦義並未與王金平一道會見媒體,而是由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程美華陪同王金平到中山廳召開記者會,然後也是由文傳會發出新聞稿。而王金平在記者會上逗留的時間僅約二分鐘,發表三點聲明後僅是隨意回答記者們一兩個問題,而不準備全面系統地向記者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更是以要趕行程為由,就匆匆離去。

王金平發表的三點聲明的內容是,對於黨中央要提出的初選辦法,他特別表達三點意見提供黨中央參考,第一、國民黨是民主政黨,這個民主政黨,一定不能因人設事。第二、初選辦法符合公平公正原則。第三、重申一路參選到底的信心與決心。

當媒體追問,如果初選要辦辯論,會參加嗎?王金平說,這個他昨天回應過,他非常願意。至於是否希望所有候選人都能參加辯論?王金平說,黨有黨的提名作業,他予以尊重。而高雄市長韓國瑜似乎沒有參加辯論的意願?王則回說,他談他個人不談其他人。

此顯示,在強大的「韓流」與「台風」雙重並加疊襲擊之下,王金平知道自己參選「總統」的大勢已去,無論黨中央最後確定運用何種方式來決定「總統」參選人,都不會輪到自己。但他還要提高價碼,目的是要共享國民黨即將獲得的勝利成果。卻又不敢硬來,擔心將會適得其反,因而又適當地留有餘地。

王金平的三點聲明,明顯地是要反對吳敦義為「遷就」韓國瑜,日前在中常會上綜合中常委們提出的各種提案,最後作出裁示,把主動表態參與「總統」初選的候選人,以及被動有意參選「總統」的候選人,全部納入初選機制,黨中央會逐一克服每位候選人的困難,讓他們都能夠納入此次初選,並以「全民調」決定「總統」候選人。並認為這不是民主政黨應有的所為,不符公平公正的原則。

但是,王金平卻又不敢直接明說,而且借助香港《明報》四月三十日刊登署名「馬家輝」所撰《他們與蠢的距離》一文,痛批國民黨將傳統的「三七制」民調轉為「全民調」,並主動把高雄市長韓國瑜放入初選名單的做法,簡直是「保韓條款」。

但主持了二十多年最能體現民主制度的「立法院」的王金平,似乎是忘記了民主制度的最高境界,就是以「人頭」代替「拳頭」,「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既然國民黨中央通過的決議,就是「民主集中製」的體現,王金平即使是有意見而且也可以保留個人意見,但也得服從遵守。何況,王金平展示的香港《明報》來論,也只是批評「全民調」,而還沒有提到將被動的參選人也納入民調,更沒有提到「徵召」。

誠然,「全民調」對王金平極為不利,因而他主張採用傳統的「三分黨員投票,七分民調」,王金平是寄望於「黨內投票」部分。實際上,「九合一」選舉後的這幾個月來,他就頻密走動基層,尤其是地方派系勢力「龍頭」,爭取他們在「三分黨員投票」中,支持自己。而據說其工作也有所進展,這是不同於贊同「全民調」的朱立倫的,朱立倫認為自己的民調較高,採用「全民調」對自己有利。

但是,王金平和朱立倫當時的「算計」,並沒有將韓國瑜,還有後來的郭台銘「計算」在內。實際上,在韓國瑜和郭台銘先後加入戰局之後,即使是「三分黨員投票,七分民調」,王金平也沒有贏的機會,採用「全民調」朱立倫得也不可能取勝。在「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仍然存在,而韓國瑜、郭台銘也可以將「不信任國民黨」的情緒有所化解,因而國民黨將能重新奪回政權的難得機會面前,無論是地方派系勢力,還是「討厭民進黨」的非國民黨籍民眾,都極為擔憂國民黨會錯失此良機,因而不會將勝選的願景託付給本來就是勝選機率不高的王金平。

實際上,王金平所仗恃的「三分黨員投票」,是地方派系勢力。但不要忘記,在「九合一」選舉中,地方派系之所以聽從王金平的號召及協調,是以國民黨為背景的,是服從「國民黨勝選」的核心利益的。王金平如果脫離了國民黨,王金平就甚麼也不是,只是王金平自己。就象古希臘神話的巨人安泰一樣,只要雙腳脫離大地,就不是勇士,更沒有力量,甚麼也幹不成。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有韓國瑜或郭台銘入局的話,王金平堅持「三分黨員投票」,不但這個主張將會得到中南部地方勢力的支持,而且在實施「黨員投票」時,可能會囊括地方派系實勢力可以支配的黨員的選票。如果黨中央「忽視」王金平的主張,「迫使」王金平脫黨參選,地方派系勢力也可能會「陪佢玩」。但是,當韓國瑜和郭台銘「橫空出世」,使得國民黨勝選的機率大升後,已經是處於「久旱盼雲霓」的國民黨人及其支持者,還有那些「討厭民進黨」的非藍軍選民,又有誰會願意去支持王金平?無論是王金平參加國民黨內初選,還是脫黨自行參選,都將得不到他們的選票。何況,王金平倘是脫黨參選,必須徵集二十七萬張選民連署書,這是一項龐大的工作,還有選舉經費的籌措。王金平雖然人脈關係不錯,但在沒有政黨背景之下,如何能行事?

因此,王金平昨日的匆匆離去,不願接受媒體系統全面的採訪,其中一個不願直接面對的問題,就是倘黨中央「一意孤行」,他是否會脫黨參選。此前,當王金平身邊的人曾經放風,倘國民黨的初選程序不合王金平的心意,王金平將會脫黨參選。這確也讓吳敦義緊張了一陣子,而王金平也在竊喜,此招果然有效。但目前的情況卻是,在韓國瑜、郭台銘先後參選之後,王金平此招的「武功」已被廢掉,倘再繼續使用,就將適得其反,不要說是真的脫黨參選,將會導致他永遠離開政治舞台,就只是既要留在黨內又要「放風」,也將會影響勝選後分享勝利成果的權利。

因此,王金平昨日的三點聲明,只是表態,否則連這樣的態度也不表達,此前自己的堅持,就將完全是不具正當性和合理性,自我否定。而且,王金平也需以此來繼續保持高壓,作為自己謀取最高利益的「籌碼」。但又不敢過於強硬,以免「籌碼」變質,過猶不及,只是拿香港《明報》的文章來說事。可見,王金平還是拿捏得較為準確。實際上,不少人都分析認為,時至如今,王金平已經知道自己參選「總統」的機會,是「大勢已去」,因而只能是以繼續較高「籌碼」的「價位」,來換取黨中央再次為他修訂「不分區立委」提名規例,第四次提名他為「不分區立委」參選人,並將他擺放在「安全位置」內。在當選後,籍著國民黨奪得「立委」議席過半的優勢,再次當選「立法院長」,延續政治生命四年。

這對於國民黨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符合最大公約數的好事。而且還有一個好處,九四由於「不分區立委」是建基於黨籍之上的,退黨後就失去「立委」議席,不像「區域立委」退黨後其議席仍然有效。因此,將王金平繼續擺放在「不分區立委」,也有利於加強對他的牽制。更重要的是,提名一位絕對忠心的黨籍「立委」參選「立法院」副院長,並為其「保駕護航」保證他當選,就可實現對王金平的「就地監督」。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