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生親「靖」一家 ——2019臺灣大學生靖江特訓營活動回顧

2019年7月7日,由靖江市委統戰部、團市委主、協辦的「青春台美,親靖江」兩岸大學生實習特訓營活動,在江蘇省靖江市開展。

來自寶島東海大學、嶺東科技大學等8所高校的9名青年大學生及靖江大學生志願者,共同參加了為期21天的實習交流等特訓營活動。

這也是靖江市首次舉辦臺灣青年大學生以特訓營的形式,走進江蘇金馬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靖江悠味食品有限公司、靖江市179志願者協會3家單位開展實習交流特訓。在靖期間,臺灣大學生體驗了花藝、書法等傳統中國文化,品味了靖江特色美食。

當地自願者大學生作為臺灣青年的生活嚮導,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工作、同學習,讓臺灣青年大學生更加瞭解、熟悉靖江。

據介紹,特訓營活動為靖台兩地大學生搭建了一座共同體驗職場、感受生活、學習交流的橋樑,也為臺灣學子開啟了一扇瞭解大陸、感知靖江的窗口。特訓營開營後,靖江市通過崗位實習、文化體驗、青年交流等一系列主題活動,讓臺灣大學生深度體驗靖江,多層次、多角度瞭解靖江。

接地氣的崗位實習生活

臺灣青年大學生都是第一次來到靖江,靖江市台辦悉心安排人才公寓作為他們在靖期間的住宿點,還為他們在當地辦理了銀行卡和公交卡,又協助他們在手機上安裝了微信、支付寶、淘寶等APP,方便出行、購物,感受大陸濃厚的移動支付氛圍……一系列舉措,保證臺灣青年大學生在靖江期間的生活,安心把主要精力放在實習上。

靖江市相關部門按照「應其所需,人盡其才」的原則,從就業創業的前端環節實習入手。根據臺灣青年大學生的所學專業、特長和自身需求等,積極協調、發動本土優秀民營企業和社會團體,為臺灣青年大學生提供「含金量」高的實習崗位。經多方考量對比,最終選定了江蘇金馬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靖江悠味食品有限公司、靖江市179志願者協會等3家單位,作為首批臺灣青年大學生實習單位。

在尊重臺灣學生的個人意願和興趣的前提下,結合臺灣青年大學生的專業情況,將他們每個人安排在最合適自己的崗位上。同學們在靖江實習期間,靖江的實習單位各司其職、齊心協力,積極打造優質職場平臺,幫助臺灣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一步瞭解大陸企業文化和行業前景,熟悉企業環境和運營管理,掌握基本工作職責和要求,為他們未來赴大陸就業創業圓夢提供了基礎瞭解和初步體驗。

21天時間裏,臺灣青年大學生在本地大學生親密相伴下,通過與靖江親密接觸。分析了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成長與收穫,臺灣青年大學生感受到了「大陸各方面發展,真可謂日新月異」;在靖江,微信、支付寶、網購、共享單車使用方便,靖江的靑年學生努力上進,創新創業氛圍濃厚,葸台政策落實到位,使臺灣青年大學生對靖江,乃至大陸的就業、創業環境有了更深的感知。

浸入式的文化體驗

兩岸青年是中華文化與創新的重要傳承者、創新者。文化體驗,有助於增強臺灣青年對靖江文化的瞭解,加深他們對「兩岸一家親,共築中國夢」的情感認同。實習之餘,靖台兩地學生開啟了一次「浸入式」文化體驗。

在尚香湯包文博館,臺灣學生開啟了尋覓一隻湯包的神秘旅程。作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蟹黃湯包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隨著製作工藝和配方的不斷改進,蟹黃湯包以其皮薄如紙,吹彈即破,味道鮮美、健身美容,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睞。「哇,湯包皮真的能吹氣!」

參觀結束,大家齊聚文博館四樓湯包技藝傳習所,在湯包師傅們手把手傳授之下,兩岸青年大學生一起擀面皮,當起了「湯包師」,當聽聞尚香湯包的面皮用料講究,能吹氣球,臺灣大學生們迫不及待地試了起來,一時間,傳習所裏出現了眾多「小氣球」。伴隨著陣陣歡笑聲,大家來到一樓,在湯包師的指點下,仔細地拆蟹肉。活動最後,大家一起品嘗湯包,並跟隨音樂,做起了「湯包廣播體操」。

古鎮季市,兩地青年攜手走遍了老街,在青石板路面探尋徽商文化,在朱家大院感受歷史的厚重,在品嘗季市特色美食大爐餅、酵燒餅、荷葉桂花茵糕中體味中華民族的味道,百蔚園,臺灣青年聆聽了東方花藝講座,親手在大自然中採摘花草素材,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大自然插花作品,共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恩賜;邀請靖江書法名家手把手教他們毛筆書法,兩岸青年筆蘸濃墨,共習書法,共品茶藝……相通的中華文化是交流融通的紐帶,將兩岸青年文化思想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有溫度的青年交流

「體驗式」交流是這次臺灣青年大學生觸摸靖江的重要形式。為了讓臺灣青年大學生能夠迅速融入靖江生活,感受靖江溫度。主辦方靖江市統戰部結合團市委舉辦的「青靖回鄉」靖江籍大學生回鄉實習活動,協調團市委擇優挑選了一些靖江籍學生,與臺灣青年大學生同吃、同住、同實習,幫助臺灣大學生更好地瞭解靖江,儘快進入實習角色。

工作上,兩地學生互幫互助,一起探討,一起努力;休息日,兩地學生相約一起逛街、一起唱歌、一起購物、一起賞美景、一起品美食,很好地增進了兩地青年的情感,也讓臺灣靑年大學生感受到家的溫馨、家的樂趣、家的力量。

實習期間,臺灣學生陳品蓁因為水土不服導致腸胃感冒,靖江學生趙澤清寸步不離,悉心照料,拉近了彼此之間心與心的距離。

7月27日,是特訓營結營的一天,兩地靑年利用業餘時間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場晚會。他們用節目展現實習場景,用深情演繹不舍之情,用祝福傳遞關愛之情,用與情發出再聚之約。結營聯誼活動中,兩地青年「同走一場秀」「同演一場劇」「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寫一幅字」「同繹一段情」,精彩的表演贏得陣陣喝彩,特別是合唱《龍的傳人》、表演舞蹈《阿里山的姑娘》,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活動現場播放了「靑春『台』美、親『靖』一家親」時光紀錄片,記錄著學生們在靖實習生活的點滴。每位學生還獲贈刻有紀錄片的U盤留作紀念。

來自臺灣的特訓營靖江團團長陳均敏在結營儀式上感慨致辭,「這段時間,除了靖江的好味道、好風光、好人文令我傾心,來自靖江的學生、靖江台辦及實習單位同事的精心照顧和熱心服務、市民的熱情好客和文明友善,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也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特訓營活動,如同一座橋樑,將兩岸青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靖台兩地青年中種下了友誼的種子。21天的活動雖然短暫,但實習交流活動增進了兩岸青年大學生的感情融合,也讓臺灣青年大學生深入瞭解靖江、愛上靖江、關注靖江。

「馬洲微風起,有朋寶島來;共聞蘭沁香,同心香櫞栽。阿里山水嬌,揚子郎多才,九九總歸一,再聚共開懷。」這是靖台兩地青年大學生共同創作的一首小詩《靖台賦》,表達了兩地青年的心聲和願望。

靖江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包國芳在結營儀式上說,希望臺灣大學生能夠成為兩地交流的使者,歡迎將來有機會到靖江就業、創業,為共創兩岸關係美好未來傳遞正能量。

(陳林飛、程鑫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