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黨制是怎樣生成的

「內戰」前夕,美國形成「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並立的格局,並且持續存在150多年了,歷史之長,世界第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都不會改變。

美國歷史短,但憲法與兩大黨的持續時間長。兩大黨在各州都有鬆鬆垮垮的地方組織,為本黨的競選活動做宣傳以及籌備工作。在總統大選年,兩大黨會召開各層次的大會以及「全國大會」以決定本黨總統候選人。

由於美國總統大選實行「選舉人團」制,小黨難以出頭,哪怕獲得百分之十幾的全國選民票,在選舉人團中也影響甚微。久而久之,兩大黨就壟斷了美國政壇。哪怕是曾加入第三黨的特朗普,為了入主白宮也不得不改投共和黨。

兩大黨長期輪莊

美國有「黨」,或許可從「獨立」前夕的兩大派算起:「反英」和「忠英」。學者們將英國當時的兩大黨的名稱類比而附會之,稱其為「輝格黨」和「托利黨」。延續200多年的美國兩黨制傳統,就此開幕。

其實,當時是有「派」無「黨」,而且這兩大派與英國的兩大黨並無關係。獨立後,美國「托利黨」人星散。

1789年,各州精英彙聚費城,制定憲法,在兩個問題上鮮明對立——聯邦權與州權何者為重?走精英治理道路還是向平民放權?自然而然形成兩派,稱為「聯邦黨人」和「反聯邦黨人」。國父們分別站隊,成為兩派的旗幟和核心。第一、二任總統華盛頓、亞當斯,美國最了不起的財長漢密爾頓等人為前者;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等人為後者。

前者並未明確組黨,後者則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立黨,取名「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與挑起「南北戰爭」的「民主黨」在觀念和組織上一脈相承。

傑斐遜曾稱:「如果要和一個黨在一起才能進天堂的話,我寧可根本不進天堂。」可是,進入19世紀,代議制民主的政治制度,注定了政黨組織和政黨活動的必要性。為了總統選舉,以傑斐遜為主角的「民主共和黨」成立,並連續取得總統選舉的勝利,導致對手「聯邦黨」走向消亡。

「聯邦黨人」對於美國制度的確立、美國精神的建構,居功甚偉。但是,它是美國歷史上,唯一將普通公民手中的民主和自由宣佈為一種危險的黨。這太不符合美國人的主流意識了,消亡是注定的。

隨後,圍繞(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總統選舉,「民主共和黨」分裂。由於對黨的主流觀念,對作為總統候選人的黨領袖的政策不滿,黨的重要成員離開出走,從而導致黨的分裂,這樣的故事,在美國歷史上反復重演。當時,擁護小亞當斯的人另組「國家共和黨」。這是一個短命的大黨,隨著小亞當斯競選連任失敗,此黨也就無疾而終。「民主共和黨」似乎一黨獨大了,並改稱「民主黨」。

幾年後,對立的「持不同政見者」,主要聚焦於反奴隸制和強化聯邦的觀念,組成了輝格黨(與美國獨立前的「輝格黨」無關係)。而且,關於奴隸制的爭論和對抗在美國愈演愈烈,兩派幾乎誓不兩立。在「內戰」前夕,輝格黨和反奴隸制的北方民主黨人、「自由土地黨」聯合組成了「共和黨」,擁護林肯成為總統,隨後導致南北戰爭爆發。而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並立的格局就此形成,並且持續存在150多年了,歷史之長,世界第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都不會改變。

第三黨偶有驚豔

美國政壇不時會跳出一些第三黨,為了某些特殊政見,如移民、天主教、西部土地、種族歧視等等問題鼓與呼,與兩大黨對抗。

1832年,首次出現有較大影響的第三黨:反對共濟會黨。該黨在所推舉的總統候選人競選失敗後,自動解散。有較大影響的第三黨,還包括1852年的「自由土地黨」,以及隨後的無所知黨」。它們反新移民,反天主教。第三黨常常是為了總統競選嘯聚而來,競選失敗就哄鬧而去。20世紀也不時出現這種情況,如「進步黨」「州權民主黨」等等。

美國第三黨偶有驚豔,終究難憾大局。因為美國有48個州都實行「贏者通吃」,所以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三黨人能出任總統,而且在州以及地方級的選舉層面,都罕有勝利。而加拿大這些英聯邦國家在省一級,還有地方小黨進入議會甚至主政。

另外,不時冒出來的一些第四黨、第五黨等,不過是打打邊腔或者製造雜音而已,隨風而生隨風而逝。

代表下層勞動者的利益、有社會主義傾向的政黨,從19世紀70年代所謂「鍍金時代」起,時斷時續一從「綠背黨」到「人民黨」到「社會黨」,最後,20世紀20年代成立了美共,延續至今。1944年該黨黨首曾宣佈解散該黨,但數月後重建;人數最多時十余萬,現在還有數千人。特別指出,該黨是美國所有小黨中,歷史最長且保持了連續性的唯一的黨,2019年剛好建黨百年。

不過,美國的政黨與中國人通常理解的黨,在根本性質上有極大的差異。在美國,政黨的建立以及活動,都與公職選舉直接相關——總統選舉與議員選舉,後來還延伸至州、市、縣、鎮的選舉。從形式上觀察,似乎政黨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選舉勝利,尤其是總統選舉的勝利。

