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或突顯澳交所設立必要性 陳觀生

自疫情蔓延,澳門採取了空前的防控措施,社會經濟活動近乎停頓。疫情造成的短期影響雖然巨大,但整體來看,不會動搖澳門經濟的根本。經歷今次危機,各方更需提升憂患意識,既要制訂發展大計,也要有穩守的預案。每次危機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也給商業帶來改變的契機。伴隨今次疫情發展,讓各界重新思考如何加強利用科技、善用網絡資源,重塑市場管道及工作流程。這次疫情,再次顯示經濟多元化對澳門未來的重要意義。

疫情如何影響澳門經濟?

疫情悄然襲來,最初因對新型肺炎影響不以為意,伴隨事態發展,管控疫情傳播已成全球議題。除了疫情本身,人們開始擔心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內地多地「封城」,全國延長春節假期,各地企業延後開工,旅遊、餐飲、交通、娛樂等線下消費陷入停滯。為遏疫情蔓延,澳珠兩地政府出手,縮短「全國第一關」關閘口岸及拱北口岸的通關時間。在澳門確診個案增至七例時,中央發出通知,暫停內地自由行赴澳的簽註。隨後為控制疫情擴散,澳門對外海陸空交通及市內巴士班次,均作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減少班次的調整。

澳門曾因經歷非典構建了防疫系統,加上年前風災痛定思痛,應急能力提升,連日來政府迅速回應,措施果斷,獲得各界好評。

2月4日中午,澳門特首賀一誠宣佈:為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全澳所有41家賭場停止營業15天。澳門特區政府隨即與六大博企開會商討關閉具體安排,傍晚正式宣佈自2月5日淩晨零時起,澳門所有賭場關閉15天。並與賭場資方商定,賭場歇業期間,涉及41家賭場中的近4萬名員工薪水照發。這是自1847年澳門博彩業合法化以來的第二次停業,上次停業為2018年9月十五級颱風「山竹」正面襲擊澳門時,全澳賭場也才停業32個小時。

博彩業時至今日仍然是澳門的絕對支柱產業。平均每天的利潤約8億元澳門幣。關閉賭場,不僅直接經濟損失巨大,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因為博彩業體量龐大,澳門的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都是依託博彩業帶動,賭場停業,可能導致整個澳門期間「零收入」、「手停口停」。

澳門賭場一刻也不得停業是受法律嚴格保護的。博彩法特別規定:賭場必須「全年每日均得經營博彩」,並嚴令:「如承批公司擬在一天或多天的某一時段暫停一間或多間娛樂場及其他博彩區域的操作,必須提前三天通過具說明理由的申請書,請求政府許可。」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法律,是基於博彩業本身輸贏無定的規律。賭場分秒不停,可以給賭客無限的時間去反復輸贏的輪回。因此,在澳門要求賭場停業是需要多大的魄力,要抵禦多大的壓力。

本澳自○三年非典後,經濟一直處於升軌,雖曾於一四至一六年有深度調整,但影響面遠不如今天般廣泛而嚴峻。由於疫情何時退去難以預料,商界對此束手無策,更困於各項成本開支,叫苦連天。

特區政府多次向市場派定心丸,表明將通過財政政策,刺激內需振興經濟,保就業,保民生,穩經濟,「澳門將是疫後經濟復甦最快的地區之一」。但今次影響面大,多個與旅遊相關行業本已經營困難,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憂慮部分捱不過寒冬。幸而政府及銀行業已推出融資安排,暫緩資金周轉壓力,待疫情受控,相信將適時推出經濟刺激措施,走出困境。

政府舒困措施只治標

據本澳傳媒報道,自疫情爆發以來,不時傳出可能放無薪假、裁員、結業等消息,隨時動搖市場信心。而且因市場何時復元確實難以預計,對底氣不足的小微企更是嚴峻考驗,憂慮牽一髮動全身,引起骨牌效應。

特區政府日前公佈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五大方向紓緩居民及各行各業的經濟壓力,包括稅費減免、援助中小微企、加強民生措施、以工代賑、推出電子消費券等,措施覆蓋範疇,基本已把近日不同團體的建議納入考慮,並且作出了快速回應。政府今次從宣佈口罩計劃、到關閉賭場,至今公佈系列紓困措施,均得到坊間正面的迴響,為市場派發了強力的定心丸。

一連串的提振經濟、扶持中小企措施。有商界人士認為,措施已算全面,反映政府接納意見。首階段主攻提振內需,穩住本地市場,方向清晰。當提振內需期結束後,宜再推政策優惠加強對外宣傳,吸引旅客重臨。以電子支付方式發放消費券,有助帶動本澳電子支付發展及普及。

旅遊業界人士還建議,當三個月的提振內需期結束後,重點應轉向對外引客的方向。畢竟澳門作為旅遊城市,多個行業依靠旅客市場,政府、博企、航空、酒店、餐飲、零售、旅遊等行業應該共同推出套餐式的推廣優惠,提升澳門旅遊的性價比,吸引旅客到訪。

有中小型餐飲業商會稱,受疫情影響,街上人流大減,不少中小企餐飲業近月收入僅以外賣為主。雖然部分業主適時調整租金,但收支仍未能平衡。政府推出系列援助計劃,尤其為營運少於兩年的中小企業提供免息援助貸款,為初創者提供適時的資金流轉,相信可協助度過難關。

