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二十年社會福利飛速發展

隨着本澳人口老齡化,長者的社會福利政策越來越重要,關乎本澳居民的晚年生活。社會工作局表示,本澳回歸祖國二十年,社會福利服務投放增幅超過十四倍,當中安老院由原來十七家增至去年底共有廿一家,預計年底將新增一家受資助安老院,屆時宿位共增至二千四百個。同時,當局預計今年第二季完成“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服務使用者資料庫”,以更好掌握長者生活狀況。

回顧二十年,受惠於澳門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特區政府多年來不斷加大社會福利服務投放,包括資助民間機構、調整各項社會福利如敬老金、殘疾津貼和援助金等,總體開支由一九九九年約一億七千萬元,增至去年逾二十六億七千一百萬元,增幅超過十四倍。當中,受資助社會服務設施數目由回歸初期約一百六十家,增至去年約二百五十家,增幅為五成,政府資助民間機構的金額也由回歸初期的一億多元,增加至去年逾十四億元,增幅為十三倍;各類社會福利服務的受惠人次,由回歸初期八萬多人次,提升至去年二百五十多萬人次,增幅逾三十倍,認為這些都是有賴社服界多年來與政府衷誠合作。社會福利服務發展至今天,已形成系統化、專業化和多元化的龐大服務體系。

長者服務方面,據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本澳有約六千九百七十七名獨居長者,佔長者人口逾一成一。為掌握獨居長者的生活現況和服務需要,社會工作局設立“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服務使用者資料庫”,主要收集“獨居長者連網支援計劃”、“平安通呼援服務”、“長者關懷服務網絡”的服務使用者數據,了解獨居長者生活情況並作為規劃獨居長者政策的參考依據。現時當局正篩選和整理有關資料,預計今年第二季可完成,相信屆時將在數據資料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獨居長者的相關服務。

同時,當局會透過各方式支援獨居長者和兩老家庭的服務需要,如鼓勵長者服務機構組織義工探訪慰問長者,發掘社區的隱蔽獨居長者,加強其社區支援網絡;推出資助計劃為獨居長者及年老夫婦提供免費的家居安全評估及設備安裝服務,以及支持家居照顧和支援服務隊和中心開展長者文娛康體活動,提高長者社會參與度。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澳門特區失智症服務發展研究》估算,本澳現約有逾四千名失智症患者,政府持續落實執行“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中,有關失智症服務發展的措施,包括拓展失智症的評估工作、開設專門的失智症服務設施、培訓專業人員、推出戶外平安通呼援服務、建構社區防走失和個案通報機制、建立失智症資料庫等。

行動計劃的長期階段將開展《二○二六年至二○三五年失智症服務十年規劃政策藍圖研究》,屆時將透過檢視本澳失智症相關服務的推行情況和成效、人口老化的發展情況,持續優化和完善相關措施,並訂定二○二六年至二○三五年的失智症服務發展藍圖,以應對本澳老齡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尤其近十年間,政府各項民生措施都做得不俗,居民有目共睹,各項民生工作做得不俗,如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障體系、加強支持社區及家庭服務拓展、《家暴法》出台、增加托額和調整托兒服務比例,及按各規劃日程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等,成績有目共睹。

在長者服務方面,政府近年積極投放資源拓展長者福利和服務,不斷完善長者們的生活素質。同時,因應社會人口老齡化,有不少長者退休後仍有心有力有意繼續服務社會,建議政府或可考慮參考鄰近地區做法,制訂措施推動社會更多企業願意聘用長者,或鼓勵公司增設延聘制度等,優先聘請滿六十五歲仍有意工作的長者員工,讓長者們都能獲得公平的就業機會。

此外,特區政府正積極配合珠海橫琴整體規劃及發展方向,設置綜合民生項目,現正規劃開展具家庭及長者服務功能的社會服務設施,以利於支援及鞏固個人及家庭,強化家庭功能,提升家庭生活質素;亦為長者提供多元化、貼心的個案支援服務,擴闊長者的生活圈子,培養長者的興趣,愉快地在社區內生活。

同時,本澳現時的雙層式社會保障政策,很大程度上已能配合居民返回內地工作、學習、生活或養老。本澳居民在收取社會保障養老金等給付方面,不會受到區域限制,居民還可透過粵澳在生證明協查合作計劃、銀行轉帳養老金、殘疾金及非強制央積金政府撥款至受領人內地的銀行帳戶等便利措施,繼續收取有關的款項,免卻長者兩地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