甚至,為了贏得大選,政黨還會去拉攏當時社會上有號召力的「非黨員」,推選他為總統候選人;如二戰後,兩黨對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的爭奪等等。而這樣的人一旦當選總統,不管他以前是否是本黨黨員,以後是否會離黨而去,都立刻成為本黨領袖。

基於「觀念認同」

美國的兩大黨,內部均設立全國委員會、州委員會、縣委員會和基層選區委員會四級組織機構,各層級委員會之間並無垂直領導關係。它們都是一些自組織、自治的社群團體,其工作機構的大小、活動能力,都取決於各自的募款能力,找到「錢」是最重要的工作。

對兩大黨來說,因為都沒有「黨產」,所有經費來自捐款,而無論是個人、社團還是公司,捐款數額、方式都受到法律限定,所以「廣泛的群眾基礎」是立黨之本。當然,特朗普之類的億萬富翁,用自己的錢競選也可。兩黨在國會內還會確定一些黨的領導人,並設有一些特定的事務委員會等機構,但是它們與國會外的該黨的組織也無領導或從屬關係。

要成為兩大黨黨員,不需要組織批准,選民登記時登記成哪個黨,就算哪個黨的黨員;若沒有聲明,只要投票給某黨,也被認為是某黨黨員。個人認同某黨,宣稱自己是某黨黨員,實質上是一種”觀念認同」,即對該黨當下的核心觀念的認同,而不必有確切的組織上的聯繫。在一個家庭內,有可能丈夫是共和黨人,而妻子是堅定的民主黨人。

表面上看,美國政黨的一切活動是為了選舉,實際上黨是為了實行某種政治觀念而「抱團」聚合動員起來的,選舉勝利無非是使得其政治觀念得以施行。艾森豪威爾就說過:「如果失去原則,政黨政治無非就是一個奪取權力的陰謀。」所謂「原則」,主要就是作為政黨要堅守的觀念。

不過,人的思想觀念是會變化的,所以政黨的成員尤其是一般黨員,是高度流動變易的。一旦某黨在當下的主流觀念與自己不和,哪怕是老黨員也完全可能離黨而去。例如,百歲參議員斯特羅姆•瑟蒙德(Strom Thurmond)來自北卡羅來納州,是老民主黨人。二戰後,民主黨籍總統杜魯門開始實行所謂「民權計劃」,準備逐步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尤其是「深南部」各州的種族隔離制度問題。作為種族隔離制度的頑固擁護者,瑟蒙德就率領南部幾個州的民主黨人分裂出去,建立「州權民主黨」,成為種族主義的旗幟。

但是,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州權民主黨」喧囂一時,卻沒有成氣候,不久煙消雲散。瑟蒙德一怒之下,乾脆就加入共和黨,在國會裏,大肆抨擊民主黨。

注重現實而非理想

有意思的是,政府首腦和議員常常是依靠政黨而獲得職位,但在很多時候,黨性卻不能表現得太強。例如,民主黨的總統,可能選擇一些共和黨黨員進入內閣;共和黨推動「克林頓彈劾案」時,有幾個共和黨議員「倒戈」。

當然,大多數國會投票還是按照黨派來站隊,不過這些議員們會宣揚自己是為了某種理念,為了美國,為了本選區的利益而投票的。過分強的「黨性」,是有可能遭到選民的拋棄。他們會質疑,你是在為美國工作、為選民工作,還是在為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紀以來,兩大黨的觀念立場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可簡單地稱之為「左右互換」。原本,共和黨成立就是為了強化聯邦政府權力,反對南部各州的分離傾向以及奴隸制;民主黨卻是要縮小聯邦政府權力,強化州的權力,堅持奴隸制,甚至不惜一戰,這才有了南北戰爭。可是,20世紀以來,兩者的立場發生根本性的轉向。

尤其是民主黨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任總統後,大大強化了聯邦政府的權力,實行「新政」,強力干涉市場,控制自由經濟,實行廣泛福利措施,被譏諷為「以前是人民養活政府,現在政府養活人民」。共和黨卻反而主張「小政府」,推崇自由經濟,反對強化各種社會福利政策。

由於民主黨過去堅持奴隸制,「內戰」後又堅持種族隔離制,因此南部各州,尤其是「深南部」,曾長期是民主黨的基本盤;而北部各州,尤其是新英格蘭地區和東西海岸各州,曾是共和黨的基本盤。可是,20世紀以來,真正大力推進消除種族歧視、種族矛盾的,都是民主黨籍的總統,如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等人;而共和黨卻反對「政治正確」,日趨保守。於是兩黨的票倉,也發生對換:原來「南部邦聯」的得州、密西西比、佐治亞州等,成為共和黨的政治基地,而北方以及東西海岸各州卻大都支持民主黨。

其實,兩大黨均無固定的黨綱,似乎也無最終目的或長遠的宗旨,只有適應大選需要的4年一次的競選綱領(也被稱為「黨綱」)。總的說來,美國政黨注重現實而不執拗於主義,重視的是如何應付現實問題,而不僅僅是號召高超的理想。如幾年前希拉里宣稱「when they go low,we go high」,自詡高大上,招致的卻是失敗。從本質上看,兩大黨根本理想與目標其實是一致的,只不過解決問題的路徑與方法不同而已

(李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