疫情令經濟環境急轉彎,比○九年金融海嘯來襲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想起中央政府一直苦口婆心,提醒澳門要居安思危。特區政府的一系列經濟援助措施,是有針對性地援助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由於短期經濟難復甦,首要穩定內部信心,凝聚力量共同抗疫。由於本澳主要旅客來源地均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措施,短期內必然影響旅客出行,而且就算疫情過後,旅客出遊意慾短期無法回復,難以寄望。反而利用公帑引導本澳居民以消費券刺激內需,則有立竿見影的拉動作用,既可提振居民消費,並能直接為商戶帶動資金流,相得益彰。

但就整體經濟而言,這些經濟援助措施只是治標之舉,真正要令本澳經濟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立於不敗之地,還是需要加快推進經濟多元化。

疫情倒逼多元化經濟

每次危機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也給商業帶來改變的契機。中小企向來靈活度高、對市場十分敏感,面對消費者足不出戶,市場在悄悄轉變。以內地為例,雖然網購早已滲透每家每戶,但網購新鮮食物一直並未普及。直至新冠肺炎爆發後,成為內地十四億人民改變習慣的契機。由於大家盡量避免與外界接觸,鮮食電商成為民眾解決「吃」這一項難題的首選,整體食品電商都因新冠肺炎「因禍得福」,訂單有所增加。

澳門也不例外,不少中小企加快借助社交平臺開拓業務。如電訊營運商所言,自政府呼籲居民不要出外以來,互聯網使用量比過去高峰時期增三成,創歷史紀錄。有網上超市表示,疫情期間,訂單量及客戶量均呈增長。網購盛行,本澳不乏零售店同時經營起線上線下業務。有生活雜貨店指,疫情期間,網上訂單較平日增約三成,可實體店生意縮半,此消彼長,其中清潔用品、口罩、酒精消毒噴劑等銷量增數倍,只要有貨,不足一日已售罄。

現時電子支付成為重要支付工具,去年本地移動支付交易量為一千六百五十二萬筆,是一八年全年的十二點三倍。有利於商戶開拓網上市場,倘能突破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或借助一些取物點,將是另一次的機會,甚至加速攜手拓展電商市場的契機。伴隨今次疫情發展,讓各界重新思考如何加強利用科技、善用網絡資源,重塑市場管道及工作流程。

而對於本澳的支柱產業博彩業,博彩的潛在需求源於人性,可見的時間內不會消失。顯性需求由巨量的潛在需求釋放和轉化,強大的需求不被替代,穩定存在。影響因素包括:大交通等基建設施、法律及政策的管制、收入水準、酒店等配套設施的供給。對於本澳博彩業而言,遊客轉化的賭客對應的是中場收入,按照占比超過70%的過夜遊客比例來看,陸客對中場收入的貢獻巨大;不僅如此,澳門博彩業的VIP業務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的大體量、成體系的VIP業務,澳門VIP業務可以說幾乎全部由中國人貢獻。因此,大陸的政策對於VIP/中場兩塊業務都具有很大的影響。簽證管理的放鬆、收嚴,內地反腐風暴,反洗錢等金融監管政策都在歷史上對澳門博彩業的收入有重要的影響。

而今次疫情也顯示,隨著減低人員流動的措施不斷推出,短期訪澳旅客量持續減少,即使疫情退去,旅客量亦難以立即回復,可以預見從旅遊博彩到其他行業的輻射影響有多大。讓本澳各界真正體現了一次「雞蛋放到博彩業一個籃子裡」的慘景。

本澳要加快推進經濟多元化一早是社會的共識,這次疫情也凸顯了多元化經濟的重要意義。對於如何多元化,各種論述和意見已經很充分。而在澳門未來的多元化發展中,筆者更推崇規劃中的在澳門設立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

目前,中國內地證券交易所的開放和國際化主要依託人民幣產品創新、市場互聯互通和股權合作等方式。但是,內地交易所在吸引外資方面,尤其是流動迅速的二級市場資金方面,仍然面臨困境。從技術上看這與人民幣資本管制和監管約束有很大關係,從制度上看與法律體系國際認可程度也相關。而這也為澳門設立人民幣計價的證劵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證券交易所所屬的金融業是仲介服務行業,核心是資金的風險定價和價值轉移。其主要職能,就是保證資金能夠安全、自由的流動,並為市場參與者帶來充分的流動性。為此,需要設立所在地保持政治穩定,司法體系為市場所認可,資金流動不會因為無法預期的事件或規則變動而發生障礙。澳門十分符合這樣的條件。

國際上,證券交易延期開市一般是因為突發重大事件確實影響了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如美國2012年遭遇桑迪颶風,洪水爆發、電力中斷,導致紐交所和納斯達克都休市。我國2019年修訂的《證券法》第111條也規定,在「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重大技術故障、重大人為差錯等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正常進行時,為維護證券交易正常秩序和市場公平,證券交易所可以按照業務規則採取技術性停牌、臨時停市等處置措施。」

這一次的疫情雖然給我國造成了很大影響,但在技術上還未達到影響證券交易正常進行的程度。資料顯示,我國超過九成的證券交易是通過網路、手機APP、電話等方式進行的,現場交易占比很小。因此,正常開市交易後,絕大多數投資者的交易機會不會因為疫情受到影響。當然,為防止投資者聚集在券商營業部,也要進行必要的管理。

也就是說,金融業受到疫情影響相對其他行業是小得多的。因此可以假設:設立澳門證據交易所,打造金融業成為澳門的另一個支柱產業,澳門未來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不會再出現「手停口停」的情況,經濟的承受力會比現在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