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彈劾案,「深喉」藏在中情局

  這是一封攪亂政局的舉報信,作者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他舉報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濫用職權」。舉報信牽扯到前副總統拜登、原美駐烏克蘭大使約萬諾維奇女士、特朗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司法部長巴爾等諸多政要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外國領導人。

這封舉報信9月26日被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公開。此前兩天,美政壇「三號人物」眾議院議長南茜•佩洛西正式宣佈,由6個委員會啟動彈劾總統調査程式。10月9日,拜登表示支持彈劾。此前一天,白宮正式表態稱對彈劾調査「不合作」。這場以大選為背摸、以黨派劃線的戲碼,看得世界驚詫不已。

一個電話惹了麻煩

7月25日早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通了一個電話。此前,他只是在澤連斯基4月勝選後禮節性地打了個電話祝賀。按照慣例,常駐白宮戰情室的官員等10多位白宮工作人員旁聽了這個電話,其中還有位元國務院官員。誰都認為這只是兩位元首間的例行通話。幫後,通話內容也按慣例抄送給外交、國防、情報等部門官員。

但這個電話有點不一樣:幾句寒喧後,特朗普要澤連斯基辦三件事:一是調査拜登父子在烏克蘭的活動;二是幫助調査「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大選」,找到並交出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用過的伺服器;三是會見他派去處理此事的「特使」。特朗普還稱讚了時任烏克蘭總檢察長尤里•盧岑科,建議澤連斯基保留其職務。第二天,烏總統辦公室率先公佈了通話一事,說特朗普「確信烏新政府能迅速完成那些影響美烏合作的腐敗案調査」(指拜登案和2016年干涉大選案)。

這個電話就是舉報信的核心內容。按照舉報人的說法,一些白宮工作人員很快對電話內容感到不安,認為總統涉嫌「利用職權引誘外國干預2020年美國大選」。

幾天後,白宮高級幕僚似乎也感覺有些問題,開始封鎖電話記錄,特別是白宮戰情室依慣例做的詳細記錄。白宮律師命令工作人員將記錄的電子版從普通電腦系統中刪除,轉移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情報專案局直接管理的儲存涉密資訊的單機系統中。有白宮工作人員認為這樣做是總統濫用職權,因為電話記錄並無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情報。

拜登父子的烏克蘭往事

這樣一通電話,何以能引出偌大的彈劾風波?舉報人介紹了一些背景,美國媒體則挖出了相關人物的情況。綜合在一起,一個複雜的故事浮出水面。

先說拜登父子在烏克蘭幹了什麼。拜登的兒子亨特原是個律師,2014年4月當上了烏最大的私人天然氣公司布瑞斯瑪的董事,負責法務部門,月薪5萬美元(1美元約合7.06元人民幣)。當年2月,公司創始人茲洛切夫斯基的靠山、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倒臺,波羅申科上臺,西方國家要求其調査國內的腐敗問題。烏克蘭開始調査茲洛切夫斯越逃稅、挪用公款等問題。他還面臨英國的洗錢調査。這個時候他把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兒子找來當董事,自然讓人有各種聯想。何況拜登此前剛剛訪問了烏克蘭,表示美方要為烏提供援助,增加其天然氣產量。布瑞斯瑪是援助計畫的受益者。

其實,當時這件事就引起過美國媒體關注,認為這可能給白宮帶來「道德問題」。但當時奧巴馬政府回應稱,拜登家人是普通的美國公民,其擇業與美國政府、總統或副總統無關。

烏克蘭時任總檢察長紹爾金負責調査布瑞斯瑪公司,但到2016年被解職。當時,拜登在訪問烏克蘭時要波羅申科將紹爾金解職,否則美方將哲停對烏10億美元貸款。紹爾金被解職後,烏方就順利得到了貸款。所以後來特朗普攻擊拜登,說他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兒子。

拜登一直表示,自己不瞭解兒子的商業活動。但外界很難相信他一無所知。《紐約客》報導稱,拜登訪烏前,他的助手及白宮官員曾提出重新審査亨特與布瑞斯瑪的關係。亨特也承認,他和父親曾談到烏克蘭的事。拜登說「我希望你知道你在幹什麼」,亨特回答「我知道」。根據美國媒體披露的相關銀行記錄,在2014年到2015年間,布瑞斯瑪通過公司董事阿契爾創辦的一家公司,向亨特付了超過85萬美元。阿契爾是亨特的商業夥伴,也是拜登在2004年大選期間的高級競選顧問。亨特一直幹到今年4月才離開。

