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在網絡時代威力倍增

  輿論戰,古今中外一直存在,敵對雙方都想通過這種手段瓦解對方陣營,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目標以民眾為主,本質上就是爭奪民心。

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輿論戰也來到了網路時代,打得最熱鬧,引發全球關注的輿論戰,莫過去年美國大選中的特朗普與希拉蕊兩個陣營,至今餘波未消,特朗普跟美國傳統輿論界還在口誅筆伐之中。

在一戰、二戰都有戰地宣傳,決定勝負還是軍事力量。直到進入冷戰時代,輿論戰才被賦於了更重要的使命——顛覆對方政權。

傳單和電波是有效的輿論戰手段

有人說輿論這東西不可怕,因為你有獨立思考能力,說這話時候,你可曾想過,你到超市買速食麵,首先會想到哪個牌子?你買礦泉水,首先會想到哪個牌子?哪怕買避孕套,你腦子裏也有個品牌,不是嗎?

只要是精神正常的人,都躲不過廣告轟炸,轟炸過後,你腦海裏就被植入某個品牌,形成條件反射。只有精神錯亂的人才會在買避孕套的時候想到張小泉剪刀。廣告就是輿論引導的一種,輿論具有商業利益,也具有政治價值。

1949年之後,在臺灣省貼共產黨標語會被槍斃,同樣,摸黑上街在大陸貼「反動標語」也會被扭送公安機關,雙方都是嚴防死守,沒有什麼客氣的。標語貼不成,臺灣「心戰」部門就得另想辦法,那麼,空飄氣球就成了最佳手段之一。

氣球宣傳,也不是臺灣發明的,在二戰時候就有過,冷戰時曾風靡歐洲。西方為了將自己的傳單,標語,紀念品送進蘇聯和東歐地區,開創了「氣球+廣播」的輿論戰模式,發射站就建在西德與東德邊境。

氣球是特製的,成本比較高,裏面充入氦氣,除了傳單,還有小牙刷、撲克牌、打火機等小玩意,這樣可以讓撿到的人有獲得感,再告訴別的鄉民。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歐洲「氣球行動」取得了良好的煽動效應,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動盪和暴亂。傳單都很簡潔明瞭,最流行的句子是:這裏沒有境外敵對勢力,沒有外國陰謀,唯一敵對勢力就是蘇聯,唯一的陰謀就是共產主義。

臺灣這邊可一直沒停下來,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臺灣還在向大陸進行氣球戰術,浙閩沿海鄉鎮經常能撿到這種東西,裏面有香水照片,主要女明星是清純可愛的蔡幸娟,下麵加一行煽動性的句子。

最厲害的輿論工具當然不是氣球,而是電波。報紙雜誌這些主要工具都掌握在對方手中,電波則是不限空間自由傳遞的,與民眾可以零距離接觸。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對中國大陸進行電臺宣傳主要有四家:美國之音、ZY亞洲電臺、蘇聯對華廣播、臺灣地區電臺。它們往往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波段鄰近,清晰度還高於我們的電臺,一調就能調到。現在的「90後」應當都沒聽說過干擾台,以前我們就是用干擾台來對付電波宣傳的。

當年收聽這些電臺的人,如果被發現,街道、單位會找你,一般稱為「收聽敵臺」,如果你聽了,還要傳播,那就是構成犯罪了。有人現在會故作開明的譏笑那時封閉保守,但那是因為譏笑的人自己無知,美國歐洲防共產主義宣傳,防得比我們還密,有各種罪可以起訴。

美國正在跟俄羅斯打輿論戰,從線上打到線下,美國說俄羅斯在美國的媒體機構和從業人員是「外國代理人」,從事影響美國政治進程的非法活動,在網路上引導美國輿論,影響民意。

美國「言論自由」的意思是只允許你單方接受它的宣傳,如果它意識到你在對美國宣傳,它滿身尖刺馬上豎起來, 人家可警惕了。俄羅斯前天也反制美國,宣佈拿外國資金的媒體和個人帳號為「外國代理人」,以牙還牙。

自由歐洲電台控制了東歐的輿論

西方對蘇東國家輿論戰,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謠言,在東歐地區卻能暢通無阻,廣為流傳。製造謠言主要基地就是「自由歐洲電臺」。原先美國之音對蘇歐地區有過短波廣播,到了50年代初就臭了,因為它老是說教、謾駡。

CIA掛上歐洲名頭,重新策劃組建一個新電臺,總部設在慕尼克,對外稱資金是從自由人士那募捐而來,實際上資金、技術、運營、領導都是由CIA情報人員負責。

自由歐洲電臺的風格與BBC、美國之音都不一樣,收聽率也遠遠高於別的電臺,它不謾駡、不說教,平時講講外星人基地,恐龍滅絕,還有領帶的系法,保暖方式等生活細節,送點小歌小曲,很受東歐年青人喜歡。

