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歸,讓國家意識深入澳門人心

閻紅老師今年68歲了。她四十多年的從教生涯分為前後兩半程,後半程從1996年開始。當時,澳門濠江中學校長杜嵐給她發來聘書,邀請她到澳門當老師。閻紅欣然前往。令她沒有想到的是,3年以後,在澳門回歸之際,她成了澳門各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大型文體匯演的女主持人。

「不容易啊,400多年了,終於回家了。」這是1999年12月20日閻紅和澳門同胞發自內心的聲音。

如今的閻紅,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可她仍站在講臺上,用普通話教學,向澳門青少年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文學名作。

澳門立法會前議員、澳門福建學校執行會董吳在權先生認為——澳門在1999年發表《德育及公民教育指引》後,推出一系列國民教育措施。教青局開設德育中心及「愛祖國愛澳門」網頁,為學校推行國民教育提供意見。如此等等,讓澳門青少年的愛國心得到滋養。在接受《新民週刊》記者採訪時,吳在權說:「澳門回歸後,在基本法的保障下,澳門各類學校繼續享有辦學自主性、教學自由和學術自由。特區政府在此基礎上,積極培養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操和國家意識。」兩者結合得好,在教育界的引領下,澳門回歸20年來,真正做到了遊子入母懷。

回歸,要讓教育率先回歸

「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澳門的未來。希望同學們不辜負杜嵐老校長的期望,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健康成長,長大後為建設澳門、振興中華多作貢獻。」2019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朋友們,收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回信。習近平在回信中,給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小朋友寄給他的彩筆劃點贊,更提到自己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從孩子們寄信寄畫給習近平,到習近平回復,並對孩子們親切勉勵,尺牘傳情,讓澳門與祖國內地的心靈更為契合了。

濠江中學創辦於1932年。出生于陝北米脂縣的杜嵐女士,于1936年24歲時來到澳門,此後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杜嵐校長就帶領學校師生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澳門回歸祖國當天,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放下拐杖親自升起國旗,把對國家的愛傳遞給澳門濠江中學的孩子們。

儘管杜嵐女士2013年以101歲高齡去世,可她的愛國愛澳精神,得到了延續與發展。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濠江中學後任校長尤端陽繼承了杜嵐的教育理念,堅持每逢週一都舉行升旗儀式,讓愛國情懷融入到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在習近平給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孩子們回信後,現為全國政協委員、濠江中學副校長的陳虹女士在接受採訪時如此說:「作為澳門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認識到做好教育工作的重大意義。平時我們通過國情教育、舉辦升國旗儀式等方式,讓孩子們知道今天良好的學習條件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也讓他們更加相信,祖國就是澳門的堅強依靠。」

陳虹說:「回歸前,澳門對教育,特別是對華人教育不是很關心。當年澳門的基礎教育,90%以上是私立學校,這些學校完全自力更生,經費要靠學校自己籌措,主要來源是學生繳納的學費。由於經費困難,老師待遇不高,辦學條件也不好。」

回歸之後,澳門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澳門中華教育會呼籲基礎教育實行公益性。此後,特區政府開始慢慢實行免費教育,從小學開始,然後到初中。2007年,澳門中華教育會以及教育界人士發起討論:免費教育能否下延或者上升?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既下延又上升,於是,澳門從3歲到18歲,教育實現全免費。「只要私立學校願意加入,學生學費雜費可以全免,這便保障了所有孩子不會因為貧困上不起學。」陳虹說。

吳在權告訴記者,以他個人的經歷來看,澳門回歸前後,教育領域發生的變化,主要在國家意識教育方面。「回歸前,在澳葡政府的管治下,澳門中小學教育大多刻意回避有關公民教育的內容。此外,澳葡政府對澳門人的教育採取放任、不介入甚至不重視的態度,教育部門沒有在教育界起帶頭作用。」吳在權說,「學校雖然自主發展,但難免各自為政,各校的發展程度參差、水平不一。隨著中葡政府簽署澳門問題聯合聲明,澳門進入回歸過渡時期,澳門社會,尤其是教育界開始共同重視有關公民教育、青少年的國家意識教育。尤其澳門的各個社團——在愛國社團的引導下,澳門居民,包括青少年的國家意識逐步發展。」

吳在權本人是澳門福建同鄉會副會長,與香港福建中學等四校校監黃周娟娟女士多有交流。黃周娟娟告訴記者,她感覺澳門教育界比較團結,在愛國愛澳教育方面,做得比香港教育界的愛國愛港教育要好。譬如香港「修例風波」後,她任校監的學校於9月2日開學日正常升國旗。黃周娟娟還專門到各個學校去講話。看到有零星學生戴著口罩表達所謂訴求,她說:「你們戴著口罩,說明你們不想把自己的病傳染給別人。希望你們的病儘快好起來,除去口罩,露出你們青春可愛的面龐!」然而,香港不少中學甚至小學竟然在「修例風波」過程中,害怕升國旗給學校惹事,而取消了此等活動。

