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區政府重視擋潮閘環境評估說起

內港擋潮閘的第一階段環評報告,已經完成,現正進行第二階段的環評報告公示。由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珠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工作,經結合現場調研、數據資料及社會各界意見後,環評單位已於七月基本完成《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該《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主要針對環境特點、水文情勢及水環境、生態環境、施工期間等影響作出分析論證,報告認為內港擋潮閘建設後,對上游及工程區域水文情況未有產生明顯影響、對水陸地生態系統未有顯著不利影響。綜合而言,報告書認為內港擋潮閘工程建設具可行性,符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劃要求。

當然,該「報告書」也承認,內港擋潮閘施工期間,將會對工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會有一定影響,因此建議採取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包括:工地廢污水須經處理才可排放、分段施工以避開經濟魚蝦類繁殖季節、控制開挖作業對懸浮泥沙產生的污染、設置施工圍板及灑水車以減少粉塵影響範圍、工程邊界設置隔音屏障及限定施工時間、妥善處理建築廢料等,確保減低對工程區域內的環境影響。

從該「報告書」的結論來看,內港擋潮閘的本身,對周邊地區的整體環境不會構成較大的影響,因而該工程項目建設符合相關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及有關環保規劃的要求。而可能會對周邊整體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在擋潮閘興建施工的階段,因而必須採取相應的預防及改善措施。

在公佈《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後,現正進行第二階段的公示,公眾可於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下載《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及意見表,並於九月十日之前,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向土地工務運輸局或環評單位提出意見及建議。按照此前工務局在其他大型工程或規劃進行諮詢的規律,可能會根據收集的意見和建議,對《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進行補充修改,從而形成《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諮詢文本》,再次進行公示(第三次),繼續收集意見和建議,最後形成《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正式文本。

澳門特區政府對內港擋潮閘工程專門進行環評,而且無論是實施的方式,邀請內地極具權威性及專業性的機構進行環境評估工作,及向全澳居民尤其是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公示及諮詢,還是相關機構研擬的《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其認真程度,圖表極為詳盡,不是內行人真是看不懂。這顯示,特區政府對擋潮閘的環評是極為認真的。這除了是要對澳門特區和居民,包括澳門特區的「環保戰士」負責之外,也是要對澳門周邊地區的政府和居民尤其是環保人士負責並作出交代。

實際上,當今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到跨越境內不同行政區域,甚至是跨越國境。上游國興建水電站或水庫,勢必影響下游國的用水,並被上升到國家安全的位階。印度就對我國計劃在雅魯藏布江修建水電站耿耿於懷,認為等於中國給印度恒河的水資源裝了一個水龍頭,可以任意控制流向印度的河水流量,近幾年來一直在交涉。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則是另一種形態,是我國與湄公河五國共同發起和建設的新型次區域合作平台,旨在深化六國睦鄰友好合作,促進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地區國家發展差距,助力東盟一體化建設和地區一體化進程,為推進南南合作、落實聯合國二零三零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新貢獻。各方將為建設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將瀾湄合作打造成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金字招牌」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台而共同努力。

而澳門內港擋潮閘對周邊地區的影響,由於地理位置,主要是對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的水文情勢及水環境、生態環境等產生影響;在施工期間,還將會對周邊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幾個城市都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兄弟城市,因而必須將環評報告做在前面,並提出預防和消除這些影響到措施,盡量減少朋友們的疑慮。當然,更是對澳門特區自己負責。

其實,說起因果關係,內港經常發生淹浸,在颱風來襲時更是形成重大的災害,本來就是周邊地區瘋狂進行填海工程所造成,因而今次特區政府的環評報告,是「倒過來」。實際上,澳門內港同樣的地理環境,同樣經常有颱風來襲,過去的水淹現象並不嚴重,即使是颱風來襲,也未曾發生過「沒頂性」的「海水入城」。但近年來卻越發嚴重,就是周邊地區進行大量填海造地工程形成。其效應,多少與錢塘江大潮有些相似。同樣的潮水量,從寬闊的江口湧到收窄的河道後,就會形成高浪。而澳門周邊的填海造地工程,就等於是填平了「蓄潮池」,讓湧來的潮水無處疏散,只好往內港「鑽」。而擋潮閘的環評報告,使用了大量的數據,說明不會對周邊地區造成「倒灌」效果,就反證了上述的澳門內港經常水淹的成因。

對於澳門內港的水患,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曾多次提出建議或提案,也得到中央相關部會和廣東省政府的回复,並達成興建擋潮閘等設施的共識。但可能是居安思危的思維認識並不足夠,也有可能是遭遇周邊地區的疑慮,尤其是在環境保育,並擔心被擋潮閘阻擋在外的潮水,會湧到其他地區形成「錢塘潮」那樣的效應。

因此,擋潮閘等工程計劃就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直到「天鴿」一役,造成重大損失,勞動到首次動用解放軍救災,這才使從特區到中央,還有廣東省,才知問題的嚴重性,真正動了起來。但時隔兩年仍未能動工,除了是要選擇最佳的工程方案之外,環評也是重要原因。而特區政府不惜動用巨款,聘請權威專業機構進行環評報告,應可釋疑。這也可見行政長官崔世安對周邊城市朋友的尊重。

其實,擋潮閘建好後,並非經常使用。一來船艇要進出港,不可能長期落閘;二來主要是抗禦颱風,而颱風一年也就是三幾次,即使是平常狀態下的「初三十八大潮」期間,也只是兩三個小時而已。不過,據工務局代表說,擋潮閘關閉閘門需要一點五個小時,是否可採用更先進的開閘機?三峽大壩的船閘,閘門面積更大,水壓力擔任更大,據說開閉閘也是半個小時左右。這是應當取經參考的。

擋潮閘的設想只是一個方面,其實還有其他因素。其一是澳門內部的排澇能力,當雨量極大而潮水也上升時,如何及時排泄雨水?現在有的城市正在推廣「海綿城市」,香港特區近年也修建了巨大的地下蓄水池。這是一個好辦法,澳門的司打口的蓄洪池構思可能就是受此啟發,倘構思成熟,就應當盡快上馬動工。

其二是內港的上游前山河,在遇到極大的雨量,可能會令沿岸地區受淹,威脅「格力」等重要大型企業時,可能會打開石角咀水閘洩洪,而此時恰遇擋潮閘關閉,未能及時泄出大海,勢必湧入澳門。那麼,擋潮閘本身的優勢再好,也被來自上游的洪水所抵消,反而成為「有害之物」。

這些,都是新一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必須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