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門」對開:兩岸大三通序曲

自從1949年10月起,廈門與金門長期處於分隔狀態。廈金直航實現之前,大陸人能看到台灣的方式就是從廈門乘船「海上看金門」。直到1986年,廈門率先提出「廈金直航」構想,在中央的支持下,經過兩岸民眾的不懈努力,21世紀初終於實現了「兩門對開」。

到2019年,福建沿海與台灣金門、馬祖地區實現直接往來已有18年的歷史了。安全便捷的廈金海上直航航班、與金門往來密集的飛機航班共同組成的海空聯運模式,已成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生動寫照,更是廈門特區建設的一個重要篇章。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實現直接往來,特別是「廈金直航」積累的兩岸人員往來簽注、貨物通關等經驗與做法,為2008年兩岸直接「三通」的實行提供了藍本。

「廈金直航」從構想到付諸實施,前後經歷過廈門提出構想獲中央支持、金門民眾向台灣當局強烈抗爭、台灣「民意代表」闖關直航、台灣「立法院」通過「離島條例」、兩地實現直航等幾個階段。因此,當初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實現直接往來的過程可謂歷盡波折。從「廈金直航」的最初提出到最後實現,中間凝聚了廈門各界及許多熱心人士的心血。當時,我在廈門市台辦主任任上,親歷了「廈金直航」從構想到實施的整個過程。其中的複雜曲折,現在回憶起來,還常常心有餘波。

民心所向:兩岸民眾盼直航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金門屬於廈門同安縣,台灣當局也認同金門隸屬福建省。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廈門對台研究學者和在廈金門同胞大膽提出了在廈門和金門之間設立一個「廈金特區」的構想,希望為當時處在敵對狀態的兩岸關係提供一個緩衝區和往來交流合作實驗區。

1979年元旦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就明確提出了兩岸要實現「通郵、通商、通航」,簡稱「兩岸三通」。廈門當然是大陸最具備條件實現「兩岸三通」的地方。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詩歌,詩中就有「廈門金門門對門,金門廈門一家門」這樣的佳句。

1990年前後,廈門又有不少熱心人士提出廈門與金門率先實現「三通」的建議,這一建議立即受到海峽兩岸民眾和學界的普遍歡迎。時任廈門市市長鄒爾均代表廈門人民首先宣布,將推動「廈金率先『三通』」。隨後,福建省提出「兩門」(廈門與金門)對開、「兩馬」(福州的馬尾港與馬祖島)先行的倡議,為同胞的往來提供更多的方便,進而推動兩岸早日直接「三通」。

彼時,台灣當局把一個國家內的兩岸直航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之間航線」,顯然,這種嚴重分裂國家的行徑,我們堅決不能同意。

台灣的老百姓都急切盼望著能與大陸互通往來,但台灣當局卻一再阻攔。按台灣當局的規定,即便是近在咫尺的金門百姓,到廈門來都需要繞經日本、菲律賓等國家或我國香港、澳門地區轉航,本來幾十海里的距離,結果需要走幾百海里甚至上千海里,簡直荒謬至極。

1998年8月19日,為表示對台灣當局阻撓兩岸「三通」做法的強烈抗議,台北市「議員」金介壽、馬祖「議員」曹原彰破天荒地採取闖關行動,直航廈門。

當天,金介壽率「議員」和台灣媒體記者等共11人,從台灣租船出發,直駛對岸。按計劃,曹原彰提前從台北乘飛機經香港轉赴廈門,先到廈門接應。回程時,則由時任金門縣「立委」李炷烽在金門接應。

船至廈門沙坡尾台輪停泊點,廈門市台辦副主任黃呈建、聯絡處處長張保衛等人受命到碼頭接待。曹原彰等人在岸上拉起橫幅,上寫「要『三通』」「『三通』第一船」「『三通』第一人」等字樣。

晚上,廈門市台辦在臨海一家酒店請他們吃飯。金介壽指著窗外大海憤憤地說:「廈門距金門只有幾公里,如果直航了,幾十分鐘以後就可以到金門,李炷烽還等著請我們再吃一餐晚飯呢!現在卻不讓直航,真是豈有此理!民眾不能直接過來,這太荒謬了!」

