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座談會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13日上午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座談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及兩岸各界人士約100人出席。

與會人士圍繞「兩岸關係與民族復興」主題及携手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維護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開展對話協商,達成多項積極共識,提出如下共同倡議:

一、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在民族復興進程中,台灣同胞不應缺席,也不會缺席。兩岸同胞携手同心,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爲共圓民族復興之夢而不懈奮鬥。

二、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過去這些年兩岸關係實踐充分表明,堅持這一基礎,兩岸關係就能不斷發展,兩岸同胞利益福祉就能不斷增進。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兩岸有識之士應倍加珍惜、維護鞏固這一基礎,加强交流互動和對話協商,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台海和平穩定大局。

三、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大陸方面繼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持續推動落實惠及臺胞臺企的「31條措施」,不斷推出新的惠臺利民舉措;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努力推動兩岸應通盡通,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支持台灣企業轉型發展,參與大陸「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建設等;推動兩岸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讓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在兩岸交流合作中有更多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

四、加強兩岸基層交流。支持認同「九二共識」的台灣有關縣市、團體和人士與大陸深化交流合作;擴大臺灣農漁產品在大陸銷售,包括利用上海進博會等平臺,進一步暢通渠道,增加便利,直接惠及基層農漁民;加强兩岸旅游業合作,向大陸民衆推廣台灣特色旅游産品,提供更多更好服務;推動兩岸社區、村鎮、婦女、工會、民俗、宗親等多面向交流,加深兩岸基層民衆相互瞭解,增進同胞親情,拉近心理距離。

五、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爲台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持續優化環境,積極搭建平臺;充分發揮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作用,支持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鼓勵兩岸青年團結友愛、携手打拼;豐富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形式,增進兩岸青年彼此瞭解和友誼,爲兩岸青年共享機遇、共謀發展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多機會,幫助台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六、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意涵積極向上、兩岸同胞廣泛參與的文化交流活動,反對各種名目的「去中國化」「文化台獨」行徑,增進兩岸同胞中華文化認同和中華民族認同,促進心靈契合。

台灣高層次人才入閩覓職

【中新社福州5月13日電】福建師範大學第二屆“海外英才論壇”13日在福州舉行,吸引不少台灣高層次人才前來覓職。有與會台灣高層次人才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來大陸就業創業正成爲越來越多台灣人才的選擇。

當天,福建師範大學校長王長平在開幕致辭中,真誠邀請海外英才加盟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委組織部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委人才辦副主任梁建徽亦介紹人才政策,歡迎各位海外英才來閩考察。

參加論壇的海外英才參觀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展覽館,考察學校教學科研條件,幷就相關學科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洽談工作意向和協議。

王長平透露,此次論壇面向全球英才發出邀請,共收到來自全球近330餘份報名材料;經評定篩選,最終共有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57所知名學府或科研院所的58位青年英才參會。他期許該校教師資源以國際化、多元化的視野,從不同的方面利用整個教育的資源來培養學生。

福建近年實施師資閩台聯合培養計劃和台灣全職教師引進與資助計劃,幷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提昇教育國際化水平。本届論壇在台灣高人次人才群體中引發關注。

來自臺北的與會者鄭家銓告訴記者,他的本科、研究生階段在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就讀,在上海體育學院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台灣人才到福建就業創業,“各方面資源比以往提高相當多。”

鄭家銓表示,隨著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一系列舉措出臺,包括他在內的許多台灣人才打算繼續留在大陸工作、生活。

來自台灣高雄的尤啓良畢業于美國休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從事教學媒體設計與研究。他表示,福建跟台灣特別近,生活環境、氣候、人文類似,令他消除陌生感。“未來空間也蠻大的,所以剛好在面臨自己生涯規劃、轉折點的時候,願意到福建來試試。”

臺北消息: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6月舉辦,兩岸青年短片大賽也在近日公布入圍名單。44名作品入選的兩岸青年電影人將參加上海電影節,其中10部影片會在電影節專場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