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賦澳 對外交往獨特優勢

【新華社澳門12月13日電】在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之際,外交部駐澳門特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沈蓓莉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澳門對外交往的優勢來源於「一國兩制」,在國家總體對外關係的引領和帶動下,澳門對外交往取得可喜成績,在提升澳門國際影響力的同時,配合了國家的多邊外交。與此同時,外交部駐澳公署也圍繞推動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積極落實外交惠澳方針,不斷增強澳門民眾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沈蓓莉表示,澳門對外交往的優勢,從根本上來源於「一國之本」。「‘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為澳門深化國際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同時,中央賦予澳門‘一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平台(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一基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明確了澳門對外交往的方向和路徑。」

沈蓓莉指出,澳門對外交往的優勢,還來自「兩制之利」。澳門基本法明確,澳門特區可在適當領域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進行對外交往以及參與一些國際事務。這為澳門對外開展廣泛交流合作提供了最佳制度安排。此外,在「一國兩制」下,澳門保留了國際自由港地位,世界先進的投資、管理、人才等資源進出方便,中外多元文化和諧共生,這些都成為澳門對外交往的有力支撐。

對於回歸20年來澳門對外交往取得的成績,沈蓓莉表示,回歸祖國後,在國家總體對外關係的引領和帶動下,澳門對外交往呈現持續拓展的良好勢頭,取得可喜成績。

「通過對外交流合作,學習吸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有益經驗,為探索和完善具有澳門特色的發展路徑提供了有益借鑒。」沈蓓莉說,日漸豐富的對外交往讓澳門的城市「名片」更加閃亮,展現出澳門的新形象。

與此同時,澳門對外交流合作形成了以歐盟、美國、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及葡語國家為重點的「點面結合」式佈局,合作領域廣泛。澳門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和能力逐步提升,參與國際組織數量從回歸前的51個增加到目前的120個。

沈蓓莉指出,澳門充分發揮自身溝通東西方的獨特優勢,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美歐、葡語系國家和周邊國家開展相關領域的友好交流合作,既促進了自身發展,又推進了中國與有關國家的雙邊關係。「根據基本法規定和澳門實際需要,特區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和各類國際會議,發出澳門聲音,提升了澳門的國際影響力,配合了國家的多邊外交。」

「一中心、一平台」作為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公署落實外交惠澳方針的重點方向。

沈蓓莉介紹,公署在這方面積極作為,通過授權特區對外商簽航班協定,支持澳門國際機場發展新航線、航點,提升澳門的通達能力;用好外交資源優勢,支持「世界旅遊經濟論壇」與世界旅遊組織深化合作,協助提升論壇規格和影響力,增強澳門旅遊業話語權,同時深化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的交流合作,支持其做大做強;還指導特區妥善應對反洗錢、稅務等領域國際評級和審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公署還積極發揮外交資源優勢,為澳門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助力。

沈蓓莉介紹,公署搭建周邊國家「市長參訪計劃」等對外交往平台,指導澳門擴大友城交往範圍並進一步做深做實,深化與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務實合作;授權或協助特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簽司法協助、投資保護、稅收信息交換、避免雙重徵稅等領域雙邊協定或適用相關領域國際公約,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法治合作;授權或協助特區對外商簽互免簽證協議,給予特區護照免簽或落地簽待遇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44個,特區護照含金量進一步提升。

「我們還積極推進《金伯利進程國際證書制度》《開普敦公約》等適澳手續,為澳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發展航空器融資租賃、毛坯鑽石貿易及珠寶等特色產業提供國際法層面助力。」沈蓓莉說,通過支持特區與國際組織簽署實習生項目,推薦特區公務員參與國際組織初級職員項目,支持特區社團申請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咨商地位等,為特區培養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國際化人才拓展渠道。

澳門愛國愛澳傳統深厚,隨著國家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澳門對外交往合作持續拓展,廣大澳門同胞越來越關心國家建設和中國外交。

「公署非常重視向澳門青少年介紹國際形勢和國家外交政策,經過多年實踐打造了‘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青年外交官進校園’‘國際法進校園’等品牌活動,得到特區各界的積極評價。」沈蓓莉介紹,公署每年還為特區政府官員及社會各界舉辦招待會、座談會、開放日等多樣活動,介紹國際形勢、中國外交和涉澳外交成就。

「如今,多元、包容、充滿魅力的澳門新形象正廣受歡迎。」沈蓓莉表示,公署將繼續全力服務澳門發展、造福澳門同胞,向世界展示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