收聽率穩定後,再加入一些政治內容,在東歐社會穩定有序的情況下,主要是一點一滴的培養年青人對政府的反感和不信任情緒,並以這種思想為潮流。

然而,當目標國家一旦出現經濟滑坡,失業率增強,民生困難時,自由歐洲電臺就可以用謠言直接煽動一場接一場的動盪,每一根扔下的火柴,都不是沒有價值的。

東歐國家媒體是如何被打敗的呢?舉個例子,1953年史達林去世,當東歐各國官媒還在核實消息,斟酌用詞時,自由歐洲電臺已經提早三個多小時發佈史達林去世消息。官媒還叫大家不要相信自由歐洲電臺胡說,結果三小時後,他們自己也播報了這一消息。

這樣例子很多,東歐官媒時效差,是因為如果史達林去世消息不準確或用詞不當,對他們來說會是什麼後果?而自由歐洲電臺從莫斯科外交官那裏得到傳聞,馬上播報,就算錯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久而久之,造成結果就是,年青人不愛聽官媒的,也不相信官媒,只信歐洲自由電臺。當時有句名言:如果布拉格民房起火,如果自由歐洲電臺不報導,那麼人們就不相信房子著火。

從相信到迷信,那自由歐洲電臺還有什麼事情幹不成的?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東歐各國無論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面臨困境,而這時自由歐洲電臺卻完全成為了一台謠言製造機,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全面釋放負面消息和捏造的醜聞。甚至還編造歷史「真相」挑撥東歐各國矛盾,民族和宗教兩張牌一打一個准。

引爆羅馬尼亞事件的謠言

最惡劣的謠言發生在1989年的羅馬尼亞,此事將西方媒體的卑鄙和惡毒展示得淋漓盡致。

當時西方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引爆羅馬尼亞社會,條件已經具備,機不可失,就差一根火柴。11月29日,27歲羅馬尼亞體操皇后科馬內奇叛逃美國,她是被一名 CIA人員用感情騙走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叛逃,說綁架也許更合適,但這事已經說不清了,科馬內奇自己後來也說是因為嚮往「自由民主」。自由歐洲電臺用這件事炒作了十多天,羅馬尼亞人思想處於崩潰邊緣。

12月15日,蒂米索拉事件爆發,當時該市要求一位名叫拉洛斯的匈牙利族牧師搬離教堂,本來是民事糾紛問題。結果在當地一些人的煽動變成了對匈牙利族迫害行為,16日,近萬人上街鬧事。17日,自由歐洲電臺扔下了火柴,它們說蒂米索拉發生了大屠殺,事實上羅馬尼亞軍隊根本沒有抵達這裏。

所有人只能通過媒體資訊來獲知發生了什麼?既然官媒沒人信,那麼自由歐洲電臺成了唯一的真實消息來源,但誰也沒有想到,掉進了謠窩裏。

CIA在幾天之內,編造出一份「羅馬尼亞安全部隊秘密報告」為了讓編造報告人員死亡數位來讓資訊變成更可信,報告稱殺4632人,有零有整,以示精確。電臺播錄製好的屠殺現場聲音、炮聲、機槍聲、爆炸聲、哭喊聲,還有繪聲繪聲的「親歷者」描述:死人一車一車往外拉,地上滿是屍體,還有萬人坑。

之後,殺傷力最強的謠言來了,全歐洲媒體都在傳一張照片,照片一名婦女肚子被剖開,裏面還有一具死嬰。這就是羅馬尼亞軍隊幹的好事,沒有人懷疑這是謠言,是假資訊,到了耶誕節,短短十天時間,一個政權倒掉了。

這張極具震撼力的女人與死嬰照片,是當地匈牙利族「民主人士」一手製造的,當然背後還有人指點。女屍是在蒂米索拉市立醫院太平間裏找出來的,死因是酒精中毒。嬰兒也不是她,同樣來自太平間。被殘殺的母親與嬰兒,這種刺激力度已經到頂點了。整個拍攝現場是故意佈置的,剖開女人腹部放入嬰兒的,就是策劃這張照片的小團隊,連萬人坑屍體也是從公墓裏挖來堆疊一起。

等一切塵埃落定,法國《解放報》記者後來才辟了這個謠,但沒有多少意義了。因為照片和謠言的時效性已經充分揮了作用,它點燃了整個羅馬尼亞,甚至整個歐洲民眾的怒火。

謠言是可以不擇手段的,也不指望天長地久,火柴劃著,不在於要點亮多久,而是引起一起大火,只是它們付出的代價太小太小。

現在是網路時代,謠言更是防不勝防,還具有當年沒有的特點:互動。時代在變,應對的思維也應當改變,刻舟求劍只會被動挨打。

(沙光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