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意外引爆 中國「雲經濟」

確認參展!當偉書傑(Kamran VOSSOUGHI)通過視頻展示出他簽名的確認書後,這位世界500強企業米其林集團中國區總裁、首席執行官的臉上,露出的是堅定的、確信成功的表情。2月2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度舉行網上簽約會後,偉書傑更進一步表示,自己對第三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充滿信心,對中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中國經濟‘真金不怕火煉’!」偉書傑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尤其是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在中國各地,出現了類似的景象——街頭的人流少之又少。然而,即使是宅在家裏過年的人們,也能感覺到快遞小哥穿梭不停在城市裏奔忙。這背後,物流業、電商新零售行業、在線教育、在線遊戲等等行業,都抓住機會在發力。雲招聘、雲招商、雲醫療……讓宅在家中的國人生活無虞,並且也催生出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

疫情終將過去,疫情帶來的一些變化會隨之消散,但雲上的日子,絕非「雲過暫留影」,其生髮的一些變化,或者說催化出的新形態——經濟領域、生活領域、生產領域的變化,必將生根發芽,甚至迅速發展起來。

人流,宅在家中即是挪到網上

超過3億人,這是艾媒咨詢提供的中國春節期間遠程辦公的人數。儘管處於疫情期間,許多公司處於員工天各一方,且暫時無法聚集的尷尬,可仍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通過遠程辦公的模式開工。這是一場毫無準備的戰役,誰都想不到疫情突然來了。可又像水到渠成一般,度過了最初的陌生感與慌亂感以後,一切都常態化了。

高先生是上海某圍棋培訓機構的老師,主要教業餘4級、3級的孩子,平時分四個班上課,每個班有五六個學員,主要是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春節還沒到,高先生和他的同事已經犯愁。隨著武漢封城,上海的各培訓機構也暫時不允許線下營業。節後怎麼辦?上海市圍棋協會官網也宣佈,2月份甚至3月份的考級都暫停。

「我們只能通過微信通知家長,暫時停班。」高先生告訴《新民週刊》記者,「可如果這麼停著,堅持個把月我們可能就要關門歇業了。更何況家長們都已經把三四月份的學習款打給我們了。退款,意味著前功盡棄。不退款,就得拿出市場認可的產品。這時候,我們只能選擇開網課。」

原本線下課程,每次130元;如今線上課程,每次75元。網上網下的上課內容大致無兩,但高先生已經嘗到了甜頭。某種程度上,網課收益不比線下開班低——因為小朋友們宅在家裏的緣故,一些家長吃不消這些「小神獸」,紛紛希望多開課。原本每週來上一次課的小朋友,有的每週網課多達3次。家長的花銷多一些了,高先生也更忙——天天對著屏幕和孩子聊棋,還得琢磨著在網上如何給課堂表現好的小朋友許諾小禮物。機構則逐漸摸索出一套網課教課辦法,配了網上管理員。課上,高先生講棋,管理員小姐姐監督小孩子不在網上調皮,並與家長保持溝通。他們所使用的網課軟件,也已經升級三次。而讓高先生更忙的是課後看作業——孩子們擺的譜,家長拍了照微信傳來,只要有空他就看譜、微信語音講解做答。

一直致力於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的艾媒公司,在其「2020中國新冠肺炎疫情行業、企業業績影響分析報告」中披露:疫情引發「宅經濟」順勢爆發,在線遊戲、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行業短期受益;與此同時,旅遊、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因疫情導致的群體性需求收縮,損失慘重」。百程旅行網即是一例。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曾松慨歎一句「盡力了,順勢而為」,網站便徹底退隱江湖。但也有一些因疫情前期損失慘重的商家,正準備東山再起。「疫情對行業沒顛覆什麼,手頭寬裕的企業坐等抄底。」有餐飲界投資人如此對記者說。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認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為了防控疫情,人流、物流、商品流若大幅受限,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另一方面,某些領域也出現了被瞬間放大的需求。比起春節期間城市裏有的時段幾乎空駛的地鐵、公交,在線的企業微信、釘釘、騰訊會議遭遇的是「人山會海」。

2月3日,農曆庚子年大年初十,許多地方復工首日,其實在許多企業來說是雲復工首日。釘釘的數據顯示——當天,中國有超過1000萬家企業、近2億人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