很自然,這件事成為特朗普攻擊拜登的武器。他千方百計想找到拜登「以權謀私」的猛料,從而將這位大選中最大的競爭對手定格為建制派和「華盛頓泥潭」的代表,重演自己作為「反建制象徵」的勝利。

而根據盧岑科最新的爆料,特朗普早在2017年就在準備這張牌。當時,有人建議盧岑科與朱利安尼會面。盧岑科答應了,因為他當時想査亞努科維奇及其親信在美國的帳戶資料。兩人談了3天。「有一天,朱利安尼問我,是否掌握烏克蘭政治活動家干涉美國2016年大選的相關情況。」朱利安尼暗示說,這些行為顯而易見,但不在烏克蘭法律制裁範圍內。盧岑科表示,如果這些行為觸犯了美國法律,烏方會展開調査,並向美方提供調査結果,雙方甚至可以成立聯合調査組。

這與舉報信的說法吻合。今年年初,朱利安尼兩次會見了盧岑科。3月,也就是烏大選的關鍵時刻,盧岑科在「國會山」網站連續發文,曝光拜登逼波羅申科炒掉紹爾金一講,還說有烏官員與美駐烏使館等合作干涉2016年美國大選,時任美駐烏大使約萬諾維奇還禁止烏檢察官赴美展示相關證據等。

特朗普緊逼澤連斯基

為佐證特朗普逼澤連斯基査拜登確有其事,舉報信裏還整合了一些公開信息和非正式消息。

4月21日澤連斯基勝選後,特朗普4月25日公開表示盧岑科的說法「很重大」,美司法部長巴爾「應該想瞭解一下」。隨後約萬諾維奇被美國務院召回,5月6日「按計劃」離任。朱利安尼後來公開說,她離任是「因為參與到反對總統的一些行動中」。

5月10日,特朗普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稱,正在討論朱利安尼訪烏一事。幾小時後,朱利安尼宣佈取消行程,聲稱澤連斯基「被(美國)總統的敵人包圍」。5月11日,盧岑科與澤連斯基會面,公開表示想要繼續當總檢察長。不過,澤連斯基一直說要換掉他,最終也沒讓他留任。

從5月中旬開始,一些美國官員向舉報人表示,朱利安尼正繞過國安決策機制,直接與烏官員打交道。烏克蘭領導人「被誤導」,相信與特朗普的關係取決於在拜登等問題上的「合作」程度。5月14日前後,特朗普指示副總統彭斯取消他原計劃去烏克蘭參加澤連斯基就職典禮的行程,改由能源部部長佩里代替。知情官員稱,他們明確得到通知,特朗普不想見澤連斯基,除非他看到澤連斯基上任後「選擇行動」。6月21日朱利安尼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烏新總統「仍然對烏克蘭干預2016年大選的調査和傳說中的拜登對波羅申科的賄賂保持沉默」,稱澤連斯基「是時候展現領導力,並對兩件事惝都進行調査了」。

按照舉報人的說法,到7月中旬,白宮的施壓再度升格。「我得知美國在對烏克蘭的援助問題上態度有了突然的改變」。7月18日,一名行政管理與預算局官員通知各部門,特朗普月初發佈了指示,哲停美國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大約4億美元)」。在7月23日到26日的跨部門備忘錄中,有關官員再次特別說明,暫停支援的指令直接來自總統,但他們不清楚決策的緣由。

舉報人獲悉,朱利安尼在8月2日前往西班牙馬德里與澤連斯基的顧問耶爾馬克會面,據說這就是電話中提到的繼續跟進。一些官員告訴舉報人,朱利安尼還私下聯繫了澤連斯蓮的幕僚長伯輕、代理特勤局長巴卡諾夫等官員。據稱,耶爾馬克和巴卡諾夫計畫在8月中旬訪問華盛頓。

舉報人還說,他從多名美國官員處瞭解到,一些烏克蘭官員已經明白美國的軍事援助「可能受威脅」。到8月9日,特朗普公開表示,澤連斯基會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協定,然後會受邀訪問白宮。