第二天,他們乘原船從沙坡尾返回金門。乘飛機從香港入境的曹原彰也隨船一起離開。

這是台灣「民意代表」第一起闖關直航大陸的行動。事後,金介壽、曹原彰兩人被台灣當局以所謂違反「國家安全」罪名逮捕並提起「公訴」。

對兩岸直接「三通」的強烈要求,不僅在台灣的民間,在大陸這邊也同樣如此。有一位航海愛好者專程來廈門,想從廈門出發,開船直航台灣,並要繞台灣島一圈,後因得不到台灣方面回應而作罷。為此,廈門市台辦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去接待和安置他。

在此期間,我們一直向中央主管部門反映廈門金門兩地淵源的特殊性、「廈金直航」應該和兩岸的「大三通」有所區別、「廈金直航」屬於一個省內的兩地特殊往來等問題,希望對此能特殊對待。

重大轉機:「離島條例」成為契機

在各方推動下,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的要求終於在2000年3月20日迎來了重大轉機。那天,經過金門、馬祖等民眾的不斷抗爭和台灣「民意代表」的運作,台灣當局通過了以金門、馬祖與福建沿海直接往來為內容的「離島條例」。「離島條例」提出:金門、馬祖、澎湖三地可以和福建直航,但僅限於金門島上民眾和在金門居住6個月以上的其他人員,他們可以到福建從事經貿活動,但須控制數量。也就是說,金門的貨物可以拿來大陸賣,但大陸只能賣一些金馬澎(金門、馬祖、澎湖三地)老百姓需要的、一定數量以內的農產品。

本來為台灣方面的突破高興不已,但這樣的限制又讓我們不能接受。時任中共廈門市委書記洪永世立即召開了對台工作小型研究會。會上,我在發言中提出:我們作為具有對台特殊地位和眾多有利條件的地區,可以主動做些事情,可以抓住台灣通過「離島條例」的契機,主動制訂「廈金直航」的預案,以爭取主動,一旦需要隨時拿得出來。洪書記當即要我負責拿出方案。

很快,我與台辦同志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兩位研究人員,制訂出《廈門與金門直航建議方案(初稿)》。其中除定出若干按中央精神要求的指導思想與遵循原則外,重點對人員往來和船舶、貨物入關提出了參照辦法,即按現有「台胞落地辦證辦法」「廈門與高雄集裝箱班輪往來辦法」及廈門「台輪停泊辦法」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到5月,我們按洪書記指示,派專人將方案送到了中央台辦,中央台辦領導和有關局室立即作了審閱,說廈門報告送得很及時。隨後又轉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徵求意見,為中央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9月,我們接到通知,郭安民副市長和我與省台辦、福州市有關領導一起到國台辦開會,聽取有關廈門、福州與金門、馬祖海上直航精神的傳達,要求地方政府充分體恤和傾聽金門、馬祖等島上同胞不能與大陸通航的疾苦和呼聲,要求安全、熱情地做好接待工作,並要求福建省拿出具體工作方案。

當時,我們了解到金門縣副縣長顏達仁在當副縣長之前經常來廈門,且在廈門有很多親戚,對廈門很熟悉,而且他的堂弟顏達誠是當時廈門金胞聯誼會的會長。於是,我們通過顏達誠邀請其堂兄顏達仁來廈門,一起商議共同推動「廈金直航」的工作。

2000年10月,金門縣副縣長顏達仁獲准以經貿考察名義,率金門縣政府和當地民意代表、商社等各方面負責人共40多人抵廈參訪。我在會見時,向顏達仁轉達了大陸關懷台灣同胞和廈門市政府關心金門鄉親的諸多政策和精神,表示只要有利於兩岸人民的事,尤其推動「廈金直航」這樣的大事,值得廈金兩地共同去努力推動。午餐後,顏達仁對我說,回去後會緊鑼密鼓地做好「廈金直航」準備工作,一旦落實下來,就能水到渠成。

有驚無險:首航前突生變數

2001年1月2日,是廈金雙方商定的兩地直航首航日。這一天,金門縣縣長陳水在將率當地各界代表第一次從金門出發,直抵廈門。我們事先也作好了充分準備,安排好了當天在碼頭迎接他們上岸後的各項行程,包括警車開道、隨行醫生,以及由朱亞衍市長親自接見等,充分表達了我們的高度重視。