企業微信遇到的挑戰略小,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早在武漢封城之際,也就是全國各地醫院開始支援武漢之際,許多醫院就開始啟用企業微信來開會,甚至進行線上問診。在2月1日的企業微信版本中,就已經加入了為學校、醫院和企業提供的遠程教學、收集員工健康狀況、支持300人同時音視頻會議、在線問診等內容。另一方面,知乎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用戶數突破2億,超過1000萬家企業使用釘釘;而直到半年以後的2019年底,企業微信活躍用戶還只達到6000萬,超過250萬家企業。儘管一些大企業比較熱衷使用企業微信,可總體上,直到疫情期間、復工之際,企業微信的用戶數仍遠低於釘釘。反倒是企業微信的用戶中,大企業、500強企業占比較大,而這些企業人員所持有的移動通信工具,網絡配置總體上要高一些,如此一來,遇到的困難就少一些。而釘釘在2月3日一下子遇到數倍於去年同期的在線會議數後,不得不在短短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台雲服務器用以恢復功能,這個數字也創下了阿裏雲上快速擴容的新紀錄。

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春運,特別是節後春運客流比往年下降明顯。記者看到安徽省的數據是「比去年同期下降63.29%」、廣西鐵路客流同比下降五成。有著「中國高鐵客流第一大站」之稱的廣州南站,節前節後春運客流數據簡直有雲泥之別——節前1月17日至1月23日期間高峰日均開行列車557對,創歷史新高,高峰日單日客流超過70萬人次,平均每54秒就有一趟列車進出站。節後,以2月8日為例,僅有10萬人次進出站,且大多是短途旅客。人流並沒有減少,消費能力也沒有減少,只不過都流到了線上,這就是中國新冠疫情之下的常態。

物流,更精准地加速運轉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3月初傳出的數據是——2月份,全國鐵路累計發送貨物3.1億噸,同比增加1332萬噸,增長4.5%,為歷史最高值。其中,集裝箱運量完成2661萬噸,同比增長39.5%;全國鐵路日均裝車17.1萬車,同比增加4945車;自2月17日至2月底,每日發送貨物超過1100萬噸。這一發貨勢頭延續到3月。

春節期間,疫情之下,這樣的貨運增長說明了什麼?按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的說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鐵集團運用高鐵、普速客車行李車和貨運整車等多種途徑,向湖北地區運送防控物資,截至2月29日,國鐵集團累計裝運防控保障物資10154批、20.3萬噸。

比之2月份全國鐵路累計發送量來,送往湖北的物資儘管是想盡辦法加速運轉的,但總量並不占多——大約是同比增量的一個零頭。從鐵路部門的角度看,這是由於其本身以運輸大宗商品為主,貨運結構穩定。從鐵路運輸大動脈的暢通,可以印證中國經濟總體上無大礙。按照張德勇的說法是,「雖然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但我國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強大的動能,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一點,與2003年非典時期極為類似。2003年5月,非典疫情達到最高峰時,全國鐵路貨運增速仍達到8.12%,全年貨運量同比增長6.41%。

經濟基本盤企穩,才能夠確保全國各地商品正常生產、流通。除了運往湖北的物資以外,點對點的物流行業,則減少了商品流通環節,加速運轉。在北京,節後快遞公司復工後,蘇甯易購華北區北京物流公司的生鮮貨品快遞需求達到節前的七倍。「我們行業的末端壓力很大,一些企業在大力招聘人員以應對暴增的需求。」該公司總經理胡潘如是說。此前,一些物流公司以共享員工等辦法來應對人力資源緊張的局面,但隨著各行各業,特別是一些地方餐飲企業也即將復工,原本流到物流行業的人員將面臨選擇——是回到餐飲行業,迎接疫情之後的反彈性火爆行情,還是既來之則安之,留在物流行業。

信息流,讓宅經濟可持續

種種跡象表明,疫情期間出現的宅經濟模式,這種「雲上的日子」將成為一種常態,即便日後人們不再宅在家中,而恢復社交動物的本性,日子仍將「雲」下去——人在哪,「雲」就在哪。