而就在「修例風波」鬧哄哄之際,內地網上熱傳起一個帖子——《澳門妹子解說「澳門教材」》。發帖者澳門妹子律子稱,自己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一直在澳門讀書,考上大學才來到了福建。她還介紹,在澳門,除去一些教會學校、國際學校等,大部分普通學校都會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教材。「這些教材,譬如地理、中國近代現代史、品德與公民、中國外交知識等課程,讓澳門的年輕人從小知道——我是中國人。我從小對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感就很高,基本上和內地普通的年輕人沒有差別。這一點,我想,是要歸功於人教版教材的。」律子告訴《新民週刊》記者。由此可見,澳門回歸,實現了教育的率先回歸。按照吳在權的話說,是「強化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使得愛國愛澳精神持續傳承,『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

在祖國大家庭中

澳門,位處珠三角西岸,與廣東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自1553年葡萄牙人獲得居住權後,澳門開始了中西方文明的一種交融歷程。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經過100多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跡,2005年7月15日,澳門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比起香港來,澳門地方小,人口少。如何保有本土文化?

吳在權告訴記者:「文化,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若單純講文化,會很抽象。對澳門本土文化的理解,應反映到具體事物上。我認為,經過歷史發展與沉澱,澳門本土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是中西文化彙聚,尤其是中葡文化交融的特色。雖然,葡萄牙後裔占澳門人口比例約5%,但葡國文化佔據澳門文化重要的一部分,簡單如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不少都是教堂,這便是一個文化符號或者說縮影。此外,澳門本土文化還反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例如,舞醉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更列入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同樣彰顯澳門文化底蘊。再如,澳門的媽閣信仰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儘管如此,吳在權認為,對青少年的教育,其實無須刻意凸顯或強調本土文化教育。應在現有的基礎上加以優化完善,夯實教育成果,堅持「愛國愛澳」的原則核心,推動青少年的全人教育,尤其愛國教育、品德教育。以多元、創新機制,推動青少年更好地瞭解國情、區情,瞭解國家和澳門的歷史、文化等。由此,澳門本土文化也就能夠得以傳承。

如果沒有比較,實則也就無法凸顯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澳門在1999年發表《德育及公民教育指引》後推出一系列國民教育措施。教青局開設德育中心及「愛祖國愛澳門」網頁,為學校推行國民教育提供意見。自2008年開始,教青局全費資助學生,參加黃埔軍校訓練營,通過瞭解人民解放軍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愛國心。政府又為學校及社會團體提供大額資助,組織內地交流團、慶祝國慶及澳門回歸、紀念五四運動等。2016年初,澳門特區政府推出「千人計劃」——每年遴選1000人赴內地交流學習。2017年4月,澳門基金會主辦的「千人匯」平臺正式推出,旨在將參與澳門「千人計劃」的青年彙聚起來,讓不同團體的青年彼此交流、互補長短。

吳在權的「普天共慶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盛世芳華書法展」於12月1日在澳門教科文中心開幕。整個展覽不僅展出了吳在權個人的書法作品,還邀請到海峽兩岸暨港澳的老、中、青、少年等共同參與創作。在澳門福建學校就讀五年級的李浩紳小朋友說:「展覽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反映在颱風『天鴿』到達澳門後,解放軍穿梭澳門街道。他們戴著手套,拿著鐵鏟默默救災的事。我會謹記吳校董的話:『懂得感恩,學會感恩』!」

吳在權則向記者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推進,青少年北望神州、融入大灣區的熱情不斷高漲,例如報讀內地高校的澳門青少年再創新高,往內地創業就業的青年持續增長,更加上各類粵港澳創新創業基地面向粵港澳三地青年,以及各種平臺、交流機制大門常開,相信將會使得澳門與內地青少年交流的頻率、效益不斷加強。

不少澳門朋友簡體字掌握得不錯。律子對這一現象如此看:「我個人因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人教版的教科書,都有簡體字版本的,所以對繁簡切換沒有意見。特別是到內地上學,根本不需要一個適應簡體字的過程,上內地的網站也非常方便,不用擔心不熟悉簡體字。繁體的工整,簡體的方便,各具優勢。至於使用,可看個人習慣。沒必要太強制性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澳門與上海的交流方面,吳在權透露,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上海市政協、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聯辦、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於2019年已踏入第八期,該計劃每年舉辦一期,選派約30名青年往上海行政學院學習基礎理論,後分組到當地單位實習。「這樣,既加強了與上海的交流,亦促進青年磨練成才發展。」吳在權說,「同時,不少社團組織亦會舉辦相關交流團前往上海考察交流,涉及的領域包括科技、交通、人文等等。更別說每逢在上海舉辦的盛事,包括世博會等等,都會吸引不少澳門交流團前往交流,加強澳門人,特別是青少年對上海、對內地的瞭解,從而強化澳門人的國家意識,提高愛國熱情。」

(姜浩峰/文)