然而,就在元旦前一天晚上,發生了一起讓我們緊張不安的突髮狀況。2000年12月31日晚上11點多,我剛躺下要入睡,突然被電話鈴聲驚醒。市政府秘書長蔡壽國打來緊急電話,告訴我:接到報告說,元旦當天,金門方面有一船人要首航過來,擬停靠沙坡尾台輪停泊點。我吃了一驚,雙方原定的直航日期怎麼突然單方改變?而且,為了與台灣漁輪區別開來,金門直航船停靠的地點是客運和平碼頭。這麼大的事,沒有特殊情況是不能隨便更改的。再說元旦放假,人員有的還在休息,不能到位。這一變,會打亂原有的計劃,影響整個進程。我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必須迅速認真處理。

我首先緊急核實情況,先問省台辦,又問省邊防局,都答覆說時間沒變。隨後,我把副主任黃呈建和聯絡處處長張保衛從夢中叫醒,由他們分別聯繫本市相關單位和金門方面,查問情況。金門縣副縣長顏達仁回復說,原定首航日期沒有變。他還派人驅車趕到碼頭查看,首航的船沒有動。

一直忙到天快亮了,情況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是金門縣一位人士不知出於何意,弄了一艘船,邀了十幾人和媒體記者,要搶在縣長陳水在率團首航前面開出來。

況清楚後,我立刻向分管台灣事務的市委副書記吳鳳章作了彙報和請示,並提出處置建議。市領導非常重視,立即召集相關單位採取一系列緊急處置措施,其中以沙坡尾接待站在元旦這一天(法定假日)不便接待為由,拒絕擬前來的那條金門船,從而妥善平息了突如其來的變故。

但是,金門那位人士為了給自己個台階下,當天還是「秀」了一把,船在位於金門東南海岸的料羅灣海面上轉了一圈,就自稱因「風浪太大無法前行」返回原地!

第二天即2001年1月2日上午,陳水在率金門各界代表180人如期直航廈門,從和平碼頭上岸。

在媒體記者的矚目下,陳水在一上岸就緊緊擁抱了我,我們都非常激動。因為廈門金門終於打破了長達52年來不能直接往來的隔絕狀態,彼此對開了。

台商行動:台胞直航個案成行

「廈金直航」開通以後,按照台灣當局「離島條例」的規定,除了金門島上的民眾和在金門居住長達6個月以上的人員,即使台灣島內的金門籍民眾也不能經金門直接來大陸。

當時不少在大陸投資辦廠的台商都表示了對條例限制的不滿。時任廈門市台商協會會長黃鐵榮提出,應該讓在廈門、福建的台商享受「廈金直航」這一政策。2001年1月,恰逢台灣海基會決定在金門舉辦「台商新春茶話會」,黃鐵榮會長認為這是突破「離島條例」對人員往來限制的極好機會,於是迅速聯絡與會的大陸其他地區台商協會會長,聯名向海基會申請,要求准許他們在茶話會結束後,即從金門直航回大陸。同時以電話和傳真方式要求我這個市台辦負責人協調口岸各主管單位給予靠岸、入境、通關的方便。

應該說,台商此舉是我們求之不得的意義重大的好事,我接到這一申請的時候,心中興奮不已,立即組織人員著手操辦相關事宜。但我心裡也十分明白,這件涉台大事有嚴格的審批程序和流程,不但涉及單位和層級多,而且流程時間長,尤其當時臨近春節放假,要完成這項工作談何容易。但事在人為,後來在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大家迎難而上,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金門茶話會」結束次日上午,在台商眼看接不到大陸方面批准通知、正打算放棄計劃的時候,我接到了上級批准的通知。我當即給他們打去電話,告知廈門口岸已做好各項接待工作。至此,此事圓滿落幕。

2月2日下午5點,實現了台商、台胞第一次從台灣島內經金門前來大陸的「準直航」。其時,海基會負責人到碼頭送行,場面頗隆重。

據說,台灣有關方面為了找到給台商走金廈航線又不與「離島條例」限制相悖的依據,也費了一番心思,最後不得不放行。

此時,距「廈金直航」首航恰滿一個月。兩個月後的清明節,廈門台商經廈金航線返台祭祖;次年年初,在閩台商也經這一航線返鄉過春節;之後,又有一系列經「廈金直航」往返兩岸個案成行。個案逐漸變成多案、通案。根據2017年統計得知,大陸民眾去台灣旅遊,金門同胞來廈門探親,廈門台商回台灣……廈金客運直航運輸業務迅猛發展,年運送旅客量從2001年的2萬餘人次發展到2017年的超161萬人次,17年累計運送旅客超1610萬人次,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生動寫照。

(孔長才/口述 劉凡凡、陳懷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