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 指建築物高度限制不足

【本報訊】“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認為,澳門歷史城區(C 1110)有兩個主要及緊急保護問題,即東望洋斜巷未完工建築的額外樓層以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一帶建築的建築物高度限制不足。

有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9年8月3日的最新消息,文化局代局長回覆議員關於文遺保育及檢討“限高批示”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文化局分別於一七年及去年(2018)先後兩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有關東望洋斜巷十八至二十號地段未完成樓宇的情況。直至目前為止,包括世界遺產委員會今年五月公佈的決議草案,文化局至今未收到該委員會就報告中對東望洋斜巷十八至二十號地段未完成樓宇的處理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見。”

關注組認為,明顯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誤導議員及市民大眾!

澳門特區政府於2018年11月28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報告中提及,曾作出巨大努力與相關樓宇(東望洋斜巷爛尾樓)的發展商談判,尋求解決辦法。但完全沒有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達會同意東望洋斜巷爛尾樓保留已建高度!

2017年4月28日澳門特區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的報告中強調信守國際承諾,強調832008 號行政長官批示,制訂東望洋燈塔周邊區域興建的樓宇容許的最高海拔高度,完全沒有提及東望洋斜巷爛尾樓處理方法!因此,毫不奇怪,“文化局至今未收到該委員會就報告中對東望洋斜巷十八至二十號地段未完成樓宇的處理方法提出不同的意見”

“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已聯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不應對這兩個問題保持沉默。這些建築物將嚴重損害澳門歷史城區最高點 – 東望洋燈塔的景觀和視覺完整性。 我們真誠地希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能夠緊急聯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出對這些問題的關注,並提供專業建議,以降低這些建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