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守望「澳門溫度」

「嗨,我是文初。不知道我是誰不要緊,讓我先介紹一下自己。認識我的朋友都叫我初哥哥,我從小就在澳門過著一個不一樣的童年……說回澳門,這十幾年變化很大,但唯一沒變的就是橫街窄巷的人情味兒,舊的街坊有很多,新的朋友也不少。」

在澳門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的開頭,男主人公文初,騎著自行車,迎風含笑,穿行在大三巴附近的街道上,旁白就是他的自我介紹。這段長鏡頭最終定格在從珠海來澳門生活的新街坊琪琪的小鋪邊。於是,幾個人之間關於街坊情、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故事就這樣徐徐展開。

我半年前從內地來澳門高校教書,卻在忙忙碌碌中尚未盡情感受澳門風土人情,眼下正值澳門回歸20周年,我想借此機會好好探訪一下此地,為電影裏傳遞的澳門人情冷暖,找尋可以用文字度量的溫度,見識早有耳聞的澳門街坊會的社區治理模式。

最近,我在十月初五街一帶走了一遭,這裏不僅是電視劇及同名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故事設定地,也是一條澳門老街,記錄著當地昔日的繁華,代際間傳遞的情誼和街坊鄰里間的互助和互愛。

街坊會的「眼睛」

12月12日早晨,冬日溫暖的陽光穿過窄小的巷弄,從水果店、服裝店、小吃店等建築空隙間落下斑駁的影子。澳門街坊總會南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楊恩帶我漫步在十月初五街北面的澳門半島工匠街,這裏曾經是澳門最繁華的街道。每經過一個鋪子,楊恩都頷首微笑,和小店的業主打招呼、互相致意。

工匠街上經營房產中介公司的林焯佳是街坊會的義工。「說起來,從出生到現在30多年了,我一直生活在工匠街,但我的祖籍是廣東省中山市。爺爺是位抗戰老兵,我父母很多年前就成了街坊會的會員。13年前,我20多歲,在父母的推薦下也加入了街坊會。」如今的林焯佳乾脆當起了街坊會的義工,他說那些瑣碎又不可缺少的工作使他和街坊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每個月我會參加3至4次街坊會活動,比如探訪老人家,和總會、分會的會員座談,幫助街坊鄰居處理一些小事什麼的。別看有的事情小,還挺花時間呢。自己的生意倒是不用擔心,總能應付得來。」林焯佳說,義工的作用就是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將街坊會的政策解釋給街坊聽,再把大家的需求傳達給街坊會。「平時留心一點,總能發現可以做的小事情。」

「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老人家,走路的姿勢和平時不一樣,我就上前問,她說是洗澡的時候把腳弄傷了。我告訴她,可以申請街坊總會平安通慈善基金提供的‘浴室三寶’(防滑墊、把手、座椅),並聯繫街坊會幫助老人家申請。」林焯佳說,街坊會的「家居易」服務能提供的不僅僅是「浴室三寶」,根據家庭狀況的綜合評估結果,有些家庭還能獲得資助,以購買和安裝輪椅、四角架等設備。「這是個非常貼心的服務,我會推薦給身邊需要的每個人。」

幾年前,林焯佳有了一段忘年交,對方是年屆九十的林老伯,兩人經常在一起曬太陽,談天說地。有一天,林伯來找小林,說手機音量太小了聽不清,想讓林焯佳幫忙設置,經過一番嘗試,林焯佳才發現,原來是林伯的聽力退化了,於是趕緊通過街坊會為林伯申請了助聽器。

林焯佳最近偶爾會感到寂寞,因為林老伯已經住進了養老院。「除了在香港的弟弟外,林伯沒有其他的親人。雖然我也很捨不得他,但是考慮到他的日常生活無人照料,我們還是通過街坊會給他聯繫了政府辦的養老院。」

林焯佳帶我來到店鋪旁邊的土地廟前說,「以前林伯每天都會認真打掃這裏,他進養老院後有段時間這裏無人打掃,就漸漸顯得破敗起來,現在我接替他做衛生,維護土地公。」

2017年的超強颱風「天鴿」使土地廟遭到了嚴重的損壞,林焯佳帶頭並組織街坊捐款,重修了土地廟。「土地公是我們的文化,澳門人的信仰,是聯繫澳門人的精神紐帶,只要土地公在,街坊們的紐帶就在。」

