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的世園會

4月29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簡稱北京世園會)將在北京延慶拉開帷幕。

這次盛會的主題是「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理念是「讓園藝融入自然,讓自然感動心靈」。主辦方希望把北京世園會打造成花卉園藝領域的國際盛會,通過展示各國綠色發展的最新成果,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北京世園會是繼昆明世園會、上海世博會和首屆進博會之後,中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

在162天的會期中,將舉辦各類活動2500多場次,預計有1600萬人次參觀。參展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約有110個,非官方參展方120多個,刷新世園會參展方歷史紀錄。

據北京世園局透露,本屆世園會還將是科技發展新生態的展示舞臺,5G網路覆蓋主要場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廣泛應用。

百園之園

《中國新聞週刊》從北京世園局瞭解到,北京世園會園區總體格局為「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

「一心」即核心景觀區,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植物館、演藝中心五大主場館拔地而起,蔚為壯觀。「兩軸」是山水園藝軸和世界園藝軸。「三帶」包括媯河生態休閒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和園藝科技發展帶。「多片區」包括世界園藝展示區、中國園藝展示區、自然生態展示區、生活園藝展示區、教育與未來展示區等。

從今年4月底到10月初,廣大遊客既可以在世園會的室內展館中觀光遊覽,也可以在國家和國際組織展園、省市區展園裏一睹為快;既能感受園藝文化、體驗生態魅力,也能觸摸前沿技術、享受優質服務。

比如,國際館由94朵「花傘」簇擁而成的「鋼鐵花海」,設計新穎獨特,造型充滿美感,還兼具遮陽、太陽能光伏和雨水收集的多元功能,實現了人文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據悉,此次世園會將集中展示來自本土及世界各國的特色植物、園林園藝,並將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

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介紹,北京世園會將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全產業鏈彙集世界植物新優產品,展示花卉、果蔬、中藥植物、茶等多類植物,其中包括中國特色花卉、鄉土花卉、自育新優花卉等1200多個花卉品種。

屆時,遊客不僅能盡賞牡丹、荷花、蘭花、月季、茶花、杜鵑等40多種中國名花以及40多種具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還能與世界各大洲的特色花卉植物「親密接觸」。

在布展上,北京世園局園藝部副部長郭佳介紹說,園區的百果園,突出「新優」,打造彙集新優品種、技術兼具文化科普功能的景觀式展園;百蔬園,突出「鮮活」,全方面展示有滋有味、多姿多彩的蔬菜,形成特色休閒體驗園;百草園,突出「傳承」,帶領遊客感知中草藥的發展及演變,體驗百草、本草、藥草帶來的健康生活。

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各具特色的100個室外展園,是北京世園會一大看點。由於室外展園眾多,本屆世園會又被稱為「百園之園」。周劍平表示,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造園手段、豐富多彩的植物在園區內展示,一園之內可遍閱各國風情,看各國不同的文化。

中華園藝展示區包括31個國內省區市展園和港澳臺展園,以及25個科研院所及企業展園,世界園藝展示區包括34個獨立展園和7個聯合展園。北京世園局招展二部部長盧峰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各省在展園建設過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呈現當地的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風情。

北京世園會期間,將舉辦「省區市日」活動,集中開展推介會、文藝演出和經貿交流活動。這些活動突出開放合作和地方特點,將集中展現各地花卉園藝精品和科技創新成果,宣傳推廣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文化名片,反映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成就。

同時,世園會還吸引了企業的加入,除百果園、百樹園、百草園外,在大師園區邀請了來自英國、日本、比利時、荷蘭等國著名的園藝界大師籌建自己的展園,如荷蘭的設計作品《韶華》,把園藝與哲理融合,日本設計師則把對《桃花源記》的理解與其幼時成長的鄉村進行關聯。

北京世園局招展一部部長焦彧童表示,「各國都對北京世園會很重視,不僅把北京世園會當成展示本國園藝文化特色、園藝最新成果的平臺,還作為推薦本國旅遊資源的視窗,希望加強與中國在園藝和農業領域的合作交流。」

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江澤慧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世園會期間將舉辦牡丹、月季、蘭花、菊花、盆景、組合盆栽、2019世界花藝大賽等7大國際競賽,「希望能全面展示世界花卉園藝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促進世界花卉園藝界的交流與合作。」

