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小心丟掉自己的「神主牌」

國民黨智庫前日向中常會報告的諮詢會議結論,其所提到的內容及引發的反應,也受到對岸的注意。昨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就有所報導,並引述了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馬紹章、淡江大學學者趙春山、中國文化大學學者龐建國,及香港中評社的間接或直接的批評性分析。這些議評都指出,國民黨如果以為不談「九二共識」或改弦更張,或拋弃,即可改變命運,真是大錯特錯了。看錯病因又開錯藥方,只能是加速國民黨的消失而已。國民黨向來主張「九二共識」是歷史事實,既是歷史事實,如何改弦更張,又如何檢討?更重要的是,這是國共兩党形諸文字的共識,國民黨單方面改弦更張等於片面毀約,未來與大陸協商交流的基礎何在?如果國民黨認爲民進黨勝選是其兩岸論述成功,借此要學習民進黨,就是東施效顰。因此,國民黨應該讓「九二共識」繼續發揮「擱置爭議、開展交流」的功能,爲兩岸的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留下生機,不要傻傻地讓蔡英文牽者鼻子走。國民黨如果放棄這一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則意味著其在島內選舉政治中丟失政治籌碼,走上類民進黨的道路:二則意味著它在兩岸關係中難以再擔重飪、失去橋梁紐帶作用。如此一來,兩岸持續不斷的政洽對抗特成爲一種常態。

由於這是國民黨智庫的報告,而且還是智庫諮詢會議的結論,只能算是國民黨層級較低的文件,沒有約束力,只是建議性質,而且黨中央也有不接納的權力。這不同於蔡英文敗選「總統」後,感嘆她是輸在兩岸關係政策上還差「最後一里路」,因而民進黨舉行名為「華山論劍」的中國事務大辯論,並作出結論,作為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指引。其實,即使如此,後來的黨主席蘇貞昌、蔡英文也沒有認真執行,甚至蔡英文還走向相反方向,掀起「恐中反中」惡浪。

但是,國民黨中央是否會將這份智庫諮詢會議結論的主要內容引進「改革委員會」的報告,在今年夏秋之間舉行的國民黨第二十屆第四次「全代會」,是否會將含有此內容的「改革委員會」報告的納入國民黨黨綱?則值得注意。倘果如此,很可能會引發部分黨代表的反對。實際上,在黨代表中,來自黃復興黨部的不少。

但無論如何,黨主席江啟臣本人的「親美聯日和中」策略,已經基本定型。江啟臣會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主任鄺英傑,表面上是「例行公事」,但「奔上梁山」的投靠之意更為明顯。當然,美國也可能樂見其「賣身投靠」,甚至是主動作出引誘。雖然在意識形態上,美國可能更能接受民進黨的黨綱中的各項論述(「台獨」部分除外),但以西方「普世價值觀」衡量,也不樂見台灣地區由同一政黨長期執政,希望能適時發生政黨輪替。因此,美國雖然現在是向民進黨傾斜,但也並未完全放棄國民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拉住國民黨,不要像其前任主席連戰、吳伯雄那樣與中共「走得太近」,也不願其像馬英九在掌政期間那樣,與中國大陸進行協商談判,而是要讓台灣島繼續發揮「不沉航空母艦」的作用。只要國民黨也能實現「民進黨化」,美國樂見並支持台灣地區的「常態政黨輪替」。因此,美國的政策,是準備對民進黨、國民黨都「照單全收」。

實際上,美國當初支持民進黨,就是不滿國民黨一黨長期執政,並實行獨裁統治,踐踏人權,因而被民進黨打出的「反獨裁,反迫害;爭民主,爭人權」口號給予暗中支持,並接受海外「台獨」大本營從日本轉移到美國的事實。而現在民進黨一些「追殺」國民黨的做法,卻墮落到當年國民黨的泥淖,是對其當年「反獨裁,反迫害;爭民主,爭人權」旗幟的反動。因此,美國還是基於「普世價值」的原理,希望台灣地區的政黨輪替也能成為常態。但前提條件是,國民黨必須進行「去中化」的「改造」。因此,如果寄望美國「一碗水端平」,除非國民黨也完全「民進黨化」。這樣才能保證台灣島永遠掌握在山姆大叔的手中。

這就讓在美國修讀國際事務碩士、國際關係博士的江啟臣把持不定了。一方面,他還受到國民黨的歷史傳統及黨章黨綱的約束,不能拋棄國民黨從大陸帶來的「一中憲法」這個「神主牌」;另一方面,又對國民黨能夠再次執政——既為國民黨奪回政權的「神功」,也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國民黨高層的政治利益,而在茲念茲。因此,頗為左右為難。但在「喝美國水」長大及形成人生觀,而且其本人與中國大陸沒有多少淵源,因而被視為「親美派」的江啟臣的心目中,國民黨及其高層的政治前景利益,高於兩岸關係。因此,在政治感情上向美國傾斜,幾乎已經成為他的抉擇。為此,國民黨的逐漸「民進黨化」,並最後拋棄「一中憲法」的「神主牌」,可能已經成為江啟臣「改革」國民黨的主攻方向。

江啟臣終於下定這個決心,可能也與韓國瑜的「深刻教訓」密切相關。實際上,韓國瑜當選並就任高雄市長,而且掀起一股強大的「韓流」後,引發美國的高度注意,鄺英傑還曾專程到高雄去密會他,並安排他訪問美國實質上是向華府「表忠輸誠」的行程。但後來韓國瑜卻以選情緊張為由,突然取消訪美,這讓華府氣得「吹鬚碌眼」。反而民進黨的賴清德、鄭文燦等「未來之星」卻絡繹不絕地往美國跑。導致美國最後「拍板」,「一面倒」地支持蔡英文,甚至還動用到「五眼聯盟」的「大殺器」,導演了「共諜案」的鬧劇,一直讓韓國瑜只有挨打的份兒。這對於熟讀美式國際關係理論的江啟臣,應是印象深刻,刻骨銘心。

但江啟臣仍然是處於「最後的猶豫不決」之中。因而在國民黨決定成立「改革委員會」,及聽取智庫諮詢會議報告的中常會的前夕,在同一天與鄺英傑會面及向洪秀柱表態「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當後者引起民進黨反彈後,又由其欽點的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代其「解畫」,聲稱他的「中華民國」是指台灣,朝向民進黨式「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解讀。而此後並未見江啟臣對此「解讀」有任何異議,因而等於是江啟臣默認「獨台論」。

因此,他重用了親美學人黃奎博為國民黨副秘書長,就等於是他要走親美路線。黃奎博曾獲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學人獎助金,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院中國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並曾赴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任訪問學人,與美國有千絲萬縷關係,江啟臣可能會以他作「盲公竹」,強化與美國的關係。

當然,也有人指出,黃奎博也曾參與兩岸事務研究,甚至在「習馬會」時,是跟隨馬英九到新加坡的四名學者之一。不過,據馬英九真正的兩岸政策智囊趙春山所著的《兩岸逆境》一書所述,這個名單並非是馬英九指定的,而是在「習馬會」舉行前夕,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邀請趙春山以顧問身分,隨他的陸委會工作團隊參與會前協商。趙春山則趁機分別向「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和「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提出請求,讓其助理陳逸品及三位平時參與智庫交流的教授張五岳、黃奎博、左正東,以顧問名義一起搭專機隨行。蕭高二人不加思索,一口答應了。對此,趙春山感嘆道,「我知道機上一位難求,他倆給我很大的面子」。

如此而已,豈有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