街坊鄰里對林焯佳來說是什麼?「是清早街頭豆漿、油條的熱氣和香氣背後的那些人和味道吧!」他說。

颱風考驗患難情

正說著話,來了位留著白鬍子的先生,只見他上身著米色千鳥格西裝,下身配一條淺色的褲子,一派紳士風度。他正是林焯佳的父親。

林爸爸指著店鋪牆上的一個記號說,「你看看,2017年颱風‘天鴿’來的時候,很短的時間內,水就淹到了這個地方(目測大約有近2米高)。當時街坊間都是相互照應,共同施救。居住在高處的街坊會喊低處的街坊到家裏避難。街上還有很多越南和菲律賓的勞工,有些捨不得自己的店鋪被淹,不肯走,街坊會的人就組織起來勸說他們離開。」

陳大姐也湊過來娓娓講起兩次颱風的經歷,「2017年‘天鴿’颱風的時候,我們還沒有經驗,2018年‘山竹’來的時候,就好多了。不過‘山竹’過境那天真的好可怕,我想探頭看看,就有大喇叭提醒,‘很危險的啦,不要出來’。在政府引導下,街坊會的義工會逐門逐戶地通知避難,尤其是家裏有婦女和老人的。街坊會已成為聯繫政府和民眾的橋樑。」

林爸爸在旁邊插話:「你知道嗎?那天大水退去後,從這裏到海邊都是垃圾,我們根本沒有力量收拾這些垃圾,最後是解放軍(駐澳部隊)來幫我們清理的。街坊們買了很多水慰問解放軍。在解放軍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生活。」

不知不覺已經在這個街坊們閑聚的場所待了一個多小時了,臨別前,林焯佳點開微信加我好友,還邀請我再來店裏坐坐。我注意到他的微信名兩側各有一枚五星紅旗標誌,便感歎道「您對祖國的感情挺深啊」,他脫口而出「沒有國哪有家」。

從工匠街向南穿過一條狹窄曲折的街,就來到了十月初五街。十月初五街區坊眾互助會理事長、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曾佐威一家在此經營已經有數十年了。颱風中的許多感人畫面,至今仍令他記憶猶新。

「2017年‘天鴿’颱風來的時候,十月初五街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那天我們店整個被淹沒了,損失了300多萬元。當時街坊會組織起來,捐款買水、盒飯和麵包。很多小夥子,為了給老人家送餐,在沒水沒電、二三十層的高樓裏爬上爬下,給受困的人送水送飯。經過這次災害,我們街坊會更團結了。」

互助,從困難時期到發展時期

聽到曾佐威的父親曾志揮的故事後,我才進一步摸到了澳門街坊會的發展脈搏。

早在1967年十月初五街坊會成立的時候,曾志揮就擔任顧問,到1980年代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成立時,他又成了總會的重要成員。

85歲的曾志揮老先生精神矍鑠,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說,上世紀60年代街坊會成立之初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生活困難的澳門居民自救互助;一個是和國民黨殘餘勢力及黑社會對抗。「當時一般的澳門居民無法和澳葡當局溝通,坊眾不得不自己組織起來,代表澳門居民發聲。」

「以前街坊會主要幫助街坊辦理回鄉證,提供各類法律援助,組建學校、托兒所、醫療機構,甚至籌辦紅白喜事。澳門回歸後,特區政府承擔了很多這類職責,我們就成了政府的補充力量。現在,學校和醫院(中醫診所)得到政府補貼,繼續向民眾提供低價優質的服務。街坊會的這些工作,降低了民眾的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曾志揮舉例說,比如北區的坊眾學校,接受特區政府資助,由街坊總會監管,托兒所也是類似的運營方式;醫療服務方面,主要有由街坊會辦的中醫診所,和老人中心一樣,是獨立運營的,但由政府購買服務。這一切整體上都由街坊總會中心監控,以便於調節資源。

此外,街坊會向政府和社會反映問題的渠道是多元的,「除直接反映外,還會通過立法會委員、社會咨詢會委員(有坊眾代表)等途徑向政府反映。」曾志揮說,「街坊會還發生了許多變化,在延續此前工作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發展了老人護理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的照料工作等。」

在十月初五街的中段,我看到了頗為精美的康公廟,這座有著200年歷史的中國傳統廟宇,採用的是木石結構,有著宏偉雅致的飛簷翹角,精美的木雕,仿佛掛著花紗般的木隔牆。據說,每逢元宵等佳節,街坊會會在康公廟前地舉辦各類嘉年華活動。

從康公廟往東南方向一拐,就是草堆街。盧定淦在這裏經營一家小小的床上用品店,他的父親幾十年前從廣東順德來到澳門,起初是個沿街叫賣的小販,因為生活貧困,加入街坊會成為早期會員。在父親的影響下,盧定淦20多歲就入會了,為了服務街坊,10年後他開始做義工,現在是中區南區工商聯會的副理事長,街坊會聯合總會的常務理事。盧定淦笑著對我說,「在街坊會工作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開會、和鄰居聊天、看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就是我的日常生活。」