舉報人沒有說澤連斯越與特朗普之間還通過什麼資訊,擇連斯基是否答應調査拜登,等等。但顯而易見,特朗普的表態讓他感到焦慮。8月12日,他向美國國家惝報督察長阿特金森進行了舉報。阿特金森評判後認為雖然舉報人存有某些政治偏見,但內容基本可信,又轉給代理情報總監馬奎爾,兩人都認為應該提交國會。不過,司法部評估後認為「沒有必要就此進行全面調査」。但信件最終還是到了美參議院惝報委員會主席布林和眾議院•睛報委員會主席希夫手中。

9月24日,佩洛西宣佈啟動彈劾。次日,白宮公佈了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話的文字記錄,與舉報信所說基本吻合。曾經代表共和黨與奧巴馬在大選中對決的參議員羅姆尼說:「我讀了通話記錄,它讓人極其不安……我的第一反應是,美國總統向外國領導人施壓來調査他在國內的政治對手,這本身就是令人非常不安的。」深感難堪的澤連斯基表示,「我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總統,沒有人可以向我施壓」,強調特朗普並未脅迫自己。

9月27日,眾議院向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傳票,要求他10月4日以前交出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話的相關檔(有媒體報導他通話時在場)。蓬佩奧在10月1日回應稱,此舉是「威脅」和「欺凌」行徑,且時間倉促,「不可行」。9月30日,眾議院決定向朱利安尼發傳票,要求他交出相關檔。此後,特朗普對是否繼續留用朱利安尼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而朱利安尼本人稱仍然在職,但不再接觸涉及烏克蘭事務。眾議院還要求多名相關官員出席聽證。約萬諾維奇10月11日在聽證會上說,朱利安尼在行「影子外交」,特朗普對其能力表示懷疑。10月10田,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傳票要求能源部長佩里配合彈劾闊査,10月18日前提交相關文件。能源部稱正在評估情況。有美國媒體報導,特朗普是在佩里主張下與澤連斯基通話的。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則表示,凍結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沒有危害美國國家安全,五角大樓願向國會提供所有相關資訊。

無數眼睛盯著特朗普

誰是事件中的匿名舉報人?

雖然此人至今沒有公開身份,但無疑是情報官員。美國媒體煨料稱,舉報人是被派往白宮的中情局官員,後來回到了中情局。此人訓練有素,對美國及歐洲的外交政策細節瞭若指掌,對烏克蘭政治有深刻理解,對法律也有一定的瞭解。

由於這位元舉報人是根據至少6名美國官員提供的資料舉報,沒有第一手材料,白宮抓住這一點,質疑舉報的可信度。特朗普說,此人的行為「宛如間諜」,發誓要揪出在背後提供消息的人。

10月初,美國媒體爆出猛料,稱有第二位舉報人向阿特金森講述了特朗普和澤連斯基的談話情況。舉報人的律師說,第二位舉報人「是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美國情報人員。他有支援第一位舉報人想法的第一手資料。但直到現在,他還沒有與進行彈劾調査的眾議院委員會代表交流過」。由於此人掌握第一手資料,他是否會到國會出面指證特朗普,值得關注。

特朗普曾在推特中抱怨「幾乎每次和外國領導人通話時我都知道會有美國情報部門的監聽,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他這個感覺是準確的。這位「政治素人」入主白宮後,身後確實有無數眼睛在盯著他,聯邦調査局前局長科米、主持「通俄門”調査的特別檢察官穆勒等就是情報圈的「眼睛」。一位元資深記者出版了揭秘特朗普白宮生活的《火與怒》,以調査水門事件聞名的伍德沃德寫出了《恐懼:特朗普在白宮》,都引用了很多白宮知情人的爆料,其中不乏情報圈內人士。去年9月,《紐約時報》曾載文《我是特朗普政府內部的一名反抗者》,稱特朗普正面臨白宮內部的聯合「抵抗」。抵抗者的目標是維護美國的民主制度,防止他的衝動、偏頗決策走出白宮,「安靜地為維護美國利益作鬥爭」。

至於彈劾能走到哪一步,目前還得「走著瞧」。一方面,共和黨仍掌控參議院,彈劾案即使能在眾議院通過,也未必能在參議院過關。另一方面,正如一些特朗普粉絲所說,即便特朗普有錯,拜登父子在烏克蘭的行為也得弄清楚。特朗普也在最近的競選中大打悲情牌,,稱腐敗的政客要把他拉下台,以尋求支持者力挺他。

(李正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