以京東為例——2月下旬,京東稱,其一站式無憂託管服務,支撐日均訂單成交額10倍增長。之所以出現如此局面,亦有多種原因。本身,隨著近些年各種網購平臺的發育完善,在疫情發生之前,有一些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網購。譬如有的寶媽喜歡網上囤貨,在「雙11」之類時節會多下單,根據自家寶貝的預期需求,陸續買入2段奶粉和3段奶粉,還有符合尺寸的紙尿褲。至於平時遇到家中某些奶粉、紙尿褲之類用光了,則會到家附近母嬰店補貨。而隨著疫情到來,春節期間,許多母嬰用品實體店要推後開張。這時候,再選擇網購,如果繼續既有模式,就不如「雙11」時從容。至於生產商,一時半會也不知道某城市、某社區在某一時間段裏具體需要多少貨。而京東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庫存貨物進行優化管理——當消費者下單後,能夠從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直發,保證配送時效。京東物流還應用數字化價值供應鏈管理平臺「京慧」,將大數據與智能算法相結合,通過對倉配數據、商品佈局、補貨調撥、庫存仿真以及分析診斷等方面進行專業庫存分析,降低庫存周轉率和運營成本。

那麼,疫情之後,那些母嬰用品的實體店還有恢復開張的必要嗎?從另一個行業——生鮮市場的情況看,實體店仍是有機會的。疫情之下的春節,與往年的春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京滬穗等大城市的菜場攤位紛紛關張,因為疫情的因素,開張日期又延緩了。記者發現,上海嘉定區海川路曹江農貿市場,許多攤位遲至3月8日才紛紛開張,原因是攤主從老家回滬後要隔離14天。而其馬路對面的生鮮店「錢大媽」則打了一個翻身仗——從春節前的年三十到春節後,整個春節期間都在營業。除了原本賣的生鮮豬肉以外,還開始大量售賣蔬菜。特別是根據附近小區居民使用APP下單,由物流配送土雞蛋、鮮魚等貨品——基本沒有積壓貨物損耗。「我們開張後,一直生意平平。在‘錢大媽’上海許多網點已經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我們卻無法扭虧。」錢大媽海川路店店員稱,「但疫情以後,我們填補了蔬菜市場的空白,生意一下子好了。網上有段子,說疫情期間出來買菜的以中年大叔為主。我注意到,確實一些三四十歲的男性加入到買菜隊伍,他們更多使用APP下訂單。」錢大媽恰恰也是京東的合作夥伴。

悠飯團餐聯合創始人高翔認為,宅經濟目前只是一個開端。他告訴記者,節後復工,讓他們企業獲得了新的商機——從2月15日到2月底,他們的訂單每天增長超過上萬份。譬如在廣州天河CBD的不少寫字樓,白領復工後更願意通過網絡訂餐。一些寫字樓裏放置的智能取餐櫃,讓用餐者找到了特殊的安全感——櫃內溫度恒溫60℃,送餐人將外賣放入櫃中,啟動30分鐘滅菌消毒。訂餐者可以通過「悠飯團餐」公眾號接收餐品送達通知,用手機開櫃取餐,全程實現「無接觸送餐」。在上海,加入到送餐服務的甚至有浦東香格里拉酒店。無論是致電,還是微信掃碼點餐,酒店都會通過專線配送將套餐送到訂餐者處。套餐價格低的只有五六十元,高的也就剛超過三位數,卻能吃到五星廚房的精心定制。可見,疫情之下,許多此前難以想像的機構也加入了雲商大戰。

在圍棋班高老師看來,一旦疫情結束,網下的實體班級還是要繼續的。畢竟,許多指導還是面對面才能更快更有效進行,而疫情期間停止的線下圍棋升級比賽,也將重啟。「這比賽如果一直停下去,相信我們的圍棋班會難以為繼——畢竟報班的家長指望孩子升級升段,而不是純粹下棋玩。所以,儘管雲上的圍棋班還在開,我們還是希望疫情早點結束。」高老師說。

偉書傑則認為,如今進博會的雲端簽約,是進博局找到的一個智能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體現了組織者的智慧和誠意,既高效,又有意義。這恰恰代表著日後進博會能在網下開得更好。亦有媒體注意到,疫情期間各地誕生的「健康寶」、上海「隨申碼」、重慶「渝康碼」、天津「健康碼」等等,倒是有可能完全實現數據互通,達到一碼通全國的效果,讓信息流更暢通。無論宅在家裏,還是未來在進博會會場,在高鐵上,在旅遊景區,在中國的各個地方,只要持有信息終端,就能隨時過雲上的日子……

(姜浩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