「雖然街坊會的會員都是澳門人,但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所有在澳門的人」,盧定淦說,「我們也會為不熟悉澳門生活的內地或外籍勞工提供各種信息咨詢服務和幫助,並盡可能為遊客營造良好的旅遊和購物環境。澳門是個融合的社會,我們也會為促進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多做努力。比如最近我們就聯繫了菲律賓和印尼的外勞團體,一起辦活動,大家唱歌跳舞,既豐富社區生活,又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盧定淦說。

一種24小時的服務模式

「可以說,回歸前後,街坊會愛國、互助、互救、建設社區的核心精神沒有變,只是服務方式有所變化。如果說以前我們是被動地自救,那麼現在則是主動提供服務去幫助社會。」特意趕來的街坊會總會工作人員楊堯烽說。

據楊堯烽介紹,自1983年至今,總會已形成了覆蓋從人出生3個月到臨終的整個生命過程的服務體系,包括托兒所服務、青年服務、家庭服務(含心理咨詢和醫療服務),老人有長者服務,臨終前有稱為「樂在晚霞」的生命服務。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總會工作經歷,是2017年颱風登陸期間,一個70多歲的獨居老人家裏的玻璃被吹裂了,碎片砸在她身上,渾身是血。她想出門,但打開木門後,強風馬上把木門吹得關起來了。她被夾在木門和防盜門之間,最後拼盡全力按下了‘平安通’的按鈕。工作人員打電話過去,她沒有回應。剛好我們有工作人員住在那棟大樓,就趕快去她家,將她救了出來。」楊堯烽說。

澳門「平安通」的24小時服務模式很值得一提。隨著澳門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特區政府提出了「家庭照顧,原居安老」的長者照顧政策。為了具體落實這一政策,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對獨居長者及其他有需要人士的關懷服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在2008年公開邀請合適的機構承辦平安鐘服務,借著固定電話網絡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緊急支持及促進他們與社會關懷網絡的聯繫。最後,由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成功獲得承辦平安鐘服務的資格,於2009年3月23日起正式成立澳門「平安通」呼援服務中心並投入運作。

隨著服務的開展,2018年12月街坊總會還將服務進一步拓展,開通了「戶外平安通」服務,為失智患者、智障人士及有需要人士提供戶外的支持服務;除緊急支持外,用戶亦可透過按鐘查詢生活所需信息、尋求生活支持等。呼援服務中心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轉介服務或直接提供支持,例如申請及預約街坊車、申請家居支持服務、家居安全評估及家居水電維修等;除此之外,中心亦致力於推動社會各界關懷長者,透過組織義工定期向長者致電問安、上門探訪,向長者傳遞關愛,並進一步瞭解用戶的家居及個人最新狀況,使中心及時作出跟進及提供適當的服務。

此外,在某外資公司的贊助下,總會自2015年至2019年,連續5年開展了「維修特工隊」計劃,培訓義工學習家居水電維修技能,並成立「平安通維修特工隊」,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免費的家居水電維修服務。

回歸後新的發展契機

距珠海拱北口岸數百米處的一座乳白色建築,正是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所在地,也是我此次「走街」的最後一站。此時我已經對街坊會的互助模式有了很多鮮活的感觸。頭髮花白、聲音洪亮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梁慶球說的話,則為我展現了澳門回歸後街坊會的整體面貌。

「澳門回歸前,治安不好、經濟不好、黑社會橫行。隨著解放軍(駐澳部隊)的駐紮,現在澳門的治安特別好。回歸後,街坊總會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總會在工作方針中增加了‘共建特區’四字,進一步明確了‘居民權益維護者、和諧社會建設者、澳門坊眾大家庭’的社團定位。成為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力量。」梁慶球介紹說。

「為了積極傳達坊眾的呼聲,從1988年開始,街坊總會就聯合友好社團組成選舉團體,選派代表參加歷屆立法會的選舉,並成功當選。街坊會一直是澳門特區政府和民意之間的溝通橋樑。」梁慶球說。

據悉,至2018年,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已下轄28個坊會(尚有20多個大廈業主會和8個社區組織是街坊總會的聯繫會員),開辦有40多個社區服務機構、2所學校、4個托兒所和3間中醫診所,形成了覆蓋全澳各區的社會服務網絡。總會專職員工也從2人發展至600多人,直屬坊會有60多個專職人員,兩所學校的教職員工人數約200人,義工人數逾5000人,年間服務對象已達到300萬人次(2018年),是維護澳門社會穩定和發展的支柱力量之一。

(胡艷芬、孫明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