郭佳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以「牡丹大賽」為例,屆時,100多家國內外參賽者將同台競技,觀眾不僅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牡丹品種的「老祖宗」,即矮牡丹、紫斑牡丹、楊山牡丹等9個牡丹原種,還將看到用傳統培育技術和現代育種技術培育的各類牡丹新品。

綠色世園

本屆世園會的主題是「綠色生活,美麗家園」。「北京世園會應成為綠色、低碳、生態的典範」,北京世園局副局長葉大華說,「世園會園區充分保留了原來山水農田的肌理,減少了對原有生態系統的干擾,並引入了生物多樣性。」

「生態優先、師法自然」是本屆世園會的規劃理念之一。北京世園局總體規劃部部長董輝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北京世園會在規劃設計時保留了原有的山水肌理,保留了園區內原本生長的約5萬棵樹,用原有植物構建了整個園區的大框架。同時考慮到園區生物多樣性和景觀需要,按照世園會最終效果的要求,進行了植物的補種,種下了10多萬棵喬灌木。

園區核心景觀區媯汭湖,原來是一片魚塘,經過清淤,被營造成湖面景觀,其產生的土方就近堆築成25米高的園區最高點「天田山」,其上建造永寧閣,供遊人俯瞰整個園區。

董輝介紹,考慮到「海綿園區」的建設理念,園區加強了雨水收集與利用。園區建設了長約20公里的生態草溝,下凹綠地雨水收集率不小於60%,道路廣場鋪裝透水率不小於70%。

為保障水體水質,還設置了沉砂池等過濾雨水。國際館花傘的立柱則可以將收集屋面雨水,使其滲入蓄水池,當雨水過多時,將會流入排水溝,用於景觀用水、綠化用水、路面沖洗等。雨水通過草溝、旱溪、礫石溝等不同方式匯入水體,最大限度實現雨水在園區的自然積存、滲透和淨化。

場館建設中,還體現了「綠色節能」的理念。據董輝介紹,以中國館為例,大部分展館置於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築結構的保濕隔熱性能,降低建築物採暖降溫能耗。

國際館外立面採用玻璃幕牆,並在頂面設計了天窗,最大限度保證場館的自然採光和通透性,同時採用新型光伏發電材料,提高光伏發電效率,用於整個建築的內照明、動力等用能需求。

世園機遇

本屆世園會被譽為「長城腳下的世園會」,突出特點是「層次高、規模大、活動多、創新強」,對中國花卉園藝產業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的帶動效應也不言而喻。

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中心、重要的花卉消費國和花卉進出口貿易國,花卉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一。

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江澤慧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中國花卉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發展壯大,全國花卉面積從1984年的1.4萬公頃發展到2017年的140萬公頃,銷售額從6億元擴大到1533億元,出口額從幾千萬美元上升到6億多美元。

在她看來,北京世園會將展現中國和世界各地花卉園藝的最新品種、最新技術、最新理念、最新成果,展現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就、展示花卉園藝發展水準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這將為全球花卉園藝合作帶來新機遇。

此外,籌辦世園會給延慶當地帶來發展機遇。

北京市延慶區區長於波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北京世園會將帶來1600萬國內外遊客,延慶將緊抓世園會契機,加速構建綠色「高精尖」產業體系,努力建設綠色發展聚寶盆。

於波表示,籌辦世園會使延慶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速推進,道路交通設施大幅提升、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也取得長足進步。目前,京禮高速全面建成通車,京張高鐵延慶段即將通車。

於波介紹說,借力北京世園會,延慶期待在兩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方面聚力發展全域旅遊,另一方面持續壯大園藝產業。

據悉,延慶已編制完成《全域旅遊空間規劃》,將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以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建設為重點,以中高端旅遊休閒度假目的地建設為目標,加快提升吃、住、行、遊、購、娛品質。

在園藝產業方面,目前中關村現代園藝產業創新中心已落戶延慶,發佈了促進現代園藝產業創新發展等若干措施,成功引進了園藝花卉類企業34家、科研機構10家。現代園藝產業聚集區「一區多園」總體佈局初步形成。

下一步,延慶將繼續推進產業園用地和重點專案建設,進一步加速建設現代園藝產業集聚區,壯大「一區多園」。

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表示,舉辦世園會,是個特別難得的機會,讓延慶走出北京,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通過世園會,延慶的基礎設施、管理水準能得到充分的提升,民眾的眼界也會更加開闊,這種影響是無形的、持續的。

(鮑安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