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中高壓真的更重要嗎

最近,美國北加州凱撒醫療集團中風專家亞歷山大弗林特博士通過研究認為,當你檢查血壓時,我們需要注意這兩個數字,收縮壓和舒張壓,他們都很重要。當涉及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時,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是值得關注的指標。血壓的這兩個指標究竟哪個重要?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即大循環,將含氧量高的血通過動脈送向全身的各個組織器官)的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動脈血壓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即高壓,反映的是心臟將血液泵入動脈的力量。其在臨床上意義很大,在高血壓各種類型中,收縮壓增高最常見,而且更難控制。影響血壓的主要因素與心肌收縮力大小、心臟排出量多少以及動脈壁的彈性大小有關。當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排血量增大、血管壁彈性減退時,收縮壓會增高。臨床觀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的單純收縮壓增高,更易發生中風和冠脈急性事件。近年來,大量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和臨床研究證實,收縮期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性可能比舒張壓升高更大。

舒張壓,即低壓,表示心臟在心跳之間放鬆時的壓力。舒張壓高,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高,從某種意義上說比高壓高要危險。除因外周血管管腔細小而產生阻力外,血管平滑肌的舒縮亦可顯著地改變血管阻力。

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是阻力血管的口徑變小、升壓物質增多以及對其反應性增高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腦缺血、高鹽飲食以及應激均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並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

當人老了以後,大動脈的彈性下降,同樣的收縮壓力,緩解能力就差了,高壓就特別高。而當心臟舒張的時候,又不能有效地維持舒張壓。所以大動脈的彈性下降時,老年人表現為單純的收縮壓高血壓,主要因為有大動脈彈性的因素。

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是:

1.年齡小於50歲的人,舒張壓是心血管事件危險的最強預測因素。

2.年齡小於60歲的人,收縮壓和舒張壓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相同。

3.年齡≥60歲的人,收縮壓和脈壓(即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併發症發生率的最重要預測因素。在此年齡組,脈壓增大是評估危險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幾乎總伴有收縮期高血壓。在≥60歲的病人,收縮壓和危險呈正相關,舒張壓和危險呈負相關。在某一特定收縮壓值,舒張壓越低,脈壓越大,心血管病危險越大。

綜上所述,單純舒張壓升高(≥90毫米汞柱)的高血壓患者往往比較年輕,應當及時診治。而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多為收縮期高血壓或收縮期、舒張期血壓平行升高。單純舒張壓升高在臨床上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